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丰
(浙江省富阳中学,浙江杭州 311400)
做个高明的读者
季丰
(浙江省富阳中学,浙江杭州 311400)
其实
有些事
我们彼此心里清楚
但是
等不及了
我不得不鼓起勇气把话挑明
我
想
想跟你说那个那个
中秋快乐!
在段子手泛滥的今天,这一例的招数已不足为奇,而且稍嫌拙劣。大多数短信读者四行之后就能预见最后的结果。这一预见相当关键。这里先按下不表。
我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假设这是一个语文教学文本,我们过去会怎么教?
我的猜想是,首先我们会分析这个文本的核心价值,在于这个文本结尾翻转的精妙意味。而结尾的出人意料自然唤醒前文的铺垫。那么,结尾的作用,前文的作用,行文的结构,文本意味的表达,应该是这个文本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组织应该也不复杂,出一道类似高考的阅读题——请你说说这样结尾的作用——就一招制敌了,最后总结出这一类型结尾的鉴赏方法与技术。
这个设计是有实效性的。这就是属于关注对象的教学内容,把文本当作对象来精剖细讲,顺带还解决了高考问题。
但阅读毕竟是一项开发心智的活动。
很多人第一次看这个文本的时候,前半截看得面色微红,手心冒汗,小心脏怦怦地跳,然后发现上当之后,既是欣喜又是失望。
那么问题就来了。下回再看到这样的文本,我是愿意继续上当以体验人生的跌宕起伏呢,还是智慧地洞察了这一切而报之以冷静的微笑?大多数人的选择恐怕是后者,当然还有一些善良之辈会明知故犯,以配合对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智若愚了。这个问题暂不讨论。
接着回到语文上来。
英国哲学家赖尔认为,当一个人知道如何做某事时,他的行动不是机械自动的,他警觉用心地行动着,他是自己行动的裁判者,他的体现智能的实践,是反思的和自我批判的。
也就是说,一个成熟而高明的阅读者,他面对所有文本时都能用心地阅读,而且随时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反思和自我批判。就是说,当这个读者经历了上面短信的阅读过程之后,他会有意识地反思自己,以免下次再上当出错。这就是“元认知”。
当然,要避免再次上当,可以用大量的类似短信来进行巴甫洛夫式的强化训练。但是——
“‘反复练习会产生机械自动的行为,即不需要智能就能很好完成的行动。这就是习惯化,即盲目习惯的形成过程。教育或培养产生的不是盲目的习惯,而是体现智能的能力。在传授一种技巧的过程中,我不是培养学生盲目地做某事,而是聪明地做某事。训练免除了智能,而培养则扩展了智能。’赖尔严格区分了训练和培养。”[1]100~101
于是,另一种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关注主体(读者)的教学内容应运而生。
波兰尼说:“考察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会使用一个工具或探棒的。作为视觉正常的人,如果我们被蒙住了双眼,那么,我们用手杖来探路,不如一个练习了很久的盲人那么熟练。我们不时地会感到手杖触及了什么东西,却不能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只有通过一种体现智能的努力,对手杖所触及的东西形成一种连贯的知觉,我们才能学会做到这一点。……所以,把这仅仅描述为重复的结果是误导的;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转变,是通过反复的心智努力而获得的,它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利用了某些事情和行动。”“在波兰尼看来,为了认知一个对象(一个综合体、一个整体),我们需要把它的各种线索、细节和部分整合起来。”[1]101
讲到这里,这个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或核心内容我们基本可以定位为:
一是对阅读心理过程的反思,比如我起先是怎么上当的(受挫),我又是怎么认识到的(调整),这就叫“爱要越挫越勇”,或者叫“吃一堑,长一智”,这才叫聪明人,一般聪明人的标志就是元认知的能力特别强。而为什么高明的读者四行之后就能预见结果呢?背后的学理就是经过充分的元认知,建构了这一类文本的阅读图式,一旦近似文本出现时,这种读法就会作为一种可能性出现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之中。成熟的读者的标志就是积累的阅读图式比别人多,这就是为什么书读得多的孩子语文能力强的道理。
二是探索文本各种线索、细节与整体阅读效果之间的关联,以获取与积累一定的阅读图式。比如我们就要质疑“为什么这么等不及”,质疑连用两个“想”、两个“那个”这样的结巴表达,质疑一字一行所造成的阅读期待,然后把这一切与结尾翻转的戏剧性意义结合起来思考,以获得会心一笑的欢脱效果。更深入地看,我们还能透视这样分行、空行、独字成行所开发的短信字节数所隐藏的经济效益。
这样反复的心智努力,才能把学生或读者培养成为更智能的人,才能形成语文能力的“结构性转变”。因为这教的是语文思维。
当然,语文教学内容的对象性与主体性是一张纸的两面。最理想的课堂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进出,一个在前台,一个在后台。到最后,就这个文本,我们也和学生一起编编这样的段子,当你都能当段子手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作者”时,做个高明的“读者”也就不在话下了。
[1]郁振华.道德、政治和知识:欧克肖特的盲点与洞见[J].哲学研究,2009(4).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