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心理分析与防治

2017-02-19 02:21苏明亮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性格情绪校园

○苏明亮

“校园欺凌”指的是以校园为背景发生的欺凌事件,包含身体、言语、关系、网络各个层面的攻击,如身体上的击打、推搡、踢打行为,言语上的辱骂、嘲笑,关系上的社交排挤、散播谣言,网络上的各种攻击等。校园欺凌是青少年之间的一种问题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会影响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心理分析

1.校园欺凌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校园欺凌现象由来已久,国内外中小学校园均有发生。欺凌者往往在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体验不到成就感,而欺负他人的行为,则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一定的存在感。有的甚至欺凌成瘾,这也是欺凌行为开始后很难收手的主要原因。

被欺凌者在学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是很理想。他们往往性格孤僻,经常单独行事,这是他们成为被欺凌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出于个体趋利避害的本能,被欺凌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很多被欺凌者不良学业和人际关系的最佳理由,甚至成为他们规避家长和老师的筹码。

2.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缺失性心理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一般在认知水平、情绪体验、自信、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明显低于正常学生群体,而这些正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性心理因素。

认知水平。调查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当事人对欺凌行为的认知往往比较模糊,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欺凌行为的本质,法制意识淡薄,缺乏处理问题的技巧。不少学生正是缺乏正确的认知而发生欺凌行为。

情绪体验。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情绪体验能力和实际情绪体验状况一般都不理想。相同的事件,当同伴体验到积极情绪时,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往往体验到的是愤怒、无奈和悲伤的消极情绪。

自信。校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往往缺乏自信。欺凌者对自身缺乏自信,总是认为自己已无可救药,无法改变,因而自暴自弃。被欺凌者在长期被欺凌后,也会因无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而沮丧,容易产生诸如“个体无用论”等以偏概全的不自信想法。

性格。绝大数校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在自身性格发展方面严重缺失,更多地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欺凌者易冲动,对任何人都具攻击性或十分冷漠,对受害者缺乏同情心,以伤害他人为乐,为了刺激、权势和满足控制欲而欺负别人。被欺凌者往往倾向于敏感、退缩,常常过于谨慎,缺乏果断力,社交能力较差,低自尊。

人际关系。校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一般都缺失积极的人际关系。当遇到问题时,他们无法像其他学生那样寻求外界的支持和帮助,遇事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对于欺凌者而言,各种对他人的攻击行为是他们与人交往的特殊方式。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他们无法应对别人对自己的攻击行为,不会积极地处理与欺凌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防治措施

不少研究者认为,防范校园欺凌可以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通过筑牢制度的“篱笆”让欺凌远离校园。诚然,这种“硬约束”不可缺少,然而面对校园欺凌,更重要的是要从根上找原因,结合问题本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才能有所收效。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校园欺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预防教育。学校和家庭教育责任人可以在校园欺凌主体的缺失性心理因素方面多做文章,多开展相关活动。

1.在宣传和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校园欺凌的科学认知。基于校园欺凌行为主体对欺凌行为认知不足这一客观事实,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打闹行为的教育,对带有明显欺负目的的打闹行为进行正向引导,将校园欺凌行为遏止在萌芽状态。对此,学校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课、宣传展板、橱窗、校报校刊、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知晓什么是校园欺凌,哪些行为是校园欺凌;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个体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学校还可以通过法制教育课,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上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处理办法。一方面对学生产生警示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分年级以活动课的形式对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进行训练,让学生灵活掌握各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技巧,从而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2.在具体事件中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教育者一方面要优化评价机制,多角度评价学生,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提供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满足、幸福等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强其健康心理,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各种情绪障碍。同时,它又会成为新的活动动机,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相反,如果经常产生消极的情绪和体验,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畏缩心理而害怕学习。因此,学校在教学活动中要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后进生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平台,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展示,体验到积极、愉快的情绪。

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性格是影响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家长应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的性格养成,通过日常生活事件锤炼孩子的性格。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补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修炼自身的人格,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另外,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性格的发展水平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和德育活动课,引导学生对自我性格进行探索、认知、觉察,学会分析自己性格的优势和缺点,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方法弥补性格中的缺陷。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可以从本源上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4.在各种人际互动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学生成长中的“必修课”,学生的交往效果直接影响着其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的人际关系对孩子会产生一定影响,父母拥有良好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孩子往往也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会自主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当孩子无法应对问题时,再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发挥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敏锐地观察学生在班集体互动中扮演的角色,并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化解矛盾,从而获得积极的人际关系。良性的人际交往模式会减少暴力交往的产生,从而减少和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5.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性格的养成相同,学生的自信心也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信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来源于个体对自我成长的内在希望。因此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教育者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对他们抱以恰当的期待,引导他们科学地制定学习目标。当学生通过努力达成目标后,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教师的学科教学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对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予鼓励,并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另外,教师和家长应努力发现孩子的优势与特长,以此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信心的提升,减少自暴自弃心理,从而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性格情绪校园
猫的性格爪知道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情绪认同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