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北
一九九七年第八期《读书》刊有葛兆光先生的《学术的薪火相传》,内中两处提到了六十多年前清华大学的一篇毕业论文《滦州影戏述要》,这篇论文的作者正是家父张骏骥。家父字伏斋,河北唐山人,一九三六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现健在。此文用文言写成,指导教授为当时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给了八十二分。据家父说,原拟用白话文写,因怕篇幅太长,故改为文言文。家父自幼生长在冀东农村,故于影戏(又叫皮影戏、驴皮影)十分熟悉。毕业论文之所以选此为题,足见对民间艺术之热爱与关注。而当时清华大学教授不以此为难登大雅之堂,同学亦不以此为土气,亦可见其学术风气之一斑。家父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情景,仍感慨系之。
家父一九五四年曾就冀东影戏这个题目,又作了一些考证,投稿于两种报刊,均受当时编辑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以“题材过偏”,终未发表。自一九五四年后家父即供职于葛兆光先生常去的清华大学图书馆长达二十二年,因各种原因,未能从事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数年前清华大学图书馆曾拣出这篇论文,以复印件赠予家父留念。这篇尘封了六十一年的论文今日得以面世,更是出人意料的事(收入论文选并未通知原作者)。这也是家父一生发表过的唯一一篇论文。幸耶?抑不幸耶?只能说是时代的悲喜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