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 建设好中原城市群

2017-02-20 14:30陈颖
决策探索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规划

陈颖

编者按:

“中原——一次次在这个宏大的词汇里,我寻找着历史的细节。那曾经有过的热血和冲动,在黄河里波翻浪涌。太行、伏牛、大别山,你腾飞的希望,曾经像山脉一样隆起。左青龙、右白虎,即使只剩下断壁残垣,你仍然搂抱着一个愈挫愈勇的崛起之梦……”

一如河南作协主席邵丽诗歌《大中原》的描绘——

中原,从《诗经》“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到天下至中的原野,从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到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高地,和着大篆的风骨、汉隶的豪气,沿着盛唐的余韵、大宋的浪漫,中原,从未停止过她追逐崛起的脚步。

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六大国家战略后,新年伊始,河南又迎来新的利好,中原城市群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中原——人以地名,中原焕发儿女风采;地以人传,时代洋溢热土芳香。

新的历史时期,中原人定当发挥滚石上山精神,向着既定目标坚定攀登,一定能早日把中原腹地筑成开放高地,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让中原更出彩!

继2016年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原城市群规划后,2017年元旦刚过,国家发改委便发布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全文。中原城市群犹如一颗钻石,在经历不断的打磨和雕刻后,在全国的大的发展战略布局中,越来越璀璨夺目。

从最初的9个城市到30个城市,一步步发展壮大,集体抱团,升级为“国家队”,这是中原城市群发展史上的新高度、新标杆、新境界,并将主导未来中原地区发展。

溯 源:20世纪80年代城市群雏形已现

2003年,中原城市群首次被提出来。在该概念提出前,中原城市群已经有一个早期的雏形,这个雏形就是我国较早的城市群概念——沿黄河城市群。

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提出建设沿黄河城市群,包括沿黄河8省,分别是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这是国内首次提出的城市群概念。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郑泰森说。

正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后来中原城市群的“开枝散叶”。

2003年,河南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战略构想》,在20世纪80年代6个城市的基础上,范围再次扩大,最终定下9个城市,又增加了漯河、平顶山和济源。

2006年,河南省大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这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举措。随后,郑新一体化、郑许一体化的建设,也进一步加快。

两年后,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原城市群”的表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首次明确提出“一极两圈三层”的总体布局。中原城市群的概念从9个城市,再度扩大到18个省辖市。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區规划》(2012—2020年)。

如今,距离中原城市群概念首次提出,已经过去12年。2016年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继长江中游、长三角、成渝、哈长等城市群之后国家批复的第5个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规划。在该规划中,中原城市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涵盖河南省18个省辖市,还包括周边4个省份的12个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原城市群是实现中原地区崛起的柱石,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基石,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和县域经济推动,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区 别:区域性策略与国家战略

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是什么关系?

从中原城市群范围可以看出,与中原经济区范围大致相当,有人将其看成是中原经济区的城市版。

对此,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认为,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历史上出现多个版本,而且都具有官方背景,要将不同的概念放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发展基础和条件下看待。

宋向清认为,中原经济区有大区和小区两个概念:

一个是只涵盖豫北晋南冀南鲁西的小概念,基本上只是相关地方政府自主协调发展的区域性策略,至少发挥了密切各方联系、融洽省际关系、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

一个大概念即涵盖豫冀晋鲁皖5省30个城市的大概念,这个属于国家战略,是对地理接近、文化趋同、习俗一致、发展水平接近但产业重叠较多、资源浪费严重、需要进行整合的情况下进行规划实施的。

然而,中原城市群也有一个小概念一个大概念。

宋向清说,小概念即只包括河南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平顶山、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个城市的小群,也是这几年河南省发展最快、成就最丰、口碑最好、贡献最多的城市群。

“大概念就是此次批复的中原城市群,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群。”宋向清说,这是基于新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基于中原5省30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之实际需要提出的,是基于对城市功能和效应的高度期待和充分信赖而提出的,具有高度的统合性、引领性,是中原城市群发展史上的新高度、新标杆、新境界。

他说,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既不矛盾也不冲突。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原城市群将大大方方地走向中国发展的前台,主导未来中原地区发展,引领未来中部地区发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欧亚大陆桥发展。

区 域:14个核心区和16个辐射区

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总共包括30个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分为14个核心发展区和16个联动辐射区。

核心发展区:根据规划,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济源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为核心发展区。

辐射区:包括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等城市。

规划指出,本规划是指导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25年。

格 局: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发展格局

有什么样的格局,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从空间发展的格局来看,中原城市群是“一核四轴四区”的布局,即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等思路。

“一核”当然就是郑州大都市区。

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首提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后,规划中再次提到,支持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出要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进一步深化与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联动发展。

“四轴”即依托“米”字形综合交通网络,增强沿线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沿陇海发展主轴。发挥陆桥通道优势,提升郑州、洛阳、开封、三门峡“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增强运城、商丘、淮北、宿州、菏泽等沿线节点城市经济人口承载能力,联合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产业集群。

——沿京广发展主轴。依托京广通道,发挥郑州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城市集聚能力,引导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品钢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家居等产业加快集聚。

——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依托郑济、郑万高铁,加速形成综合运输通道,强化聊城、濮阳、平顶山、南阳等节点城市和沿线中小城市支撑作用,培育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产业。

——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加快郑(州)合(肥)、郑(州)太(原)高速铁路、跨区域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推动长治、晋城、焦作、济源、周口、阜阳、蚌埠等城市扩容提质,加快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聚发展。

“四区”是突破行政壁垒,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省际相邻城市合作联动的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交 通:建设洛阳全国性枢纽,适时开辟国际客运航线

未来,在中原城市群中,洛阳的地位将逐步凸显,这在河南省委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便可见一斑。此次规划,对洛阳的交通发展,又有进一步的提升。

规划指出,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提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持续改进航空网络通达性,拓展加密国际航线,构建连接全球重要枢纽机场的空中通道;支持洛阳机场发挥一类口岸功能,适时开辟国际客运航线。

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面,规划指出,持续完善郑州站、郑州东站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大枢纽场站功能,建成郑州南站等一批枢纽场站,加快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三大物流园区建设,将郑州打造成为国际性枢纽城市。

对于其他城市的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规划指出,建设洛阳全国性枢纽,阜阳、菏泽、商丘、南阳、安阳、许昌等区域性枢纽,以及蚌埠、聊城、邯郸、新乡、长治、三门峡、漯河、信阳、运城、邢台等地区性枢纽。

鼓励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跨城市“一卡通”服务,实现城际、城市、城乡客运协调发展。

惠 民:一大批“铁公机”项目将规划开建

中原地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凭借此,河南米字形高铁才能乘势而上,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此次规划中的重点交通工程,对河南省来说仍是一个大大的“红包”。它不仅事关发展战略全局,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在涉及机场的项目中,具体包括:适时启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及北货运区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洛阳、南阳、运城、邯郸、阜阳、长治等机场功能,有序推进信阳、商丘、邢台、菏泽、聊城、安阳、蚌埠、亳州、宿州、鲁山等机场建设。

米字形高铁的表述中,规划提到,建成郑万、郑阜、太焦、郑济、商合杭、曲菏兰铁路。并有三条新的高铁,途径河南省。按照规划,加快推进(北)京九(龙)等高铁建设,研究宁(南京)西(安)高铁、呼(和浩特)南(宁)高铁豫西通道建设可行性。

城际铁路项目颇丰。比如,要建的项目有:新郑机场至郑州南、郑州南至登封至洛阳、焦作至济源至洛阳城际和郑(州)开(封)城际延长线。并有序建设新乡至焦作城铁,规划研究建设郑州南至开封、开封至新乡、郑(州)焦(作)城际云台山支线、洛阳至平顶山至漯河至周口至商丘等城际铁路。

干线铁路中,具体项目包括,建成蒙西至华中、三门峡经禹州至江苏沿海港口铁路,推进运城至三门峡铁路、陇海铁路三门峡段改线等铁路建设、焦柳铁路扩能改造等。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进呼北高速(G59)、荷宝高速(G3511)、青兰高速(G22)泰安至聊城段、德上高速(G3W)、大广高速(G45)濮阳至阳新段等国家高速公路主通道建设,规划建设菏泽至枣庄、林州至焦作、合徐高速固镇连接线、合肥至霍邱至阜阳、蚌埠至五河、阜阳至淮滨、徐州至淮北至阜阳、明光至定远至巢湖、石家庄至林州太行山前等一批地方高速公路项目。

定 位:中原城市群有五个战略定位

【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大都市区引领和中心城市带动,建设高端发展平台,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打造体制机制较为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发展区域,成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共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区域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智能化战略取向,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居国内行业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

【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区域创新平台,健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综合集成,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创业人才的动力活力,努力在创新创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完善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群的综合运输通道,构建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开放经济走廊,全面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互动;强化郑州航空港和其他重要交通枢纽的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打造对内对外开放平台,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向开放格局,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

【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传承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现代城镇发展相融合,打造历史文脉和时尚创意、地域风貌和人文魅力相得益彰的美丽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城市群。

目 标: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6%

在未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中,有两大目标:

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6%;

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均完成国家指标;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

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平台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实际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保持中西部地区领先地位,基本建成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高效互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国家级城市群,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远期目标是到2025年,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形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和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人口与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带动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地位更加巩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大幅跃升。

猜你喜欢
中原城市群规划
沁园春·赞中原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御中原 画饼充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