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王圣开+聂青玉+付勋
摘 要:文章分析了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在《食品分析》课程改革中的应用,采用工作过程教学法,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法、优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期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 《食品分析》 课程改革
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1]。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继“双元制”之后的另一种职教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院校应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与改革顺应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食品分析》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食品分析》作为培养食品检测人才的核心课程,其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实践性要求较高。在以往的教学中,《食品分析》存在教学内容仍按学科体系编排;教学方法按“纸上谈兵”的理论授课及老师“包办代替”的验证实训模式进行;教学效果以期末理论成绩为主,对专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没有量化考核等问题,造就学生学习自主性差,不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本文应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对《食品分析》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具有精湛的检测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精神的食品检测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优化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食品分析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结构,课程内容设置糖果、小麦粉、肉制品、植物油、乳制品、酱油、酒类产品为载体的七个学习模块。一个学习模块包含多个检测任务,体现真实的检测工作过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优化
根据以上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模块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不再是传统理论课+实践课的简单结合,而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工作任务模式进行教学。以糖果的質量检验为例(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过程完成学习模块,在实施环节按“样品采集制备、样品前处理、检测、数据处理、原始记录书写”的真实工作过程完成单元任务。大循环包小循环,环环相扣。食品分析七个学习模块的教学均采用以上步骤进行,但检测指标逐渐增多而复杂,学生学习目标越来越高,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项目计划书、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等资料,并要求学生“照猫画人”,胜任上述七种食品载体以外食品的检验。因此,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设计的“重复的是步骤而非内容”的原则。教学整个实施过程都是以食品检验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呈现出教学内容越难、教师传授越少、学生自主学习性越强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效果评价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食品分析》课程改革中,采用项目考核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由上表可知,每个学习模块的考核分值为100分,考核以项目评分表为依据,在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环节进行过程考核。《食品分析》为学年课程,期末成绩评定按本期完成的学习模块占相同权重进行折算。在过程考核中评价了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信息整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体现了对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工作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一位爱尔兰诗人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灌输式教学方式不适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分析》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汤百智,汤棣华.基于工作过程取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研究[J].职教论坛,2015(9):15.
[3]陈永.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专业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1):105.
[4]张春玲.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3):78-79.
[5]张春霞,易艳梅,胡海星.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4):86-87.
[6]钱志伟,姬长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食品分析课程设计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1(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