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峰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玉琮
玉琮,方体圆射,中有孔。它是与玉璧相配用于祭地之礼器。《周礼》上说,“以黄琮礼地。”道出了琮的基本功用。历史上,人们多不识琮为何用。有的说是车轴上的釭头,有的认为是烟筒,有的认为象征女阴,也有认为象征男根,有的认为是法器。根据出土资料,学者们认定琮兼具“天圆”和“地方”两个特征,象征天地的贯穿,应是祭祀所用。考古发掘证明,玉琮是在良渚文化时期突然大规模出现的,此后影响到各个文化类型。红山文化地区只发现小型的璧,或圆片圆孔,或方片圆孔,体量与数量都不大,没有发现玉琮。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都发现大量的琮,且与璧璋圭同出。龙山文化玉琮体量较小,矮平型居多。齐家文化琮体较大,磨制精粗不同。此两种文化基本上都没有纹饰,是素面状态。良渚文化玉琮,琮体巨大。宽度有的达到十几厘米,高达50厘米,有的达到10节,甚至15节。良渚玉琮四面以粗阴线等分为节,每节饰4个神面纹。神面以琮的四个竖棱为中线,四棱两侧各雕一个侧面神人头像。头像早期较繁,细阴线繁复装饰,后期便很简化。神面顶部为数道凸起的额线,此线上又有细长的阴刻线。神像之眼为阴线圆环,一般为管钻钻出,眼两侧阴线刻画眼角,鼻为长方形小凸起,上有细阴线回纹,颇有威仪。玉琮到了商周,本身没有多少发展变化,多为光素,出土的数量也不多。体型较小,除用于祭祀外,亦用于殓葬,多与玉璧共出。商代的玉琮用料考究,体矮平,短射,磨制工艺精细,出现了小型的琮形佩饰。春秋战国时期玉琮发现较少,琮孔自周以来逐渐变大,琮体变薄,外璧春秋时开始琢制抽象的蟠虺纹,装饰性更强。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贵族大墓中,出土有纹玉琮,花纹繁复,玉质莹润,工艺精湛,是春秋玉琮的代表器物。出土时在死者棺盖之上,寄托着死者死后灵魂与上天沟通的愿望。
兩汉以后玉琮的使用逐渐式微,或者说消亡,考古发掘未见有出土报告,它的消亡与玉璧是同步的。我们可看到,在秦朝和汉初,帝王祭太阳(芝罘日主庙)、东方神(荣成成山头),所用璧琮已非常简化。材质差,体量小,工艺粗,说明璧琮祭祀只是流于形式了。考虑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祭祀的功能由大型青铜器所取代。二是东汉后,社会陷于动乱,经济凋敝,贵族的奢侈的玉器消费受到抑制。三是曹操提倡薄葬,璧琮殓葬的功能大大萎缩。最后逐渐退出礼仪用玉的舞台。隋唐以后尤其是宋与清,仿古的璧琮出现于市面,但体量小,完全作为装饰之物了。
谈到玉琮,人们会问到与玉璧一样的问题。琮为什么是这种器形,有什么道理,先民们怎样认识这个形状与地的关系。史无明载,先民或许有我们所不知的认识。近几年来,关于人类的起源又有着许多的传说,源于太空移民说,源于地下说,各有流传。主张地下说的,说是地球是空的,地下有城市,有高等级生命的存在。其出入口在南极,有的说在北极圈发现了通往地下世界的入口。当时的先民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将死者埋于地下,是否也有地狱的概念?琮不管是方体圆孔,还是圆体圆孔,是否就是先民的想象中与地下世界的孔道?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科学的发达和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