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云(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艺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
——伦勃朗绘画给后人的启示
冯 云(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作为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油画家之一,伦勃朗在他的时代创造出一种有别于一般订件画家的杰出风格,他运用画面本身的材料、肌理以及刻意营造的戏剧感,使绘画与日常生活拉开距离,并由此呈现出绘画本体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伦勃朗的实践不仅对西方艺术影响深远,同时也启发着今天的人们去关注这样一种观念,即艺术不是对于客观现实的机械模仿,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庸俗现实的超越。
伦勃朗;绘画本体;日常生活;超越
作为艺术史上最丰富、复杂的课题之一,围绕着伦勃朗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可谓经久不衰——从他的风格、技法、颜料调方,以及其人生经历、花边新闻等等,荷兰艺术史研究所在数年前甚至开发了伦勃朗数据库,供全世界艺术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共享有关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各类信息。可以说,对伦勃朗的研究早已成为艺术领域的一门“显学”。
今年暑假去欧洲游学,在阿姆斯特丹、乌特勒支、巴黎、慕尼黑等欧洲美术馆读到了大量的伦勃朗作品,面对大师的油画,仿佛有一种时空交错的艺术观念在碰撞,我努力从画面的构图、人物塑造、光影的主观设定中获取伦勃朗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创作动机、价值取向等信息。虽然伦勃朗在艺术史上的杰出地位早已无需赘述,但他带给后人的启发和感悟却是见仁见智的:有人将伦勃朗与同时期的大师鲁本斯、委拉斯贵支所作的肖像画进行比较,认为他所描绘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贵族式的威严,而是来自生活的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有人迷恋于伦勃朗作品中精心营造的光线,称他以黑暗来绘成光明;也有人认为伦勃朗用一种“粗犷”的颜料涂抹方式,使得画面肌理本身也成了绘画欣赏的一部分……以上这些当然都是极富洞见的观点。然而当我们注意到伦勃朗作品中诸多这些特征的时候,或许不禁会思考这样一个看似荒诞实则有趣的问题:伦勃朗究竟想做什么?
回到画面本身。作为一名接受订件的商业画家,伦勃朗涉猎的题材包括肖像、风景、风俗、宗教等,与同时期的众多画家无异,可谓颇为广泛。但在风格上,伦勃朗却表现出区别于一般荷兰小画派画家的诸多特点,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追求。从艺术史的沿袭来看,自油画诞生之时起似乎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两种路线,一是平滑、细腻、精致的风格,从凡·艾克开始到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这种风格长期受到宫廷及贵族阶层的喜爱,因此也为许多画家所选择;另一种则是所谓的“粗犷”风格,这种风格看上去迅捷(实际上完成起来也许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乃至带有某种未完成感,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多纳泰罗、提香那里即有所呈现——艺术史家瓦萨里将其看做是凌驾于纯手工技艺之上的人类想象力的体现。而伦勃朗显然是后一种风格的标杆性人物。他总是不吝让观者看到其作品上颜料的厚度和显著的笔触,甚至频繁的用调色刀和手指为浓稠的颜料塑形,并由此被当时的人们批评为“粗糙”“不高雅”。然而今天的我们当然能够意识到这种作画方式的意义:伦勃朗所做的,是令一幅绘画本身具有被审视和欣赏的价值——或者说伦勃朗的作品不仅仅再现这个世界中的某个物品,它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件新物品。
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画家所秉持的,大多是一种再现自然的绘画观——无论是“模仿的模仿”还是“世界之镜”,基本强调的还是如实、幻真的写实描绘。在伦勃朗时代的荷兰,活跃着为数众多的“写实”画家,他们以媲美真实自然乃至欺骗眼睛、让人们信以为真为荣,用精湛的技艺为当时新兴的富有阶层服务。伦勃朗无疑也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一点从他1631年为皮草商人尼古拉斯·鲁斯所作的肖像画就足以窥见——在这位富有商人的身上,皮毛的光泽和质感在伦勃朗的笔下被描绘得触手可及。虽然一度成为市场的宠儿,但伦勃朗似乎并不满足于此,而是逐渐脱离了这种细腻平滑的一般样式,开始向某种更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粗犷”方向进行尝试:之后许多作品中笔触和肌理所带来的效果,使得观众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伦勃朗绘制的是一幅油画,而不是真实的衣物或皮毛,不是现实世界的某个翻版或影子。今天的研究者认为,这或许是伦勃朗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后,试图为自己树立起某种独树一帜面貌的做法,以区别市场上一般竞争对手,而最终却导致了他黯淡的结局。但是无论如何,凸显“画”本身,将绘画从日常生活的再现中解放出来,对于后世整个西方艺术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这种对于绘画本身的凸显,还显著地体现在伦勃朗对于画面中光线的运用上。众所周知,所谓的“明暗法”是伦勃朗油画最为人津津乐道之处,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的卡拉瓦乔就已经在作品中使用这种局部照亮式的艺术手法,但伦勃朗的“明暗法”在照亮重点人物之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戏剧感和舞台感,以至于今天“伦勃朗式用光”已经成为了摄影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在观看伦勃朗作品的时候,画面中人为制造出来的亮部和暗部时刻都在提醒着观众,这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一个精心安排的场景。在伦勃朗众多作品中,《夜巡》显然将这种刻意的安排推到了一个最高峰:虽然这幅作品所描绘的根本不是一个夜间巡逻的场景,然而就是在这幅每人出资100盾的AA制订件画中,有的人被光照着,有的人被塞在暗影里,有的被头盔遮挡面目不清……一幅原本可以被处理得亮堂堂的、四平八稳的集体肖像,最终因为画家的刻意营造和颜料日积月累的氧化变色,变成了所谓的《夜巡》。这是伦勃朗职业生涯的滑铁卢,然而也是艺术史上永恒的不朽。从这幅画作中不难看到,伦勃朗即使搭上自己的声名也要追求的,是与平凡日常相悖的、如戏剧般让人物呈现出最自然且最伟大动作的画面和场景——19世纪法国批评家波德莱尔就曾用“如生活般自然的戏剧”来评价伦勃朗的绘画:他的作品是自然、质朴的,绝不矫揉造作,但从本质上看,伦勃朗所表现的画面如舞台戏剧一样,实现了对日常生活的抗拒和超越。
伦勃朗的家庭医生凡·隆恩曾在其回忆录中记录下了伦勃朗曾向他讲解的某些创作构思,在解释那幅创作于1632年著名的《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时画家这样说道:“你喜欢我给尼古拉·蒂尔普所画的肖像。但在那幅画上,我画的并不是正在讲授解剖学的一个有学问的医生。我是打算使那幅画具有较广泛的意义——较‘抽象’的意义,我打算画的是科学,而不是一群科学家。”显然伦勃朗十分清楚,他的目标绝不仅仅在于记录日常生活的某个瞬间,而是致力于将这个看似普通的瞬间升华到更高的价值和意义上。由此而言,当我们逐渐意识到伦勃朗究竟想做什么的时候,不禁会被自然的引向这样一个问题:艺术应当做什么?这个问题看似大而无当,实则颇具深意。长期以来,油画艺术被简单的贴上了“写实”这样一个标签,而这个“写实”往往又和对现实的机械模仿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当我们用到“艺术”这个字眼的时候,实际谈论的应当是一种对于日常现实抗拒和超越的努力——印象派的伟大不在于画家们用高超技巧描绘了日光下的自然风景或市民生活,而是其作品中洋溢着新兴资产阶级的独特趣味;塞尚用其一生所追寻的是从鲁本斯等大师那里延续下来的被称为“坚实感”的东西,绝非一座山或几个苹果……这种“艺术超越现实”意识的产生,无疑与伦勃朗区别于其同时代人所做出的艺术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艺术,在基本原理上都是息息相通的。苏东坡所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简单理解的话就是艺术绝非单纯的就事论事。我们在强调艺术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切不可忽视艺术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而这往往会成为区别伟大与平庸的关键所在。或许这也是今天的人们能从伦勃朗艺术中获取的一点启示吧。
J203
A
1008-9675(2017)06-0129-02
2017-09-08
冯 云(1983-),女,江苏宿迁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油画和CG角色。
(责任编辑:梁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