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民
(新昌县教体局教研室,浙江新昌 312500)
让阅读教学洋溢着理趣芬芳
梁伟民
(新昌县教体局教研室,浙江新昌 312500)
理趣,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课堂教学如能充满理性的光辉,学生就能得到理智的滋养,就能成长为智慧的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趣、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要先引导学生积累哲理,再引导学生运用哲理。
阅读教学;理趣;哲理
目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少见情趣,更无理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注意力非常分散,课堂教学效益非常有限。
而理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认为读书就是要发现真理。他在《呻吟语》里说:“士之所以可尊可贵者,以有道也。”他说的“士”,是读书人,“有道”的“有”是“发现”,“道”是“真理”“规律”。
钱理群教授认为语文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考真理。他在谈对语文教育的认识时说:“语文教育就是爱读书、爱写作、爱思考的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读书、写作、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到快乐,体会生命的意义。”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认为读书就是要从书中获取一个智慧的头脑。他说:“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他说的“书中得来的头脑”显然是指智慧的头脑,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规律的头脑。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发展人的理性。他说:“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他说的“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就是人的理性。
吕坤的“道”,直接指向了“理”;钱理群的“思考”,指向了理的获取过程;蒙田的“书中得来的头脑”指向了“理”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指向了“理”的目标。
综上所述,培养人的理智理性,是教育的最高使命。换言之,教育就是使人超越本性走向理性的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也确认了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理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其中的“认识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思维能力”“学习思想方法”“养成科学态度”,概括地说,就是培养理性。
培养理性如此重要,语文阅读教学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理趣、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优秀课文,积淀着文化营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累文化营养,建构宏伟精美的精神大厦。
(一)直接揭示哲理的文章,引导学生在弄懂的基础上铭记
1.阐述性文章,观点中蕴哲理,要求学生默写记忆
阐述性文章,观点中往往蕴含着哲理。只要观点可以成为学生一生生存发展的精神食粮的,就可以要求学生默写记忆。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标题就是观点,这观点是哲理,对学生一辈子有用,教师就应让学生默写记忆。又如同册的《谈读书》,有很多可以记忆的观点:(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想;(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5)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此外,《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课文也是如此。
2.叙议结合类文章,议论中揭示哲理,要求学生默写记忆
叙议结合的文章,往往借助议论揭示哲理。议论部分是画龙点睛,是文章表达的中心,是文章核心价值所在。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前面叙述了“我”从崖顶走下来的难忘经历,后面写了对此事的感悟:“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最后的感悟,揭示出了追求理想的真理:将理想分解成许多小目标然后一一实现。这感悟,值得学生铭记。又如席慕蓉的《贝壳》,前面叙述了贝壳的坚硬精致以及贝壳坚硬精致的成因,后面抒情议论:“将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为此目标要持有“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这里的“固执”是“坚定”的意思,这里的“简单”是“专一”的意思。这抒情议论部分揭示出了追求事业的真理:事业要精致,追求事业必须坚定专一。这抒情议论,值得学生铭记。再如王安石的《伤仲永》,叙述了方仲永由神童变常人的经历,进而得出:“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且为众人;不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不及众人。”这成才观是真理,值得学生铭记。
(二)没有直接揭示哲理的文章,引导学生在挖掘后铭记
高明的作家,往往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哲理。故事若不蕴含哲理,是肤浅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出蕴含在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并铭记在心。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教学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学生就得不到精神营养。如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散步》,故事很简单:夫妻两人带着母亲、儿子去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丈夫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走上了小路。如果不读懂故事背后的深刻哲理,会使这篇文章的价值大打折扣。遗憾的是,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都只停留在亲情上。其实,如何解决矛盾冲突,才是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用双赢的思维解决矛盾冲突,是这篇文章的哲理。这篇文章,只教亲情,是低层次的;还教双赢,是高层次的。因为,理性思维是高于感性情感的。又如同册的《羚羊木雕》,故事也很简单:“我”把父亲从非洲带回来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同学万芳,父母因为名贵逼“我”去要回来,“我”只好去要了回来。“我”因为做了反悔的事情而伤心不已。这个故事,解读时如果停留在情感上,只会把主旨解读为尊重孩子,这是肤浅的。这个故事,解读时如果深入到哲理层面上就会深刻得多,就会从家庭教育、道德教育高度去探求规律,就会从故事的矛盾冲突中、从悲剧产生的原因中概括出哲理:思想道德的价值高于金钱的价值,家长不能用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此外,《我的早年生活》《背影》等课文,也是如此。
做好文化营养积累,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搞清哲理、真理的概念。“哲理”“真理”,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者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哲理、真理的正确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如“登高望远”,要望得远,就必须站得高,站得高了,就一定望得远了。“登高”和“望远”之间的联系是百分之百的。这就是“必然联系”。唯有这样的哲理、真理,才是思想精华,才是学生成长的营养。若搞不清哲理、真理,就可能把谬误灌输给学生,那就会祸害学生一辈子。
二是要树立育人思想。很多语文教师,只关心考试成绩,殊不知学生最终是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教师既要对学生在校的三年负责,更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况且,目前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思想、思维水平,越来越淡化语文知识的死记硬背了。
三是文章中蕴含的哲理,要在分析文章内容时搞清楚。教学中分析文章不能只停留在情感的层次上。只停留在情感层次上,是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具有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如果只做情感分析工作,是大大削弱了教师的职能,会大大削弱文章的影响力,削弱语文的教育功能。
四是文章中的哲理搞清楚后,要让学生背诵记住。为了增加学生记忆背诵的动力,教师要讲清楚记忆背诵哲理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记住哲理,仅仅是第一步;运用哲理,应该是第二步。唯有运用了哲理,哲理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创造文化精华的内在因素。引导学生运用哲理,可以这样去操作:
(一)课内运用
教师可以布置练习,要求学生自己寻找论据去证明某一哲理的正确性。如学习《散步》,学生积累了哲理“要用双赢思维解决矛盾冲突”,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学生是难以记住的,而如果要求学生自己寻找论据来证明这个哲理,他们就会有比较深刻的记忆了。
教师还可以布置作文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去阐述某一哲理的价值。如学习《羚羊木雕》,学生积累了“思想道德的价值高于金钱的价值”,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内容去阐述这个哲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别的方法:如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围绕哲理论证其正确性、揭示其价值性;又如通过考题,加深学生对哲理的记忆。
(二)课外运用
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运用哲理的重要性。知识只有运用了才会产生价值,教师可通过“谈体会”“做练习”“做考题”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充分认识运用哲理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哲理,运用到小事物上产生小价值,运用到大事物上产生大价值,运用到新的大事情上产生巨大价值。如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分析题时经常出错,其根源其实是思维错误,是没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经常犯错误的具体原因,如以偏概全、静止分析、主次颠倒、绝对化等等。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哲理,以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笔者有一学生,立志当军官。一次,他喜欢的一本军事著作被同学拿走了,便将失物启事贴在学校布告栏上。笔者先肯定其志向和为找书作出的努力,然后指出其寻找的方式有问题:只顾全自己利益,妨碍了集体利益。笔者要他想出能同时保全集体和他个人利益的方法。他说不贴学校布告栏即可。笔者要他从这件事情中总结处事原则。他总结道:做事情,全赢是最优方案,是首先应选的方案。
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写日记,记载自己遇到的生活难题、困惑,以及自己如何通过哲学思考并运用哲理解决问题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运用哲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哲理解决问题,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要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知道运用哲理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引导、督促学生将学习和思考结合、将学习和运用结合、将学习和生活结合、将学习和未来结合;三是要重视科学的操作方法,注重对哲理的探索、验证和运用。
课堂中洋溢着理性光辉,学生就能得到理智的滋养,就能成长为智慧的人。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