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后
摘 要:在信息时代,我国的教育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引入智慧教育。目前,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智慧技术的成熟为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使我国的智慧教育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本文將对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以及路径选择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教育;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在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个国家都开始引进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智慧教育顺应了教育发展潮流,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途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必将引领和推动我国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
一、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期盼的要求,存在一系列发展难题。智慧教育通过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系统运行的智慧化水平,有助于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从而形成突破点,带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要想是我国的智慧教育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以及关键的。笔者认为,正确的发展战略必须是结合我国国情所指定出来的战略。
(一)大变革战略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主要有三大特征,分别是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必须结合这三大特征来发展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并没有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传统模式仍是教育的主要运作模式。但是,在信息时代,如果不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的,教育部门必须尽快突破固有的认识。为此,教育部门要尽快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尽快实施大变革战略以重构教育生态系统。
(二)科教融合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教育所处的环境比发达国家要复杂得多,要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这一系列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同样,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为了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我国必须尽快实施科教融合战略。实施科教融合战略不仅有助于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还有助于实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可谓一举两得。
(三)协同创新战略
智慧教育的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相反的,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在我国发展智慧教育,就必须结合多方力量。为此,我国要积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加快体制创新,协调好政、产、学、研这四方面的力量,将这四方面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这有助于实现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无障碍战略
教育改革的成果应该惠及每一位人民群众。目前,我国的残疾人人数为8000万,在这8000万的残疾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由于身体的残疾而无法接受教育。事实上,和正常人相比,残疾人更需要接受教育。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智慧教育的出现为残疾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为了使残疾人也能够接受教育,我国应该积极实施无障碍战略,关注残疾人的教育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教育,这有助于教育的普及以及残疾人教育问题的解决。
二、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
要实现智慧教育的良好发展,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也是非常关键的,结合我国的现状,可以采取如下的发展路径:
(一)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要发展智慧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各类教育服务的智慧化管理以及智慧化运行。但建设智慧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不意味着推到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相反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建立在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之上的。
(二)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
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也是发展智慧教育所必须实行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应该选择建立在那些信息化水平较高并渴望实现智慧教育的学校。在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之后,有关部门应该对示范区的智慧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及时进行经验的总结,以便日后将这些经验推广至全国各个学校。
(三)组建教育企业联盟
智慧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为此,我国应该积极组建教育企业联盟。和学校相比,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要高得多。为此,有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以及合作,将企业的力量进入到教育中来,发挥企业对教育的支持作用。有关部门以及学校在组建教育企业联盟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高信息化水平的、对智慧教育有兴趣的企业。
三、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发展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开始推广智慧教育活动,发挥出了试点学校的示范性作用,逐步推进、以点带面,我国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发展经验,将课程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学校、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打造出具备特色的智慧教育示范区,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智慧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胡敏,杨现民,李海霞.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
[2]陈耀华,杨现民.国际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
[3]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