那年 那情 那春节

2017-02-21 15:03
时尚北京 2017年1期
关键词:家父文化

2017年春节来的早,民间历来有闻鸡起舞,金鸡报晓的典故说法,鸡年味道自然早早的浓起来。

春节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独有的传统习俗,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社会亲情的融合和延续。年年过年年新,时代变迁习俗不变。春节为何能够绵延兴盛几千年,有其深刻的社会伦理和文化价值。如今,随着中国的强大崛起,不仅国内,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春节阖家团聚的喜庆气氛就传播到那里,逐步成为遍布世界的春节文化。

说到年文化,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也许最难忘难舍的还是童年时代那份火辣辣的心情,眼巴巴盼着过年,喜滋滋收压岁钱,香喷喷吃煮饺子,乐颠颠燃放爆竹……恍惚之间,年少无心的快乐时光已不再,更多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惆怅与陶醉。过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境遇,有着不一样的情趣,不一样的诉求,然而,都要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年。

记得小时侯,家父第一次带我回老家四川苍溪过春节。那是偏远的山区,家家的泥草屋建在半山间,梯田环绕,山下是蜿蜒的元坝河。在农村,过年就是天大的事,时兴拜关公庙,烧香求个风调雨顺好年景;妇女发髻别红花,图个红红火火好日子;每家宅院门上都贴着对联,无非福禄喜寿,讨个好彩头。奶奶家的灶台的屋顶上挂着烟熏的腊肉、鱼干,平日舍不得吃,此时才拿出来做成各色菜肴,招待晚辈儿孙。我是长孙,按老礼儿习俗孝为先,跪在地上给奶奶磕了三个头,奶奶把我搂在怀里喜欢的了不得,一面亲揉我的脸,一面把一只保平安老玉坠轻轻的戴在我的胸前。门口挤满了村里看热闹的小娃子,妈妈把从北京带来的糖果分撒给他们,一个个高兴的拍手尖叫着。入夜,家家炊烟袅袅,户户欢声细语。此情此景,真真像杜甫的诗句:“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这是古老的带着浓浓乡情的春节。

七十年代在插队的黑龙江建设兵团过年,最热闹最讲究的是杀猪。几个身强体壮的小伙把养的肥猪从圈里生生拖出,四蹄拴紧,插一根大棍子抬起来,一路兴高采烈的吆喝着,抬到一张大条案上,旁边一口柴烧的热气腾腾的大铁锅,可谓“磨刀霍霍向猪羊”,选出好手,从猪的脖子下面手疾眼快一刀插入,血喷如注,下面放一个大盆接血,做猪血豆腐。我们买了个猪头,提上老乡送的一篮腌鹅蛋,外加一堆土豆白菜,就是全部年货了。年三十晚上,在自建的土坯草棚屋,架起柴锅,填满豆秸麦秆,一通大火煮起来。知青们一年到头没闻过肉香味,端上猪头可劲儿造。几杯北大荒酒下肚,有人提议仿照《红楼梦》的菊花诗社,每人作一首诗。“大荒炊烟直,把酒思乡时。月明千里雪,父老遥相知。”我胡乱凑了一首五言。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首,倾述衷肠,激昂壮志,诗兴甚欢,别有一股热血在心头。那样的春节是北大荒,战友情的边塞文化。

岁月蹉跎,当我有了儿女,身为人父,过春节就多了一份心思。刘德华唱红的《忘情水》“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让我深有同感。怎样让儿女品味花季少年的过年乐趣?每逢春节,我总要抽空带他们逛天津娘娘宫老街,买杨柳青的传统年画剪纸,手扎的鲤鱼宫灯,捏制的泥人玩偶,着意从小熏陶民俗民風,不能丢了老祖宗流传下来年文化。多年之后,儿女过年也许方能体会到父亲高山般的那份情。

家父在世时,每逢春节总要给每个孙子孙女准备一份压岁钱。多年来不可少的规矩是他讲革命传统和家风。随后每个孩子欢天喜地的走到家父面前,端端正正鞠个躬,道一声“给爷爷拜年啦!”接过红包,撒腿跑着燃放爆竹玩去了。家父笑得两眼眯成缝,吃了蜜一般。年夜饭上,家父照例拿出最爱的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按当兵的规矩,每人满上一杯,当家菜是四川回锅肉和糯米枣糕,老少同贺,其乐融融。如今,父母已经远去,爷孙几代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日子不再。在春节之际,愿父母健在的人好好珍惜难得的父母情,亲人情罢。

1950年,毛主席有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66年过去,你在鸡年春节老百姓的欢乐声中,可以看到今日中国。

猜你喜欢
家父文化
“古游人”琐忆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家父”“令尊”是两人
烹鲤(外一则)
文化之间的摇摆
关于《滦州影戏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