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飞
众筹源于国外crowdfunding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众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微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
根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我国处于运营状态的众筹平台共有521家。仅11月,全国众筹成交额24.88亿元,参与人数日均1659人,成功率达95.29%。近几年,从《大鱼海棠》动画片到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再到宋冬野演唱会,都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众筹”。但无论是淘宝上卖原始股引来的合法性争论,还是中国创业咖啡所呈现的水土不服,作为“舶来品”的众筹模式,在中国的前景依然存在着很多未知。
从传统众筹到互联网众筹
1713年,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着手将15693行的古希腊诗歌翻译成英语。他花费近5年的时间完成了注释版的“伊利亚特”。这个项目得以成功完成,离不开蒲柏创新性的运作方式——初露端倪的“众筹”。
启动翻译计划之前,蒲柏即承诺在完成翻译后向每位订阅者提供一本早期英文版的“伊利亚特”,这一创造性的承诺带来了575名用戶的支持,总共筹集了4000多几尼(旧时英国的黄金货币),这些支持者(订阅者)的名字也被列在了早期翻译版的《伊利亚特》上。类似的众筹项目还发生在1783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会上。
上述案例说明了众筹在西方的悠久传统。这些案例同样说明了传统众筹的一些典型特点,例如:主要集中于文学、艺术等创意类领域;项目发起人具有较高的声誉或拥有较强的信息传播途径;投资兼具商业与慈善目的,既有预付费性质,又常带有资助和赞助性质。
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众筹模式在欧美国家迎来了黄金上升期。2009年4月,一个名为Kickstarter的网站在美国纽约正式上线,这个网站不仅开创了产品融资的新模式,更将众筹实践推向全球各地。
众筹的中国式玩法
无疑,众筹鼻祖Kickstarter开拓了众筹行业,但中国从来不缺乏故事和想象力,众筹行业的发展甚至比国外更为丰富。
从一瓶延续非遗技艺的古法红糖、一枚满载地方传统的软糯湖州粽子,到一个民宿界“网红”的新民宿项目,在小而散的众筹“江湖”中,体现出了中国化的打法。
早年好妹妹乐队曾通过众筹形式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演唱会,一个月时间筹得200万元。这一案例直接宣告,独立音乐人可以靠众筹平台出专辑、演出,摆脱经纪公司的束缚。
京东众筹上的“猫王”收音机,让一位喜欢完美收音机的老人曾德钧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让人感受到那个收音机的黄金时代。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卖出自家滞销的农产品,也在采用众筹的形式,这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公益模式。
2013年,自媒体“罗辑思维”发布了两次“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普通会员,会费200元;铁杆会员,会费1200元。买会员不保证任何权益,却筹集到了近千万会费。
“罗辑思维”的选题,是专业的内容运营团队和热心罗粉共同确定,用的是“知识众筹”。这一案例,证明了众筹模式在内容生产和社群运营方面的潜力。
在颇受争议的股权众筹方面,也是尝鲜试水者众。2014年2月,联合光伏在众筹网发起建立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站的众筹项目,项目顺利筹资1000万元。联合光伏的这个众筹项目,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具体实施上都给整个众筹行业起到了示范作用。其后,股权众筹的各式项目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目不暇接。
如何回归众筹本质
由于我国法律对股权众筹的规定仍是空白地带,因此,关于股权众筹的合法性争论,一直未有定论。
争议始自2012年10月。淘宝店主朱江在其淘宝店上架公司股权,4天之后,网友凑了80万。朱江的众募式试水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有非法集资嫌疑。果然,其淘宝店铺很快被淘宝官方关闭,证监会也约谈了朱江,最后宣布该融资行为不合规,朱江向所有购买凭证的投资者全额退款。
在美国,自“乔布斯法案”(2012年4月,美国颁布了乔布斯法,在私募、小额、众筹等发行方面改革注册豁免机制,增加发行便利性,业界普遍认为“乔布斯法案”为股权型众筹保驾护航)签署后,众筹的模式受到了法律保护。人人都可以作为天使进行投资并且可以以股权、资金作为回报的方式。
而备受期待的中国“乔布斯法案”,仍然还在谨慎的摸索中。2014年7月,证监会称,股权众筹融资的相关监管规则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的大幕拉开。直至2016年10月,15部委印发《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再次强调了“股权众筹”与“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区别。对于“股权众筹”名称的滥用,《方案》提到要“积极予以规范”。
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政策之下,股权众筹的探索变得异常谨慎。但所幸在一些地方,这些探索并未停止。
201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相继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北京的《意见》中在发展重点的首条就明确提出:“鼓励众筹业务发展,打造股权众筹中心。”上海则在专项行动部分则提到:“发展新兴金融模式,鼓励符合规范的股权众筹。”
中国式众筹“水土不服”的另一个表征,则是由于中美在文化上的差异,国内用户会更多地倾向于“逐利”而非“投资”,这就使得诸多众筹发起者很难和投资方产生良性的互助。
2013年8月,一家名叫Her Coffee的咖啡馆在北京建外SOHO风光开业。这是66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归白富美众筹创业的。开业当天,等众多明星、企业家都前来捧场,可开业不到一年,却传出要关店的消息。
被称为“中国版Kickstarter”的“点名时间”的创始人张佑认为,中国的众筹与美国有很大差别。“中国用户把众筹当成了掏钱买东西,而不是买创意、买想法,而众筹的本意是用户愿意出钱去见证产品的诞生,参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过程之中。”他的“点名时间”曾孵化出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在其五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次调整和转型,最后难逃收购的命运。
众筹在中国的前景几何?据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会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众筹投资方,为这个预计达960亿美金的市场贡献近一半的资金(459亿-501亿美金)。“资金终究会流向大众.”张佑认为,无论众筹走多远,最终会回归本质,从社会需求出发,实现便利人们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