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黄绍祖(黄山市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
忆徽宴
特约撰稿/黄绍祖(黄山市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
公元1121年即北宋宣和六年,宋徽宗降旨敕改歙州为徽州。
徽州文化自唐代逐渐兴起,宋时已有“东南邹鲁”之称。到了南宋,在徽州维系了600余年的程、朱理学,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了整个徽州的社会风尚。极为重视宗族平民道德教化的徽州人,建立起一整套礼制仪章,并使之融入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之中。这些古徽州的礼制、习俗、典仪,数量之多、内容之全、品位之高,在全国屈指可数。
徽商鼎盛的明清时代,伴随着徽州礼仪的盛行和徽商足迹的遍布,在儒、贾结合的徽州商人所演绎的 “无徽不成镇” 的传奇过程中,“东南邹鲁,礼仪徽州”的声名历经数百年而不衰,极大地推动了古徽州社会和经济的长足发展。
徽宴作为初起并兴盛在明清时期的徽菜典型代表,之所以能成为食客青睐的经典名宴,其可贵之处是整个宴席在徽菜讲求“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尤其是徽州商人重视饮食养生的理念。该宴无论从食材的选用、菜品的组合,还是从烹制的方法、食用的程序上,都饱含着 “明(目)清(心)” 的养生之道。正因为如此,徽宴才能深深地吸引着食客,不可抗拒地勾起食客的无限食欲。
如今,在传承徽菜的过程中,黄山披云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秉承徽宴的养生理念,明确响亮地提出“吃健康的、健康的吃、吃出健康——为健康而努力”的口号,更加直白地诠释了时下人们为什么要“忆徽宴”。
【忆徽妹情高】——春时米烘糕
文化典故米烘糕。黟县要道集镇渔亭,多产糖点,其中有一种就是米烘糕。米烘糕是用米磨粉后,配以盐或糖制成米糊,将结硬的米糊切成2厘米左右的正方长条,用徽州土产的表芯纸垫好,放在木炭火上烘干。烘干后的米粉糕,根根形似白里泛黄的金条。饮茶时,慢慢嚼咽,别有一番风味。在徽州民间,因 “糕”音同“高”,意喻“级级高升”,故常以此点表示徽州人用高涨的热情待客、祝福。
【忆徽嫂腊巧】——秋时番薯干
文化典故
山芋干。自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人陈振龙将番薯由菲律宾引入我国试种成功并推广后,地处皖南深山的徽州山民,因稻米不足纷纷在山坡上种植,便同玉米成为山区农家一年口粮的重要补充。为解决秋后红薯的保鲜储存困难,每逢冬季,山农便将红薯采用去水干存的方法制成“红薯干”。红薯在民间又被称为“地瓜”、“山芋”,所以也叫“地瓜干”、“山芋干”。山芋干以鲜山芋为原料,切成条状晒干而成,颜色黄中透红,犹如黄腊,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脆耐嚼。山芋干具有丰富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C、D以及微量元素铜、磷、铁等,属生理碱性食物,能对米、面、肉类的生理酸性起调和作用。山芋干补气和血、益肝脏、去淤毒、舒经络,有预防便秘和癌症作用,是增进健康、解除疲劳的营养最完全的食品。
【忆徽娘玉脆】——冬时苞芦松
文化典故
苞芦松(苞芦亦称玉米)。为徽府休宁特产的茶点。“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休宁,“靠山吃山”。为解决口粮不足,多在高山种植苞芦。秋后,山农将所收苞芦磨粉配以佐料制羹切成薄片,晒干。食时,用热油煎炸,膨化成金黄玉白的脆片。其味鲜美,入口酥松,故取名曰:苞芦松,是茶饮时的好佐食。
【忆徽姑珍珠】——夏时咸笋豆
文化典故
咸笋豆豉。徽州一年四季分明,深秋至来年初春季节,少有各类蔬菜。为免无素菜之苦,农家多备各类干菜、腌菜。因徽州盛产各类竹笋,加之山地多套种黄豆,便有了用竹笋与黄豆一同煮制后晒干再存储的咸笋豆豉。这种咸笋豆豉既可作为一日三餐的喝酒下饭菜,又可作为饮茶时的佐点。因豆豉粒粒晶亮滚圆,形同颗粒晶亮的珍珠,又是徽州姑娘喜食之物,故亦称其为徽姑珍珠。
【忆徽乡锦绣】——时令鲜瓜果
文化典故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直丰收的大好时光。徽州果农一年的辛勤已化成五彩缤纷、四处飘香的瓜果。徽州向来盛产多种优质水果,随着季节不同,水果的品种也在发生变化。一般说,更多的生产并成熟在夏秋季节。著名的有上丰梨、历口山楂、万安柿子、五溪猕猴桃、屯溪花红等。满怀丰收喜悦的徽州人,面对每位来客,都要热情地奉上一盘清凉可口的瓜果。
【忆徽茶占魁】——太平猴魁茶
文化典故
太平猴魁是享誉全球的高山大叶幽兰香型枝条绿茶,产于黄山北的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其来历有个故事。猴坑茶农王老二(学名王魁成),在凤凰尖茶园,选肥壮幼嫩的芽叶,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由于猴坑所产魁尖风格独特,质量超群,使其它产地魁尖望尘莫及,特以猴坑冠名,叫“猴魁”。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一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誉。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奇特的 “猴韵”。沥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因其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保健作用,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奖状。
【忆黟县酱褐】——宏潭豆腐乳
文化典故
“宏潭豆腐乳”产于黔县宏潭乡,黔县特产副食品。“宏潭豆腐乳”的制作方法与一般腐乳不同。腌制时,要加入精盐、辣椒粉、五香粉、甜酒、芝麻油等佐料,讲究的还加虾米、火腿末等物。这种豆腐乳另有一个特点,就是贮存时间长,可以今年制作明年吃,也有存放几年再吃的,如同陈年老酒一样越陈越香。该菜品以祖传秘方为基础, 科学工艺改进精心研制而成,严格消毒,其味鲜美香辣,品质细腻,为佐餐之最。豆腐乳内白外褐,鲜艳明透,为小小立方体,入口香酥。细品,香、甜、酸、辣、咸五味俱全,非常开胃,是佐餐佳肴。被人们誉为“美味酱褐”。
【忆歙县红顶】——南乡腌红椒
文化典故
歙县南乡,处新安江下游,两岸山岭重叠、高峻。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居于此地的山农为增味、祛寒,家家种植土种长辣椒。每到仲秋,一串串通红透熟的尖顶红鲜椒,为了便于保存,不是用来晒干,就是用来腌制。平日,为了佐餐调味、增食欲,饭桌上都会配上一碟腌红辣椒。辣椒富含维生素、维他命等各种营养成分,一直是徽州人所钟爱的佐味菜。
【忆绩溪华彩】——华阳香菜杆
文化典故
绩溪县城华阳镇居民,取岭南、岭北两地乡间特色,把秋冬季节的土种长杆白菜的菜杆洗净,切段改丝并略晒去水。然后把菜杆加入香料、蒜蓉、红椒末、黑芝麻等调味料,放进适量咸盐,在大陶钵中加以反复揉腌,直至菜杆稍有湿感,再将揉腌好的菜杆码入坛中,坛口密封。腌制40天,菜杆腌熟便可以食用了。食用时,若加用少量小磨麻油拌匀,更是咸鲜香爽,故称为香菜杆。香菜杆还可以用作烹制炒肉丝、烧豆腐等菜肴的配料,所烹菜肴风味独特。因此菜出自绩溪华阳,又菜杆红、黑、白、绿、黄,五彩缤纷,故又名绩溪华彩。
【忆休宁翠绿】——流口脆刀豆
文化典故
刀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补充机体的金牌营养菜。其中所含B族维生素,具有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抑制胆碱酶活性,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腌刀豆是以刀豆、大蒜等食材腌制成的一道美食,味道酸辣,香脆开胃。徽州农家尤其是休宁流口山农,多用刀砍毛竹筒作器具进行腌制。这样腌制出来的刀豆,不仅更生态环保,而且其味特别,鲜脆中透出竹子清香。
【忆婺源玉白】——江湾酸萝卜
文化典故
冬彩白条玉选用徽州婺源高山水白萝卜去皮切条,用盐、白醋略加腌制,后淋上香油。因其色如同条条汉白玉,故名“白玉条”。婺源高山水白萝卜生长在无污染的绝佳生态环境中,质地脆嫩,品象洁白高雅,富含维C等多种营养成份价值,堪比水果。故徽州民间有俗语称:“上床萝卜下床姜,一年四季萝卜汤”。
【忆祁门牙黄】——历口油焖笋
文化典故
祁门县的历口,地处黄山山脉的牯牛降山脚,山上多产各类竹笋。竹笋作为无味而典型的可食用营养粗纤维,生长期中的新鲜使用,成了山农们膳食中的主菜之一。由于受土质和生长环境的影响,历口竹笋鲜嫩脆白,味甘甜美。但因粗纤维竹笋在山农眼中有“搜肠刮肚去油”的作用,为食用后免除“刮肚”的烦恼,农家多用荤、素油焖烧的方法烹制竹笋。油焖笋口感丰脆, 味道鲜美。因为熟后的油焖笋光泽油亮,色如黄玉,如同根根块块象牙,故山农戏称为祁门牙黄。
【受托三公忠】——徽式酱牛肉
文化典故
传说唐朝末年,昭宗在洛阳被朱温杀害,太子为避战祸,唐王朝后裔李昌翼改名姓胡,改名为胡昌翼。太监胡三公临危受命,以爷爷的身份收养了太子胡昌翼,隐姓埋名改姓为胡。李唐宗室只剩下了哀帝胡昌翼,成了黟县西递村的始祖。胡昌翼虽贵为唐王朝李姓天子,仍被称为“明经胡氏”,胡昌翼也因此被明经胡氏族人尊奉为始祖。
李昌翼改姓为胡之后,由于李昌翼被托付于胡三公,明经胡氏历代家谱多有“胡李不婚”的祖训。不忘源流,与李姓同宗,以此报答胡三公的养育,为了铭记先人,在胡氏之前加上了“明经”二字。胡昌翼共有三个儿子。“三延并茂”说的是他三个儿子(三房)都很发达,成为胡姓的重要分支。其子孙再也没有恢复到李姓,后裔后来发展成皖赣巨姓。胡三公一生为了李氏王朝勤奋尽忠,如同一头忠心于主人的老黄牛,故徽人仅以此菜祭祀胡三公。
【传承儒学孝】——糖醋乌鱼片
文化典故
曹文植字近薇,号竹虚,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直懋勤殿,四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命在南书房行走。再迁詹事府詹事。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并且官至尚书,位居高层。曹文植在服官期间始终恪守公正自律的准则,从不枉法徇私;在家也能恪守孝道,侍奉老母。历代的封建统治者皆遵奉儒家学说,认为惟有孝才能治天下,曹文植的孝道,正是儒家的封建思想在他思想行为上的表现。传说乌鱼素有小乌鱼被大乌鱼所食现象,被人解说为“大乌鱼老了,无法寻食,为保大乌鱼生命,小乌鱼甘以自身为母食,小乌鱼这种行为,实为儒家所倡大孝”。
【出仕行为廉】——青葱拌豆腐
文化典故
世人多传汪由敦以恭谨见称。康熙二十一年(1692年),汪由敦出生在常州一位亦贾亦儒的休宁籍徽商家里。先世从徽州婺源迁休宁,自明朝中期后以上溪口(也叫双溪)为居里。其实汪由敦不仅性格谨慎,而且虑事周全。他总是虑人虑事,进可攻,退可守, 始终游刃有余,且责任心强、办事敏练,是天生的大用之才。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以及日后与乾隆帝的君臣交好无不印证了这一点。汪由敦少年颖异历久磨砺,自登朝以来,一生廉洁,勤勉持重宠辱不惊,直至衣锦荣归义田遗爱,染病仙逝风范长存,几十年的思乡夙愿一朝得以实现。徽州特产的嫩豆腐,加以青葱拌食,这“一青二白”正象征着汪由敦为官一生的廉洁。
【父子争尽义】——薏仁藕肉丸
文化典故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徽州府守将李世达叛乱后抢劫百姓,棠樾人鲍寿孙和他的父亲都被叛军捉获。乱军决定:父子二人要杀一人。在这紧急情况下,鲍寿孙与父亲相互争死,一个说“杀我,让父亲活”;一个说“杀我,让儿子活”。正当父子争执不下的时候,忽然间树林里起了一阵大风,声音犹如追兵,乱军仓惶逃窜,鲍寿孙父子才得以幸免于乱军刀下。这件事被郡府县志大书特书,元史收入《孝义传》,明史采入《孝顺事实》,明永乐帝题《慈孝寺》二首,表“慈孝之门”,并赐立诗碑于龙山之上,同时御赐慈孝里坊一座。清康熙帝在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大丛书时,也没有忘记这件事,赦令《徽州府山川考》予以著录,相传乾隆帝下江南时,还御笔赐书一联:“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秀江南第一乡。”盛赞鲍氏父子之义举。
【孤苦独守节】——辣油野山笋
文化典故
受龙恩被立牌坊的鲍文龄妻汪氏,棠樾人,年二十五守节,卒年四十五。汪氏有个孙女叫采姑,命薄如纸,比祖母还苦。十五岁嫁到浙江龙游吴员外家,夫婿多病,三年后不治身亡,遗有一子,独苗相守,命不低夫,五岁时染伤寒而夭折。采姑为吴家活守了一辈子,死后只是入吴家的坟茔。采姑死后送回来,她一辈子熬过的苦难棠樾鲍氏认定这苦难铸就的贞节是家族的荣耀,于是所建清懿堂成为她荣耀的归宿。采姑的名字被族人记入女祠清懿堂的名册之内,族中有钱人捐了些银子,建了这座专为贞节烈女聚会的场所。采姑终于没有她奶奶的荣耀,牌坊没有立起来,可受的苦难却远远地超过了奶奶。采姑解了一辈子的九连环,却解不开环环相扣的中国妇女的苦难。竹笋洁白清高,处处有节,故象征了采姑一类守节妇女的贞节情操。
【忆徽州大素】——时蔬总无界
文化典故
地处皖南的古徽州,云白、天蓝、山青、水碧,北温带的四季分明、日照时长、雨量充沛的生态环境,极度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据不完全统计,在徽州地域的4000多种植物中,便有1700多种可以食用。所以,徽州四季都有多种时令性蔬菜的生长。由于古徽州人深受齐云山道家食素养生理念的影响,所以每日、每餐必有蔬菜。丰富的徽州地产蔬菜与素食养生理念,造就了“徽州人处处出蔬品,徽州人家家必食素”的时蔬没有时令、地域、人群的界限。
【忆徽肆名肴】——徽式毛豆腐
文化典故
相传,明太祖幼时,父母兄相继亡故,孤无所依,当了和尚,喜食豆腐。一次寺里忙着做庙会,其偷藏的豆腐上已长满了一层白毛。拿回庙中,偷偷用油煎之,只听“嘶啦”一声,香味扑面而来,片刻白毛与豆腐被煎成焦黄色,如同虎皮,食之味道更为香鲜无比。以后,他就常用此法做豆腐吃。1357年,一次,他率领大军到徽州地方驻营时,特命随军炊厨就在当地将此菜流传下来。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不忘初心,油煎毛豆腐仍为御膳房必备佳肴。因此肴就是经微生菌发酵后长满白毛的豆腐,故现今起名为“徽式毛豆腐”。
【忆徽山双石】——炖黄白双石
文化典故明朝著名旅游家汤显祖诗称:“欲识金银器,须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诗句赞誉了黄山、白岳(齐云山别称)。黄山、白岳不仅景美,而且盛产山珍美味,其中黄山石耳、白岳石鸡数山珍美味之首。石耳因是生长在黄山山涧石头上的黑色小菌,形似连成块的黑木耳而得名。石鸡则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以此“二石”烹制而成的“黄白双石”食用价值极高,为徽人礼待贵客所首用。
【忆徽妪磨杵】——太白鱼头煲
文化典故
据史载:少时李白(又称李太白)厌学,遍游江南美景。一日,于歙城遇一徽州老妪在新安河畔磨铁杵。李白好奇,问之何为。老妪答曰:制绣花针。李白惊诧。老妪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徽妪此举深撼李白。傍晚,徽妪则用其子在新安江中捕得的白鲢鱼头烹熬汤煲,招待李白并谓之补脑养生。后李白成诗仙,屡念此煲。李白被贬期间,又到新安江畔的歙县太平桥头以豪饮追忆食用鱼头煲的情景。久而久之,此菜便广为流传,成徽州传统名菜。定名为:徽府太白鱼头煲。
【忆徽府名节】——问政山贡笋
文化典故
每年八月份左右,久负盛名的歙县问政山翠竹便孕育出节密色白的竹鞭笋。因治地歙县的徽州府衙就坐落在问政山旁,府衙后花园中也就生出了此节。自古来徽州任知府的官员,都爱自喻为一身为官清廉,又因竹鞭笋食之脆嫩、鲜美,深受历任知府钟情。问政山竹鞭笋竹节细密,色泽洁白,被喻为“高风亮节、廉洁清白”,又因其体现了历任知府所讲究的操守心境,故此菜因而得名为“知府名节”。
【忆徽妇御赐】——徽府一品锅
文化典故传说乾隆帝出巡江南,微服行旅奔徽州。一日行至山坞,天色渐暗,饥肠辘辘,急欲用餐歇脚。忽见近处有一农舍,便贸然叩门。开门农妇见陌生人摸黑登门,一惊。问清缘由后便好生伺候他们。当时,正值中秋刚过,所幸还有剩余菜肴。为尽快做好饭菜待客,将萝卜、干豆角、红烧肉、油豆腐包等依先素后荤层层铺于耳锅,热后上桌。乾隆食后赞不绝。问:“此为何菜?” 妇答:“一锅熟。”乾隆听后说:“此名不雅,乃徽州名菜一品锅也。”后世村人皆争相效仿烹制,故一品锅也就成了徽州民间款待宾朋的佳肴了。
【忆徽情难舍】——徽乡红烧肉
文化典故
徽州干锅炖相传宋元丰年间,苏轼的弟弟苏辙在徽州府下属地绩溪做县令,有次路过绩溪当地一座寺庙“石照寺”上香,寺庙的主持本身喜好偷吃猪肉,当得知县令来寺庙上香,慌忙中把准备好的肉和器具放在火茺上。(火茺是江南人家冬天老人,小孩暖手所用)主持将县令迎接到寺内看茶就座,茶过三巡后只闻到寺内飘出一股诱人的肉香味,莫非有和尚偷吃猪肉,寺主持看出县令的心事,打开话题便请苏县令为寺庙题词,苏辙当即题写“石照静清辉,古刹飘肉香”。主持看过苏县令的词面红耳赤,自知蒙不过县令,只得从后房取出炖制好的肉招待苏辙,那香味扑鼻,肥而不腻,肉质酥烂,让他大饱口福吃了个底朝天。于是当地人们纷纷仿制,保留至今。
【忆徽州盐商】——徽商盐帮鸡
文化典故
相传乾隆年间,淮扬大盐商程晋芳(徽州人),按徽州岁末家家都须腌制一些肉食的传统习俗,嘱下人办理。伙计程武因白日扛盐太累,将洗净置于砂锅中备腌的两只鸡放进了装有盐的铁锅中,等第二天再腌制,便随手将铁锅放在了木炭火盆上,回房就寝。次日清晨,被一阵奇异香气熏醒。顺着香气,径直来到昨日放鸡的砂锅旁,打开锅盖,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发现昨日准备腌制的两只鸡已经熟了,且色泽精亮,通体金黄。 程武经不住诱惑,扯下鸡腿尝了一口,鲜嫩的肉质、香浓的汤汁,使其倍感口味鲜美,食后齿间留香,回味悠长。于是程武将此鸡带到店铺,程晋芳尝后更是连声叫好。此后,这种烹制整只鸡的方法经过家厨精心改良,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徽商盐帮鸡”。
【忆徽宅飘香】——腌鲜臭鳜鱼
文化典故
史上,安徽以安庆、徽州两府首字为省名。安庆居长江之畔,盛产鱼;徽州位于皖南深山区,少有鱼。于是商贩就将安庆的鳜鱼贩运到徽州来卖。古时交通不便,贩运全靠肩挑背驮,一般从安庆到屯溪路上要行走5至7天。特别是在八月长江鳜鱼肥的时节,天气十分炎热,所贩鳜鱼容易变质。据传,有一位鱼贩觉得丢弃快要变质的鳜鱼十分可惜,于是用有消毒功效的盐,将这批鳜鱼腌制消毒后,自己吃。哪知鱼贩在其住宿的徽州旅店里烹制腌后的鳜鱼,不仅食之味道美极,而且味中泛出一种独特的鱼香。受到这次启发,后人为解决贩运途中鳜鱼易变质问题,便有意识的对鳜鱼进行腌制加工。因肥鳜产于八月金桂飘香时,又称为桂鱼。桂鱼腌制后的食法逐渐在屯溪流传,逐步发展至今,屯溪人多会腌制桂鱼。因腌制好的桂鱼在烹制前含有一种盐卤臭,但吃起来又特别香,所以这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腌鳜鱼,成为徽州人特别钟情的一道佳肴。
【忆徽人茶道】——金盏冲玉茗
文化典故
徽州是我国重点茶叶出产地,不仅茶叶产量大、品种多、品质优,而且当地农家还擅长以茶入膳。特别值得推崇的是,为解决饮食多营养鳜鱼生鲜吃、名茶入餐饮等问题,已有食家将徽州民间传统茶道工艺引入鲜鳜鱼的食用中,推创出“金盏冲玉茗”。
这道美味有一个讲究,关键在于“品”。一品为三“口”,所以食时第一口为青云直上,雾中观汤色;第二口为村绅献礼,汤中尝奇鲜;第三口为茶仙飘舞,茗中品韵味。该肴用的是米汤,汤汁浓白,加入了农家炒冻米,香气四溢,口味清淡,适合夏秋季养生。主料用的是新鲜的鳜鱼片,加入茶叶可以起到去腥回甘的作用,使得我们的鳜鱼片特别的鲜滑。盛器用三才盖碗,饱含茶道韵味。真可谓:“忘情山水间,不争车马喧。品茗休闲乐,佳肴怡自多。”
【忆徽饼御印】——歙县豆黄粿
文化典故
相传徽州府治地歙县太平桥头,常年有一老妪,以面粉和豆黄、咸菜做粿谋生。一日,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与随从路过太平桥,乾隆闻粿香则品尝。尝后实觉粿香味美,便与老妪攀谈。得知老妪常被地方恶少欺负,赐老妪石印章一方,说:若再遇人欺负,你就带此章到府衙告状。又一日,遇恶少欺负,老妪带着石印章到县衙告状。当知县欲偏袒恶少时,老妪出具石印章,知县见章后脸色顿变,严惩了恶少。此后,老妪每做一粿,都在其上压此印章,再也无恶少来欺。打那起,无此石印章的做粿小商也仿用石头压在粿上,以求 “太平”。由此,太平桥上石头粿便出了名。
【忆徽粮出彩】——双色蒸米糕
文化典故
据说,大年三十前,有一徽商私厨正忙于备制各种年节食品。原本正在制作米粉蒸糕的厨娘,忙乱中将拌揉好的一团米粉,不慎放在了一盆擦成细丝的老南瓜丝中。待要蒸制米糕时,发现米粉已被染成金黄颜色。为防被主家责怪,无奈之中,突生一念,干脆再揉一团米粉,把黄、白两种米粉团叠加在一起蒸制。果然这种黄白相间的米糕让主家看后,觉得非常好看,不仅没有责怪,还表扬厨娘用心做事,把蒸糕做出了花色。随着主家向邻居对双色蒸糕的夸赞,慢慢地就在徽州人家流传开来了。
【忆徽畈贡米】——火腿竹筒饭
文化典故
徽州域内深山均盛产竹笋,更以休宁县璜尖、白际山笋闻名徽州。在早期,山农因清晨要上山劳作,午时来回路途遥远,特别在冬天,带的食物易冷难食。所以,当时就有人创用竹筒带饭。这种竹筒饭食用前在火上烘烤加热,开盖清香异常,令人食欲大增。
山区一些农家,在继承传统竹筒饭的基础上,融入本土乡风民俗,选用岩寺灵山一带籼米和休宁蓝花火腿,放入竹筒内蒸熟,使其味充分相融合。竹筒火腿饭口味醇厚,色泽鲜艳,红白分明,肥肉香而不腻。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香气浓郁,鲜香可口,回味无穷。
【忆徽坊自酿】——农家甜米酒
文化典故
五城米酒是安徽省休宁县的汉族传统名酒。五城历史悠久,处古徽州至婺源县古驿道上,宋《新安志》即有:“五城村,古之大镇”之说,元设“五城务”,明清均设置“五城铺”。五城由五城、古林两部分组成,一条古街绵延2公里,是五城周边及婺源北部山珍杂货的集散地,也是古徽州一重要的繁华集镇,距府治歙县仅38公里。至民国时期,古街上仍有南北杂货、山货、茶号、布庄、国药号、糖坊、烟酒、饮食、旅馆、轿行等行业的大店铺近百家,单是酒坊就有一二十家。大多用苦曲制作。原料取当地优质珍珠米和地下清泉水,经过浸米、蒸饭、淋饭、拌曲、糖化、发酵、养酒、陈化、出酒、存放等十几道严密工序酿制而成。
五城米酒作为古徽州传统名酒,十分出名,不但本地俏,还由龙湾装船到屯溪,到杭州,香透新安江两岸。五城米酒纯净绵厚、香甜可口、回味留芳,夏饮凉爽消暑,冬喝取暖祛寒,还有赶奶、做伤药引、祛癫风之效,常饮适量能提高人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