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育要能唤醒心底的爱

2017-02-18 19:18张贵勇
教书育人 2017年32期
关键词:名校育人学校

张贵勇

成功的教育要能唤醒心底的爱

张贵勇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学校,应在学生心里留下什么?学生,又该如何回望多年的校园生活?这些问题格外引人深思。

发生在一所高校的故事似乎给出了答案。据中青在线消息,近日,安徽财大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小龙的办公桌上,一份名为《致敬,我的大学——在安财会院的日子》的书稿映入眼帘,书中写的是该校会计学院毕业生孙佳丽对母校、老师无限的感恩和敬意,以及对学弟学妹的期许、对大学生活的怀念、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除了厚厚的书稿里,对学校的感恩之心,还体现在学生家长的发言中。据媒体报道,在河南某国际学校的毕业典礼上,优秀毕业生韩森的爸爸激动地表示,“非常感谢三年来学校对我孩子的培养。经过学校的教育,韩森变得自信、独立、自主、上进,我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在这里不仅学到了渊博的知识,更得到了开阔的思维及无穷的想象力”。对于该校老师而言,听了此番肺腑之言,想必更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骨干教师的数量、学生考入名校比例的高低、师生获奖证书的多寡,固然反映学校教育的优劣,但数据之外的细节,往往更能真实反映学校的文化、育人的成色。很多时候,学校教育的成功,真不见得就体现在满墙满室的证书和奖杯上,也不必通过成批考入名校学生的大幅照片来呈现。学生发自内心的行动,学生家长饱含深情的谢意,都足见学校的文化传统和育人效果。

学生毕业离校时,是怀着依依不舍的眷恋,还是义无反顾地逃离,是回报学校诚意满满的小礼物,还是破坏学校公物以泄心头之愤,都验证着学校是不是在践行陶行知所谓的真教育,是不是教书的同时也在育人,培育心中有爱、懂得感恩的人。

以此为参照,重庆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看上去就做得比较好。据《重庆晨报》报道,这两天,一张照片在不少家长和老师的微信朋友圈里传开。照片中,一名小学生正背着书包,在校门外立正敬礼。原来是有心人拍到这名小学生迟到了,来到校门前时,听到学校正在播放国歌,他立即停在原地敬队礼,直至国歌放完才跑进去。

这展现仁爱之心的一幕,似曾相识。前不久,在山东淄博工业学校门口,一名学生在结束最后一门考试后,走出校门却没有离开,而是缓缓转身,向着学校深深鞠了一躬。这段饱含深情的视频,在网络上感动无数人。《人民日报》日前就以《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为题,提出“让学生怀着对知识的向往而来,带着感恩和留恋离去,教育才是成功的”。

的确,评价老师是否优秀,不是看教出考入名校的学生有多少,而应该是看学生毕业多年后,是否一想起母校就心存感恩,温情荡漾,是否愿意回到校园走一走,看望曾经陪伴自己的一草一木,并将校歌低声吟唱。

无数的事例证明,达到这一境界的,绝不是那些将应试发挥到极致的学校,也不是那些一味提倡竞争、剥夺学生权益的学校,更不是家校合力剥夺孩子体育、探索权利的教育。也许,学生念兹在兹的学校,并不是什么名校,而是不管校长还是普通教师,都有着学生本位的意识,都按照基本的育人规律,与学生坦诚交流。学生回报学校的,是挂在嘴边的骄傲,是无限美好的记忆;学校留在学生心里的,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无声的教诲。实际上,当年的西南联大之所以始终令人怀念,除了老师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学生心里播下了仁爱的种子。

而学校教育要成为长久影响人心的力量,需要着眼长远,聚焦学生心灵,以心育心,以情动情。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留驻学生内心的感恩,注定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媒体所报道的那种“台上激情演讲,台下哭成一片”。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当教育着眼于学生心灵的培育,在其内心留下一份仁爱与感恩,就会有更多真正优秀的学生,彼时的教育也才是真教育。

(摘自《中国教育报》)

猜你喜欢
名校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学校推介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赶集挑名校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