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峰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独立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肖俊峰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开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当前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独立学院应转变教育观念、整合课程资源、加强通识教育师资建设,并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困境;出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纠正教育过度专业化的偏狭,通识教育改革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对通识教育内涵尚未形成一致看法,李曼丽女士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方面对通识教育做了以下阐述,“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尽管它的效用具有明显的迟滞性,但是从长远来看,推行通识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对高等教育长远、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直接催生了独立学院,并带来了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独立学院的产生源于公立高等学校内部以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在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被正式命名为“独立学院”。“民办”是独立学院的显著特点,政府财政拨款外的社会资源是其主要经费来源,高等教育作为消费品的特征也更加明显。如何让高等教育消费者更多地购买和消费教育产品,直接关系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在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市场导向”始终是其重要特点。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独立学院开设专业多是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消费者认可的热门专业。独立学院注重市场导向、讲求实用的人才培养定位,容易使独立学院走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一端。同时,通识教育的效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长期性,而“多出、快出”各种应用型人才短期见效,独立学院就更容易犯“短视”的错误、将通识教育“边缘化”。
通识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在独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主要问题包括:第一,通识课程设置空间“受限”。目前独立学院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同构成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主体。在专业教育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为保证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专业教学课程必然占据相当的比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外语、计算机、军事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公共必修课是独立学院无法自行调整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和学分数也是相当可观的。单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在200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包括4门必修课共16个学分。可见,在学分既定的情况下,除去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空间本身就很有限。第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整体规划,论证不足,课程设置随意。有的高校开设了形形色色的各类“概论”“基础”课,使通识教育成了降低要求的专业基础课;有的独立学院一味增加通选课程的数量,完全忽视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和论证;还有不少课程“因人开课”情况严重,这些做法都严重损害了通识教育的声誉及实效。
一方面,教师不愿意选择教通识教育。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专业”为核心的。我国“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2]在学科、专业分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专业不仅为本专业内的师生提供基本行为规范,也通过权力、专业界限和专业利益把专业内的教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从事通识教育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工作量的增加,需要付出本来可以用于专业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利益既定的情况下,从事通识教育对专业利益的获得是一种“内耗”且利益模糊的情况下,教师不愿教的情况就不足为怪了。教师不愿意教,辅导员、行政人员“捉刀上阵”、承担通识课程教学任务在独立学院并不少见,这样一来,通识教育课程地位和实际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从通识教育教师素质要求来看,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师必须认同通识教育基本理念、具备一定的通识知识底蕴。然而,高校教师本身多由专业教育培养而成,无论从通识教育精神还是从通识知识底蕴来讲,都显得“先天不足”。有些教师对通识教育存在误解,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教师缺乏对知识的融通性的理解和掌握、缺乏整体性思维,这些都影响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独立学院大多缺乏管理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即使有些独立学院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但囿于权威和权力不够,对通识教育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评估。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多头管理现象突出,教学办、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团委等部门或多或少对通识教育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带来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因此,建立全面统筹的管理机构显得尤为必要。在具体的管理制度方面,相关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有些已经出台的制度规定往往原则性有余而操作性不强,难以指导、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要推进通识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和认同最为重要。首先,要摒弃功利化、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某一狭窄领域中的专业人才,而是要培育完整的人。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和工具化已经带来了人的片面发展,这种人才培养中的偏私和狭隘必须得以矫正。其次,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贯于独立学院教育的整体精神之中。在独立学院育人过程中,通识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通识教育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3],是一种旨在促成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教育。无论在独立学院文化培育、学院发展顶层设计中,还是具体的制度设置中,都要将通识教育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其中。
首先,在整个课程教育体系中给予通识教育课程足够的空间。独立学院要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处理好专业教育完整性和通识教育有效性的关系。对部分课程进行适当精简、压缩,给通识教育课程更大空间。其次,要合理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改变杂、乱、随意的现象,通过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逐步树立课程的威信;最后,要发挥潜在课程资源的作用。发挥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作用,在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通识精神,“如果专业课的设置与实施能够不囿于某一专业或某门课程就事论事,而能引导学生跳出狭隘的专业窠臼,着意于引导学生感悟不同学科或课程领域共通的精髓,那么,它也能够称得上是通识教育。”[4]另外,要注重发挥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隐性课程建设在整个通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师资是影响通识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主要包括母体高校教师、自有教师和外聘兼职教师。大部分独立学院主要依靠母体师资开展教学活动,自有专任教师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做好通识教育师资的“外引”和“内扶”工作。一方面,有目的地多渠道挖掘校外合适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通识课程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建设,精心培育本校的通识教育师资团队。
在教师个体素养层面,独立学院要不断加强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所需的观念、素质和能力培养。首先,强化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同。教师要教好通识教育,一定要先改变通识教育无关紧要的认识,把握通识教育的内涵,认同通识教育理念,只有认同了通识教育的意义,教师才可能负责地教好通识教育;其次,要不断增强教师的通识知识底蕴。教师想要通过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提供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学院可以采取跨学科进修、多学科联合培训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自身通识知识。最后,要加强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要改变专业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学习采用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要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改变通识教育无人愿意管的局面。目前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实施诸多部门都有涉及,这其中包括教学办、学生处和团委等各职能部门,但学院宏观上的调控却显得不足。专门性的实体机构的设立,可以更好地去传输通识教育理念、建设通识教育师资,设定通识教育课程及有关活动,也可以更好促成学院各管理部门的整体联动、协调通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其次,要加强通识教育改革制度建设,建立完善通识教育相关制度,使得通识教育活动有“合法依据”,为通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在学籍学分管理规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建设等中要给予通识教育“合法”地位。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定通识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在师资建设方面,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在通识教育教师报酬和职称评定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2]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52.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
[4]蒋红斌,梁婷.通识精神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1):95-99.
G644
A
1008-2549(2017)08-0026-02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基金资助项目(JGYB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