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专题复习

2017-02-20 07:46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流域发展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

王素慧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专题复习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

王素慧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其数量有限,若开发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多亿吨,按2007年生产规模(6.3亿吨)计算,可开采430年。

(2)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3)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4)煤质优良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5)开采条件好

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山西省的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能源消费长期以煤炭为主。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3.山西省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邻近北京、天津、郑州等工业中心,输煤、输电距离较近,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发挥山西的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山西省不断扩大开发规模,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为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山西省加强了交通设施的建设,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山西省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措施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需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的发展易造成“三废”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1)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山西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废水的回收利用

(2)调整产业结构

山西省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 地形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水力资源丰富。多山的地形使得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显得突出。

2.气候

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节降水相对少。

3.水文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但水量不稳定。

4.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 18世纪下半叶

人口较少,农业较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2. 19世纪后期

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①土地退化

长期植棉造成土地退化。

②植被破坏

垦殖和开矿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③环境污染

炼铜等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2)社会问题

到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2.具体模式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3.开发措施

(1)防洪

TVA在干支流上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2)航运

修建大坝,改善通航条件。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

(3) 发电

TVA共建成了30座水电站,并充分利用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火电、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4) 提高水质

TVA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提高水质,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改善等。

(5)旅游

TVA建立了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目前,田纳西河流域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业收入成为流域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6)土地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控制水土流失。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4.效果

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

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农作物生长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2)地形

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地形特点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交通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人口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多,农业经营规模大;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这里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为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放牧畜牧业区,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著名品种有呼伦贝尔市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的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及特点

(1)地位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特点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相继在这里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共开垦荒地数百万公顷,农场的经营规模达上万公顷。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就作物品种来说,水稻和小麦(以春小麦为主)是本区的重要细粮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区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玉米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了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发展重点是: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

(2)西部草原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发展重点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概述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发展中国家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手段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3.良好的区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这样的区位使其得以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这些有利于该区招商引资。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

(1)问题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2)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具有政策优势。

③具有侨乡优势。

④恰逢发达国家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3)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业等。

(4)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5)原因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6)影响

①带来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大量的农民工,保证了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各层次劳动力的需求。

②当时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1)问题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

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2)优势

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3)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

(4)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5)原因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6)影响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为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另一方面,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四、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1)主要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崛起;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均处于劣势,国内腹地范围较小,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其他地区。

(2)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

(3)具体措施

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1)主要表现

①城市人口、城市数量激增,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②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使得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问题,“城中村”现象比较普遍。

(2)对策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具体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主要表现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③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⑤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2)对策

加强规划与管理。

(3)具体措施

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对外来人口加强管理。

猜你喜欢
珠江三角洲流域发展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压油沟小流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土地利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浓度分析
珠江三角洲口袋公园设计探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港珠澳大桥驱动下珠江两岸经济关联格局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