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君
摘要:近年来地方政府部门通过构建投融资平台的方式,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积极筹措资金,缓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不足问题。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面临着许多的风险和隐患,影响了平台的稳定运行。本文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防范
近几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地方政府部门构建起了相应的投融资平台,积极开展融资活动,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但就目前发展情况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增大了银行系统的经营风险以及地方财政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是政府部门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部门主导或者操控,将融资作为主要职能,以政府信誉作为担保,开展相应融资活动的组织机构,筹集到的资金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公益性项目,其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伴随着投融资平台融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风险和问题,具体来讲,可以将风险分为两部分:
(一)内部风险
一是融资风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以信贷融资为主,比价单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贷融资风险,而且盲目的贷款增大了政府财政所能够承受的债务偿还范围,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和省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调控力度,如国发43号文的发布,使得投融资平台的贷款融资业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信贷风险进一步增大。二是经营风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投资项目主要以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为主,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或者回报率低,需要政府部门利用财政资金进行偿付这部分投资,增加了财政支出。尤其是在当前针对投融资平台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面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处境,经营风险巨大。
(二)外部风险
一是地方经济发展停滞的风险,2012年,我国对于财税制度进了改革,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部门构建起了投融资平台,从银行或者其他信贷机构获取资金,然后将之应用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创造出良好的经济环境,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价格持续上涨,地方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土地出让金和其他财政收入,对贷款进行偿还,但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下行,土地市场也不甚景气,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二是国家财政体系风险,现阶段,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面对当前房地产所带来的泡沫经济,国家正在寻找稳定房价的措施,如果相关政策出台,土地价格必然会大幅下跌,从而导致地方财政压力的增大,在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会转移到中央财政,进而引发国家财政体系风险。三是银行信贷风险,相关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上投放的资金占据了信贷总额的近20%,违背了其原本分散风险的原则,这些贷款面临着较大的违约风险。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存在着收益率低、自主偿还能力差以及负债率高的缺陷,增大了其到期违约的可能性,引发了潜在的银行信贷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破产。相应地,银行信贷状况的恶化又会导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进一步激化。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防范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分析引发投融资平台风险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障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规范平台建设管理
相关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于平台建设不规范,或者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保证平台的稳定可靠运行。首先,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立足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投融资平台的运作效益;其次,应该立足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对投融资平台的规模进行合理控制,实现改革的透明化和民主化;然后,在平台建设和管理环节,必须关注地方财政状况和中央政策,对债务偿还保障机制进行完善,即使出现意外情况,也能保证及时偿还债务,不发生政府性债务风险。
(二)拓展平台融资渠道
现阶段,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对此,国家应该对债券等融资工具的发行方式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拓展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一是应该对城投公司的资质和条件等进行严格认定,适当放松相应的法律管制,使得地方政府能够为投融资平台的债务提供担保,为投资渠道的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应该从地方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对投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明确,避免盲目跟风或者照搬其他地区经验的现象;三是应该进一步对金融市场进行完善,提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于城投债市场的参与度,保证良好的融资效果。
(三)提升平台收益能力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入的多是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公益性项目,本身的收益基本可以忽略,因此多数情况下处于严重负债状态,要自主偿还债务非常困难,一般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一旦国家开展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土地价格必然会有所下降,进而威胁投融资平台的持续经营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观念,从投融资平台自身出发,提升其收益能力,以实现对于持续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具体来讲,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应该改进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对于投资项目,尤其是经营性项目的管理能力,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收益率;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计划,使得投资项目的规模可以与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避免基础设施的盲目建设;三是地方政府要将部分资金或优质资产注入到投融资平台,从而有效做大公司的資产规模,同时拓展业务范围,增加自身盈利。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市场经济已经趋于成熟,如果继续采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模式,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引发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换言之,现有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风险的形成和加剧与政府部门的投资热情密切相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引发了庞大但是不合理的投资计划,也影响了资金的有效应用。对此,国家必须加强相应的审核与监督力度,逐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盲目投资的热情得到冷却,实现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地方经济停滞风险。
(五)强化平台信贷控制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高额负债,不仅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壓力,同时也给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立足国家相关金融政策,商业银行应该持续加强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贷款规模控制,对于信贷风险实施有效防范。首先,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和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估,对贷款的规模进行控制;其次,对平台投资项目需要的资金进行评估,对信贷方案进行完善;然后,重视对于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强调对于信贷风险的有效防范。
三、结语
总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针对这些风险,我国政府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压缩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拓展其业务范围,提升盈利能力,以确保平台的健康运转,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生,确保社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路军伟.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其防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3):96-100.
[2]陈浩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8):62-64.
[3]吴蔚,艾军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J].对外经贸,2012(3):57-59.
[4]刘畅.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时朝霞.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4(5):11-13.
(作者单位:绍兴市上虞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