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湖松(珠海市第四中学,广东珠海 519015)
把握实践观点 追求实践理性
戴湖松(珠海市第四中学,广东珠海 519015)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均有体现。实践理性是理性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独特表现。在《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教学中,要把握实践观点,追求实践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实践理性
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思想政治课程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哲学课程因为其理性特征承担着培养理性精神的更多责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理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理性精神。《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应该立足于实践观点,培养学生的实践理性。
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哲学,具有现实的实践性。它提出自己的理论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服务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就是改变世界,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2]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
辩证唯物论原理出现在《生活与哲学》课程第四课和第五课。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从世界的物质性出发,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方向。同时,认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质。在课程最后指出,虽然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要受客观规律性的制约,但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世界的物质性并不说明人只能受必然性的支配,人是实践着的人,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世界不仅具有物质性和辩证性,也具有实践性。第五课阐述意识作用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是机械决定论或直观反映论,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能动性,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总之,辩证唯物论原理不仅有唯物、辩证的维度,也有实践的维度。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体现在《生活与哲学》课程第六课,共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实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表明实践本身就是物质的,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表明实践也是辩证的,因此,实践本身就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第二部分阐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三部分阐述真理的含义及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第四部分阐述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这三部分都强调要在实践中去获得认识、追求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因而,实践的观点是构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石。
唯物辩证法原理主要体现在《生活与哲学》课程第七、八、九课。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要求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客观变化着的实际,去看待事物的联系、发展和矛盾。因为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特点也是我们坚持辩证法的逻辑起点。例如,在联系问题上,人们也可以在实践中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在发展问题上,要求在实践中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在矛盾问题上,要求在实践中处理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等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的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而实践观点则是打开社会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要通过自身的生产实践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人们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和分配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两大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社会历史领域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正是建立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上的。所以,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
理性精神是苏格拉底以来的一种哲学传统。苏格拉底把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的哲学宣言,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苏格拉底通过理性的反思,开启了理性主义的大门。柏拉图以“理念论”创建了自己的理性哲学,以至于英国哲学家怀海德说:“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认为要用普遍的怀疑,即思维的理性,来摆脱感觉和经验的限制。康德则在其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第一次将人的理性区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但是,康德的实践是一种伦理实践,而非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性活动,其实践理性,是一种道德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造世界的实践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根本出发点,不仅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而且在继承理性主义传统的前提下,呈现了实践理性的独特视角。不同于康德伦理领域中的实践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理性指向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它回答的是人类在实践中应该怎样改造客观世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发展是“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初的认识是来自实践的感性经验,后来由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即对自然的客观性及其规律的认识,这种理性认识便是理论理性。后来人带着特定的目的性,把理论理性运用到实践中去,企图获得符合人的目的的实践结果,这种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既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外在尺度”又符合人的需要的“内在尺度”的理性便是实践理性。如果说理论理性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实践理性则是对人与世界关系“应如何”问题的能动回答。实践理性因应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回答的是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人的理性对未来实践的一种观念预设,带有一定的价值立场,蕴含着对人类生活的反思和判断。实践理性具有理性和实践的双重特征,但实践理性又超越了一般理性和具体的实践活动,是理性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在辩证唯物论中,课本在“意识的作用”一节中引用马克思的话:“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3]由此可见,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本性。人在实践中形成的意识所具有的能动性,正是实践理性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集中体现了实践理性的思想。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目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两点可以归结为实践决定认识,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则表明认识要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运用于实践,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也就是说,认识要从感性认识、理论理性发展到实践理性,运用于实践,为实践服务,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原理本身反映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从实践中来的理论理性和到实践中去的实践理性的统一。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认识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和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理性,也包括有目的改造世界的实践理性。
在历史唯物论中,课程阐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达到实践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的统一。这也是实践理性的价值性特征。实践理性不仅关系到事实层面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价值层面的问题。实践理性一方面要遵循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也要实现人的内在价值,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行动依据。因而,历史唯物论中的价值观原理也是实践理性的体现,它要求人民在实践中追求“至善”的价值目标,实现人的价值。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人与世界的关系,即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必须以实践理性为指导,避免实践过程中误入歧途。《生活与哲学》课程把实践分为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社会实践和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三种形式,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依照已有的课程资源来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实践理性。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要树立的实践理性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目的。《生活与哲学》课程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知识点中,阐述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课程着重强调了在生产实践中的“合规律性”问题,其隐含的意义是生产实践中片面强调“合目的性”问题。例如,人类为了发展的目的,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城市拥堵等现实困顿。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拓展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理性,让学生理解生产实践既要符合人的目的性,又要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实现实践理性主导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变革社会的社会实践。革命或改革是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我国国情决定了改革是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改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改革也要有清晰的规划,按照人们的需要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生活与哲学》课程在“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框中,阐述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前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改革,用实践理性认识当前的改革实践。例如,过去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强调要在实践中获得改革的认知。当前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更大的阻力。它需要顶层设计,即实践理性,来引导和驱动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让改革既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有明确的目标设计。近40年的改革实践经验,已经为实践理性的形成奠定了深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在这个时代的实践理性,它引领着当前改革的基本追求。
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实践体现在包含科学实验活动在内的一切实践中。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是实践的目的,实践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追求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但现实实践中,人有时变成了获得实践结果的工具和手段,失去了对人的主体性的观照。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出现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冲突,其实质也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实践中出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失衡。科学主义偏重于科技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的“合规律性”,而人文主义则喜欢思考科技发展如何实现人的价值和自身解放的目的。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和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性的结合点就是实践理性。虽然《生活与哲学》课程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框中对科学实验活动的实践稍有提及,但是在“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知识点中阐述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时,教师还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实践理性的视角思考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引发人们广泛的关注。从AlphaGo在智力上碾压李世石和柯洁,到超仿真机器人sophia在电视节目上频频亮相,让人疑惑人在未来的世界里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是否会如物理学家霍金所言,人类处于最危险的时候,未来只能到太空去找到一处新家。科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如果忽视实践的“合目的性”,盲目地追求科技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的异化,沦为机器的奴隶。因而,科学实验活动必须以实践理性为指引,以人为目的,符合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价值取向。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生活与哲学(第5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1.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