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几个问题解析

2017-02-17 05:19安徽林桂平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4期
关键词:科举制中央集权统一

安徽 林桂平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几个问题解析

安徽 林桂平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点之一,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近年来高考考查涉及的知识点角度有:宗法制、唐朝的地方制度、科举制、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影响、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中国古代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等。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兼有非选择题。试题体现出通过多元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理解历史、阐释历史以及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建议考生围绕以下问题重点复习: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体制、选官制度与用人政策、监察制度等。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的历史沿革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体制形成,隋文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明确三省职权,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中书门下掌宰相职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清初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自然经济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护这一经济基础,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2)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过程中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两者的发展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并日渐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过程的特征:①在行政上,剥夺相权和地方权,官吏自皇帝出;②在财政上,财源由中央垄断;③在军事上,强干弱枝,皇帝一人总揽国家兵权;④在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⑤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4)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评价:从其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在后期,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尤其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古代的分裂与统一

分裂与统一在中国古代交织出了丰富的色彩,处于分裂的典型时期有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处于统一的典型时期有:秦汉时期,这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西晋的短期统一;隋唐时期,这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元朝及明清时期,这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围绕着这一话题笔者试图从以下三大点对其作一归纳。

1.国家分裂的规律

(1)从原因上看: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少数民族政权崛起、民族矛盾激化及民族融合不够稳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等,都是导致多民族国家分裂的重要原因。

(2)从进程上看:每个分裂时期都充满着战争,其中有民族间的战争,也有统治阶级的内战;在分裂后期都崛起了强大的王朝;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民族融合加强,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局部统一政权出现,人民都渴望统一。

(3)从影响上看:分裂割据影响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生产和生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而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

2.国家统一的规律

(1)从原因上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民族融合,内部凝聚力的逐步加强是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因;其他如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力,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等,都是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2)从过程上看:国家的统一是在克服各种分裂割据因素的基础上走向统一的。

(3)从影响上看:国家的统一保持了社会安定,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加强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但长期统一局面也孕育着各种矛盾,如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政府财政困难引发的统治危机等。

3.对国家分裂和统一的认识

(1)历史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离、合、治、乱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也正是在离、合、治、乱中,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才得到发展和巩固。

(2)统一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统一始终是主流和必然结果,分裂只是支流,处于短暂的。这主要体现在:从空间上看,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扩展;从时间上看,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的时间,统一时间长达1 600多年,而处于分裂状况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

(3)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与秦汉以来建立健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一批杰出帝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4)对于历史上国家分裂的影响应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又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人民渴望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积极因素。

(5)为了实现统一,统治者往往采取综合措施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这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演变历程

汉朝以前,我国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选拔官吏制度。原始社会后期氏族公社首领实行禅让制,奴隶社会时期实行贵族世袭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推行军功爵禄制;汉朝建立了察举、征召等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从隋唐至明清时期一直实行科举制。

(1)军功爵禄制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大小为标准,授以爵位和赐给田宅。在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2)察举制

目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其中察举,为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

演变:东汉时,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门第望族成选官的主要依据,由此产生“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

(3)科举制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发展经历了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北宋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直至清朝末年最终废除的演变历程。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建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建立。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是封建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它冲破了士族门阀垄断国家政权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它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权和任用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地主手中集中到了中央政府手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北宋初年,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扩大录取名额。这些措施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北宋中期,王安石在进行变法时,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有利于培养为变法服务的人才。

明朝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考试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里出题。答题必须采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能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程式化、标准化、规范化极强的文体。该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明朝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销蚀了人的个性,僵化了思想,窒息了整个社会,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

20世纪初,随着国内形势的巨变,封建的科举制度早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1年,清政府实施“新政”。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科举制的废除,使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被打破,促进了思想解放;大大推进了20世纪初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推动了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中国社会的变革;促进了仕学分途,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2.规律性认识

(1)历代统治者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建立一套选官制度的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主要有德才、门第之分),但其目的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2)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各种弊端日益显露。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评价。科举制度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途径,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它把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结合为一体,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更熟练和理智地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能十分有利;它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八股取士,逐渐走向了极端,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带有监察性质的“御史”之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传皇帝命令,监察百官,兼管地方监察事务。

汉武帝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县长官,把每州作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名,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权力大,巡察时代表中央。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后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北宋时,在各州设置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使他们互相牵制。

元代的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关。

明朝设置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特务部门,专门从事保卫皇帝的侦缉活动,直接对皇帝负责。古代监察制度走向极端。

总之,中国历代都重视对官吏的监察以防止官员腐败,但由于处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无论采取怎样的监察制度,都难免产生各种问题。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科举制中央集权统一
古代的考试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科举”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从课标视角反思教学误区——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教学为例
资金“中央集权”
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