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雨 黄琨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有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外在经济条件和内在需求。上海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拥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是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首选之地。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具备先进的港口设施,要配备相应的航运服务产业。而且加快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协调发展,才能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的话语权。
一、上海港港口设施与航运服务发展状况
上海港位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和长江东西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是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口岸。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对外发展的需求,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决策,1996年正式投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2008年洋山深水港区建设正式竣工,上海港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海港的跨越,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上海港的硬件设施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上海港沿海主要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数达12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数有160多个。港口吞吐量是一个可以反应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港口在国际、地区间水上交通链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最直接的体现。201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653万吨,位于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位,比上年增加了3.55个百分点;2015年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二,吞吐量达71739万吨。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的港口硬件设施已经达到国际水平,跻身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行列。
除了港口的硬件设施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服务领域也收获了成效,要素聚集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在上海落户的国际、国内航运及辅助企业达到两千多家;相关航运功能性机构也加快落户上海,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在沪设立上海中心、波罗的海交易所上海办事处等机构双双落户浦东。下面主要从航运服务业中的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航运交易以及油轮服务业来介绍上海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1.航运经纪。上海航运经纪人准入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吸引外资航运经纪企业方面,政府进一步简化了外资航运经纪企业在沪登记注册程序,并且扩大了航运经纪企业落户的范围,范围扩大至北外滩、陆家嘴、临港、洋山港区,试点区域在不断扩大。截止2013年,在沪的航运经纪企业共有22家,其中外资的航运经纪企业占大多数,但由于相关政策配套滞后,税务负担过重,大多数航运经纪企业只把业务部放在上海,实际的结算则在境外执行,所以对于本土航运经纪公司的培育依旧任重而道远。
2.航运金融,是航运服务业重要的构成部门。目前上海银行业的授信领域已经覆盖了水上运输、港口、航运物流及仓储、船舶制造等行业,授信总额度达到1980亿元,授信客户共计1200多户;在航运保险上,截止2013年,上海一共有5家保险企业经营航运保险交易,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保险三家保险公司长期占据着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的高端航运服务业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高,市场活跃度也不够。
3.航运交易。截止2013年底,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SSEFC)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市场单边成交量超300万手,单边总成交金额达2000亿元。平台为实体经济避险的市场功能逐步显现,市场规则日趋完善,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获取航运定价的话语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此外,设在上海航运交易所的“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为船舶交易提供了实时的信息平台,自设立以来共接受船舶成交信息报送达13162艘,总成交金额达388亿元。
4.油轮服务业。近年来,上海市的邮轮服务业发展迅速,2013年,上海的邮轮港占中国内地邮轮港接待总量的65%,邮轮服务业以经营油轮母港为主,以上海为母港的国际邮轮靠泊167艘,其中吴淞港邮轮码头表现最为突出,母港业务近年来増势强劲,经营效益迅速增长。然而,邮轮票务市场销售准入门槛低,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底价竞争,导致邮轮服务打折,服务品质低下,目前,邮轮游客层次、服务人员、服务的整体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亟需加强对形式的前瞻性判断和警示,防止邮轮服务品质下降。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方向
1.区域经济的繁荣带动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上海处于我国经济最发达长江三角洲,拥有广袤的经济腹地,包括直接经济腹地上海、江苏、浙江,以及间接的经济腹地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近些年来随着长江深水航道工程的竣工,使得上海与长江流域城市的关联度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高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沿江中心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沿江港口带来了源源不断地货运量。20世纪50年代,沿江只有武汉、南京两港的吞吐规模达到100 万吨以上,货流基本上向这两个港口集中,截止2015年,南京港每月的吞吐量都可达到400万吨以上,并逐渐形成了长江上游以重庆港为中心、中游以武汉港为中心、下游以南京港为中心的长江航运枢纽框架布局。从2001 年起,上港集团就开始布局“长江战略”,采用合资投资的形式,对长江沿线的重要港口进行基本布局,先后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都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通过分处在长江流域的子公司将长江流域的散货逐步供给到上海港,逐步形成了一条分工与合作相协调的“长江经济链”,使得经济链上的城市港口得以优势互补,更好的发挥了长江经济带与上海航运中心联动效应。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劲表现,以及上海港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上海港口及其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上海成为继新加坡、东京、香港后,亚洲又一国际航运中心。
2.加快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带动该区域航运业及港口的发展,从而促进该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国际航运中心会随着经济增长重心转移而更替,纵观世界上航运发达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均经历了从基础的航运业到高级的航运服务业及衍生业的发展过程。目前,上海港以其货运量等主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吞吐量大港的行列,但航运金融、交易、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却比较落后。
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是依托国际航运中心得以发展,但与国际航运中心会随着经济和贸易中心的转移而发生空间的转移不同,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靠着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和累积而形成市场影响力,其经济贡献度及辐射力都要强于国际航运中心,例如目前国际公认的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崛起于19世纪,当时英国占世界贸易比重高达22%,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其货运功能已经大不如前,港口年吞吐量早已不在世界吞吐量大港的行列,但是其发达的航运服务市场,让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市场汇集了各種要素,使其依然拥有较大的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保持着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因此,上海要借助亚洲经济增长的契机拓展航运服务业种类和功能,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加快港航制度创新和职能转变,因地制宜制定有利于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航运衍生品等产业,逐步建立完善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服务体系,提升国际航运定价话语权。
3.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产业集群发展。现在上海聚集了一些航运服务企业,该集聚给区域带来了一定的自身收益,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航运服务收益、直接及间接雇员员工、财政税收收入和相应的贡献等方面,未来随着上海港口基础建设的日益完善,依靠国家经济的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服务企业会从集聚到集群的转变。产业集群是指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在技术上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企业和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产业集群除强调在地域上的物理集中,更加突出其地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创造良好的航运服务发展环境,以及储备航运服务发展的专业知识对于航运服务集群的发展尤为重要,此外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和逐步完善航运服务功能是航运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有了完整的航运服务群和发达的航运要素市场,我国的国际航运服务体系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将会为国际航运业提供更加专业且高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引领国际航运服务的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经济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