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教育情怀叫坚守

2017-02-19 00:26:00蔡灵智
少先队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于漪讲座情怀

有一种教育情怀叫坚守

有一种教育情怀叫坚守。这坚守意味着执着、专注、奉献,意味着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影片《一个人的学校》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所即将关闭的农村学校,只剩下一个学生,其他老师都已调走,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王咏德却留了下来。他说:“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学校就不能关闭,我就不能离开。”这就是坚守,是责任的坚守,更是心灵的坚守。

不久前,在南师大聆听杨启亮教授的讲座。先生从教45年,从小学教到中学,直到成为博导。他对基础教育的真知灼见非一般学者所能企及,却谦逊地说自己“只是个教书匠”。虽已过古稀之年,先生依然著书立说,耕耘不辍。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完毕后,他蹬着一辆破旧的老式自行车渐行远去,而先生的肺腑之言却一直萦绕耳际:“教育需要坚守,坚守才有希望。”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师者楷模,60多年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真诚地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坚守的背后,流淌着的是于漪老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是对教学的执着追求,更是对教育的信仰和守望。

“新教育实验”的推行者李镇西老师曾感叹:“我越来越觉得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因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在良知和现实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尽管如此,他依然与一班同行者坚守着他们的教育理想。

套用一句熟悉的歌词,教育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每一位教育者都应拥有坚守的情怀,唯有坚守,教育才有希望。

(《教育研究评论》2016年第7期 蔡灵智/文)

猜你喜欢
于漪讲座情怀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赣鄱情怀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伟大”与“渺小”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6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1
“五老”情怀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3
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