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视角下的宣誓及民间基本实施方案

2017-02-20 15:08戴洪波
决策探索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仰公民婚姻

戴洪波

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在加强国家安全方面,我国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影响国家安全的终极因素是公民个人及其行为,因此,加强国家安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民对国家忠诚和对国家法律的信仰。借鉴历史上宣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结合当前的国家需要,我国应建立起基本的国家宣誓制度以加强国家安全。

一、关于宣誓影响国家安全的历史考察

《辞海》对“誓”的解释是:1.古代告诫将士的言辞。《周礼·秋官·士师》:“[五戒]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书·甘誓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2.盟约;诺言。如:起誓;发誓。《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庾信《功臣不死王事请袭封表》:“汉以山河为誓。”

《尚书》记载了《甘誓》《汤誓》,这是一种战争动员宣誓。“兵者,国之大事”,为了战胜敌人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鼓舞士气,宣誓就成为一种凝聚人心、强化信心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宣誓与国家安全直接联系在一起。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诸侯国之间为了抵御侵略,加强联合,一些较大的国家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胁迫小国进行会盟。鲁僖公九年,齐桓公在葵丘与诸侯会盟,誓约:“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凡我同盟,言归于好。”这种誓约对于稳定各诸侯国的经济、政治形势,消除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盟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团结,对于抵抗戎狄的入侵,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个人宣誓的角度来看,个人的起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晋景公八年)“使郤克于齐。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所以然者,郤克偻,而鲁使蹇,卫使眇,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郤克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视之!” (鲁成公二年)“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孫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郤克为报复齐国国君的戏弄,发誓报复齐国,齐顷公战败被迫求和,郤克之誓不但对齐国构成威胁,同时,也把晋、卫、曹等国的自身安全与郤克的誓言拴在一起。

我国传统文化描述的刘、关、张桃园起誓结义对后世民间的影响极大。通过盟誓结义,建立起个人的政治、经济同盟,这不仅影响到结义者及其周边的人群,进而影响到地方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这种盟誓影响因个人的社会影响力不同,对国家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其中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如蒋介石与冯玉祥、张学良等人的起誓结义就对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西方中古时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了采邑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附庸要向领主宣誓效忠。在英国,诺曼底征服后,威廉一世不仅要求其附庸向其宣誓效忠,而且要求其附庸的附庸也要向其宣誓效忠,从而使得英国的王权一开始就比法国大得多。在德国,当亨利四世与教皇发生矛盾与斗争时,教皇宣布破门律,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废其帝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当德国一些大封建主在教皇的煽动下否认皇帝权力时,亨利曾屈辱地到意大利的卡诺沙(托斯坎尼境内)向教皇请罪”。臣民的誓约对王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宪法规定总统在开始执行职务前,应作如下宣誓:“我庄严宣誓(或宣言)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维护、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美国总统的宣誓是一种就职的仪式,表达总统忠实履行职责,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以宪法的形式要求总统进行宣誓,这表明尽管美国有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但民众在将国家权力交给个人掌握时,对总统行使国家权力仍然存在一种不放心的心态,除了采取宣誓的方法的确找不到另一种能够让民众感到放心和安全的有效方法。也就是说,总统宣誓不仅仅是一种程序,实际上成为保障美国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手段。

在近代中国,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时,举行宣誓仪式称:“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之所以如此,在孙中山看来“非此无以表决心”。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袁世凯当上总统后违背其“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的誓言遭到天下的唾弃,很快败亡。

在当代,2013年8月“埃及临时政府公布一项总统政令,显示埃及军人不再向总统直接宣誓效忠,而是把效忠对象改为领导人和国家”。从这里可以看出,即使在现代社会,宣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论埃及军队向谁宣誓,其宣誓与国家的安全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综上所述,宣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证明,宣誓在加强国家安全方面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公民个人或集体的宣誓活动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任何公民的宣誓活动都会对社会和国家安全产生或大或小、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由于“誓”的约束性,以及“誓”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国家可以利用宣誓活动加强国家和社会安全。

二、宣誓加强国家安全的社会心理基础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指出了我国国家安全的广泛性、复杂性,要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宣誓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约束性而成为加强国家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

宣誓是指宣誓人有目的的在正式场合,以一定的形式,以誓言方式向宣誓对象表达思想态度或决心的行为。从起源来看,宣誓作为一种社会习俗最初与早期人类社会生产力低、认识水平低下以及人们崇拜神灵有关,“这就是他们可能发誓的原因。他们出于害怕那洞察一切的上帝(最高权利)的报复”; 在我国民间,人们有对天起誓的习俗,这是由于人们对天的尊崇、敬畏而对天发誓,这实际上表明起誓的思想根源在于人们的“信仰”。作为人们精神需要的信仰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信仰带有浓厚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特色,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是维持内心世界安宁的基础,是人们行为的指南。有信仰则有所敬畏,若无信仰则无敬畏,也就无所谓宣誓。在今天人们仍然广泛使用宣誓,“誓”从古至今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人们认可其作用是因为无论何种形式的宣誓都是以人们内心深处的信仰为依据的,这也是人们认可宣誓有效性的思想根源。

起誓产生的社会根源则在于人们的社会需要,起誓的目的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利害关系源自于人们的社会需要,即使是所谓的宗教宣誓,究其根源也是社会需要的表现,因为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出自于人们的社会需要。虽然,在现代社会,宣誓的宗教因素已经淡化,宣誓的存在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社会需要。这种社会需要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而产生的,人的本质决定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打交道,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人们各自利益的不同造成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存在不足,以信仰为基础的起誓便成为确认诚信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汉高祖刘邦与大臣刑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目的就是通过盟誓以达到巩固刘氏政权的目的。恰是社会需要的因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先是有了运动员宣誓,后来又增加了裁判员宣誓。

宣誓的这种社会需要性成为国家建立宣誓制度的重要基础,就国家而言,对国家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国家法律的信仰,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社会基础和精神支柱,是立国之本,如此则能够实现对内团结一致,对外同仇敌忾。在美国,为了加强国家安全,美国政府规定所有申请加入美国国籍者必须宣誓效忠美国。这里不难看出,国家最大的社会需要就是要求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宣誓,就成为国家加强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国家法律的信仰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宣誓活动,国家将其社会主流思想意识渗入到宣誓人的思想之中,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目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宣誓人与宣誓对象之间的地位是不同的,宣誓即意味着服从,国家主导的宣誓活动所带来的重要的政治影响就是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法律的服从。目前,针对少数极端分裂势力大肆活动,我国有必要建立国家宣誓制度以加强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会的安定有序,社会的安定有序是全體公民共同努力构建的,现代社会公共生活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亟须一个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然而,公民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必然导致各种不可预测的行为结果的发生,从而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就有必要加强对公民行为的约束。宣誓对约束人们行为有着特殊的作用,宣誓能够从心理层面上约束人们的行为,宣誓是通过约束宣誓人的行为来发挥其作用的,“誓约束也。从言折声”。宣誓的本质就是从思想意识上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约束是一种自我约束。国家通过宣誓活动对宣誓人的行为进行必要地约束,这将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加强国家安全。国家在对宣誓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也对宣誓人的行为起到了指引作用。

从宣誓人的心理状态来看,宣誓的形态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在主动宣誓形态中,一种情况是宣誓人因为个人目的主动向宣誓对象宣誓;另一种情况是宣誓对象要求宣誓人宣誓,而宣誓人的个人目的与宣誓对象的社会需要又相一致,宣誓人主动向宣誓对象宣誓。在被动宣誓形态中,一种是宣誓人为了个人目的被迫迎合宣誓对象的需要而进行的宣誓;另一种是宣誓人由于情感、信仰等方面的原因对宣誓内容并不认同,但屈从于社会、习惯以及宣誓对象的压力,被迫进行宣誓。显然,主动宣誓的效果在理论上应大于被动宣誓,因此,在实行宣誓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人们主动宣誓。

不论何种形式的宣誓,宣誓人一旦公开宣誓,便不得不接受宣誓对象、见证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而履行宣誓承诺,因为“做出公开的承诺往往会使人们难以后退”,宣誓人为了证明自己在社会上的信誉,也会极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宣誓本身就已经表明宣誓人不得不接受誓词的约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誓词的要求,誓词反映的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对宣誓人施加着强有力的影响,在誓词思想内容长时间的影响下,被动宣誓者将转而主动接受誓词的思想主张和信念,特别是当一种宣誓在社会上被广泛接受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宣誓人将很容易把誓词作为自己的信念,纳入到自己的信念体系之中。如现代奥运宣誓已经成为奥运精神的体现,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信条。

如果宣誓人违反誓言,其本人可能对此无所谓,但他周边的人对他违反誓言的行为将很介意,他不得不考虑违反誓言的代价,违反誓言将会给其带来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惩罚;个人声誉也因此而受损;自己的承诺、信念因自我行为而被突破,违反誓言是对自己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否定,违背了自己的心灵原则,将会使自己的内心深处深感不安。由此可见,宣誓是约束公民个人行为的一种无条件的自我承诺,这将对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国家主导的民间基本宣誓制度——婚姻宣誓制度

在我国建立宣誓制度是国家和社会需要,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宣誓,都应当在宣誓中以实现国家基本的社会需要为目标,即通过宣誓国家将其社会主流思想意识渗入到宣誓人的思想之中,加强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法律的信仰。

建立国家基本的宣誓制度需要注意:一是稳步推进,二是引导公民主动宣誓,三是注重宣誓者参与的广泛性。为此,国家应因势利导使宣誓活动既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又能够实现国家的目的。

就我国国家安全形势而言,我国是一个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核大国,我们并不惧怕来自于外部的威胁,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内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国家和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影响则会显得突出,并最终在社会上反映出来。社会安全就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国家安全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要以“社会安全为保障”。国家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家安全的基本表现在于国内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的和谐稳定,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而家庭的建立是以婚姻为前提的,因此,建立国家主导的婚姻宣誓制度将会对国家安全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婚姻宣誓以其广泛性影响到全国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婚姻宣誓内容的忠诚性、纯洁性、必要性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公民乐意为自己的婚姻幸福而主动宣誓,因此,国家主导下的婚姻宣誓易于向全国宣传、推广。当婚姻宣誓成为社会的一种习惯时,就会产生“规范影响”“得到人们的接纳”。因此,婚姻宣誓制度成为约束公民行为的基本宣誓制度。宣誓对国家安全起重要作用,如何使这种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大道至简,婚姻宣誓是每一个公民期待美好婚姻生活的需要,公民婚姻宣誓把国家需要与公民个人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源于社会生活的社会需要,是引导普通公民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国家主导的婚姻宣誓就成为加强国家安全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最易推广、最易为公民所接受的方式。

国家主导的婚姻宣誓,在男女双方登记结婚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为其主持宣誓仪式,就国家主导的宣誓而言,应包含以下两个重要内容:一是男女双方宣誓严格遵守《婚姻法》,二是“宣誓人”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某人的方式进行宣誓,如,宣誓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某某人。强调这两点宣誓内容的作用在于:第一,通过宣誓使公民认识到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地位,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法律,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婚姻宣誓不僅是男女双方表达对爱情的忠诚,更重要的是男女双方以国家公民身份向国家以及国家的法律进行宣誓,表达对法律的服从。作为国家来说,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根本就在于强化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法律的信仰,公民对国家的一致忠诚能够应对危及国家安全的各种挑战。第二,有利于人们树立法律信仰。2014年1月9日《人民日报》曾刊出标题为《让更多群众相信法律》的文章,表明在我国树立人们的法律信仰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显然,以遵守《婚姻法》的方式进行宣誓有助于公民深刻认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树立人们的法律信仰,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公民遵纪守法,社会安全也就有了根本保障。第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形式进行宣誓强化了国家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强调公民自身对于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只有具备强烈的公民意识,才能具有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观念才会深入到每一个公民的心中,公民意识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社会思想基础。第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形式进行宣誓遵守《婚姻法》是对少数危害国家安全的极端分子的沉重打击。宣誓强调遵守国家法律,强调中国国家公民的身份,少数危害国家安全的极端分子如不进行婚姻宣誓将受到各方面的质疑,其真实面目将会暴露;如果宣誓,一方面,造成其自身心理和精神上的矛盾;另一方面,宣誓者也会受到其同伙的猜疑,使其内部产生矛盾和冲突。2014年发生在新疆轮台县的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中,该案首犯“认为弟弟结婚领取了政府发的结婚证,不参加其婚礼”。由此可以看出,实行婚姻宣誓将对少数极端民族分裂分子产生沉重打击。第五,婚姻宣誓的约束性对婚姻家庭的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家庭和谐稳定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安全的基础就会得到保障。如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为青年人举行婚礼宣誓将对国家宣誓制度的建立起推动作用。

遵守宣誓誓言是个人对自己承诺的遵守,是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人口头发了誓,心却没有发誓,这种人实际上是因利益需要而被动发誓,他们所担心的就是利益的损失,利益无损失违誓无所谓,利益一旦损失他们会认为是违誓的惩罚,毕竟,“誓”的文化传统对人们有着深刻的影响,违誓必将受到惩罚。再者,在这种人看来,违誓与现实的惩罚相距甚远,这种人会私下里违誓,所担心的是违誓行为被他人发现,因为其宣誓本身即是证明,一旦违誓将会被他所属的社会群体鄙视,贴上不能够被信任的标签,甚至要受到惩罚。“宣誓”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够存在发展,并且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违誓者将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首先是对违誓者在心理上的惩罚,每个人都有身心两个方面,违誓是违背了自己的心灵原则,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违誓者将在心理上受到惩罚。其次是对违誓者进行现实的惩罚,宣誓是自身面对社会公众作出的公开承诺,违誓必须被惩罚已成为共识。因此,为了保障宣誓的有效性必须对违誓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国家宣誓制度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要建立社会惩罚机制,从而使国家宣誓制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探索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一种方式,公民婚姻宣誓制度能够覆盖全国各民族,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可行性,对加强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在社会上应积极引导并加以推广,以达到使公民信仰法律,忠诚国家的目的。公民个人对法律的信仰、对国家的忠诚汇集起来就成为我国加强国家安全的重要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信仰公民婚姻
论公民美育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