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生物所棉花黄萎病防治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2017-02-18 14:31:38
生物学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丽枝菌突破性

据2016年9约28日《光明日报》报道,中科院微生物所郭惠珊研究组利用RNAi技术,在棉花黄萎病的基础理论和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研究组取得了三方面研究成果。第一,发现黄萎病致的病机制。研究组观察到,黄萎病的致病菌“大丽轮枝菌”会产生特殊的侵染结构——附着枝,进而形成穿刺钉,用来刺穿根表皮细胞壁,最终实现病菌在根维管组织的定殖。第二,成功研发成抗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系。经过国家西北内陆棉区抗病性鉴定中心的鉴定,新品系抗黄萎病能力相对于对照品种提高了22.25%。第三,发现了自然对抗黄萎病的新途径。研究组发现,被大丽轮枝菌侵染的棉花体内能够产生一种内源小RNA,这种小RNA能够跨越植物和病毒之间的界限,降解病菌的致病基因。这是国际上首次证明植物-真菌能够跨界“抗病”,为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也将引领宿主-病原菌互作领域的研究进入新的层面。

猜你喜欢
大丽枝菌突破性
合伙人
民间文学(2024年3期)2024-03-10 11:40:31
蜡蚧轮枝菌及其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科学家研究揭示大丽轮枝菌CFEM家族分泌蛋白毒力分化机制
特别策划《突破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包装工程(2022年18期)2022-09-27 03:41:30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大丽线列控编码设计方案探讨
大丽轮枝菌致病及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我国科学家揭示大丽轮枝菌寄主适应性的分子进化机制
蔬菜(2017年12期)2017-01-31 20:10:04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