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匠精神对艺术类研究生的培育研究

2017-02-20 19:35孙维
文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美育培育

孙维

内容摘要:工匠精神作为当下的热门话题,社会对其的关注和议论集中在产品生产和工作态度的几个相关方面。工匠精神一方面强调对产品生产创造的严谨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表达对人才培育的极高要求。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艺术类研究生比例逐年上升,工匠精神作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正取价值观对于当代艺术类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对于“工匠精神”在艺术类人才德育的环节上研究甚少,实践成果也乏善可陈。

关键词:工匠精神 培育 艺术类研究生 美育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当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时激起了多方的思考,才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也为高校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 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艺术类研究生是现代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类重要群体,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一类别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而他们更具有创新力和实践力,而作为将来文艺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做好这一学生群体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更有利于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有着切实的关联,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工匠精神人才的需求。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表意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的发展道路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让我们思考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以工匠精神来培育现代大学生,所以工匠精神对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培育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传承传统匠人精神[1。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传统的民族文化都有着浓厚文化内涵,对现代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创作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从许多精美的文物古迹中我们都能看出古代匠人对于工艺品精益求精、独一无二的追求。而这种精神追求是我们应该保留和发扬的。

2.培育现代工匠精神[1]。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文化的涌入,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变成了一个开放和多元化文化的大城市,多元化文化的融入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然而对于年青一代人的思想也是有着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西方主流价值观在文化领域的传播,其中虽有可取之处,但是因为网络媒介的特性也导致了一些糟粕文化的进入,使得现代年青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变的急功近利、浮躁和没有耐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匠人精神”对于当下高校的德育工作无疑是一剂良方,特别是对于艺术类研究生而言,“匠人精神”更贴近艺术类研究生的生活,因为对于艺术类研究生来说,对于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所以“匠人精神”提倡的价值观更能体现艺术类研究生的精神追求。

二.工匠精神是高校培育艺术类学生的重要资源

现代高校教育是培养艺术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两者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利于艺术类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高校培育中,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学生在高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只有把工匠精神和职业理念物化成一件件精雕细琢的产品,获取极致的心理感受和良好的职业荣誉,才能实现服务企业、同时也才能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实现回报社会、个人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2]

1.工匠精神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精神成果[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从高到低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最初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差。工匠精神所代表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

2.工匠精神是高校教育的价值标杆。只有正确理解“工匠精神”,才能够为高校培育大学生时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标杆,使得高校教育免于陷入培育、生产“机器人”的尴尬地位,才能走出终极教育、次等教育的认识误区。[1]只有将工匠精神作为高校育人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培育出做事情有意义、有价值、有想法的新一代青年人。

三.发掘现代“工匠精神”在培育方法论上的新途径

高校培育以学习为中心,既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促使现代教育专业精神的养成以及就业和创业能力的获得,而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将使高校培育再上新的台阶,当然更需要现代高校著重从课程设置、专业分配和产教融合等一些方面设计和加强。

参考文献

[1]郭清.继承传统工艺精华培育现代工匠精神[G].理论与当代,2015(7)41-42.

[2]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G].教育探索,2016(8):50-54.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美育培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美育教师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