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毅
2013年底,工信部为打破移动、电信和联通形成的市场垄断,促进市场活跃发展,在电信行业试点引入了虚拟运营商。
经过三年发展,虚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与当初设想还是差距很大。42家虚商仅有半数多企业开展业务,用户总数4000万左右,仅占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1%,其中,蜗牛移动超过400万用户,京东、阿里、远特、迪信通、国美、苏宁、分享通信、巴士在线过百万用户,大部分虚拟运营商处于亏损状态。
在试点期间,国内虚商也面临着用户体验较差、电信诈骗风波、批零倒挂、互联互通、实名登记等问题,由此也使得社会各界普遍不看好虚拟运营商价值,尤其是虚商渴望已久的牌照发放至今无期限推迟。
2017年已到,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虚商们会继续沉沦,淡出大众视野,还是峰回路转,迎来新的契机呢?可以肯定,未来国内市场的网络容量仍将有一定比例由虚拟运营商占据,但虚商市场马太效应将加剧,必然经历残酷的洗牌。相关机构预计,其中,占据市场份额80%以上的将会出现5家左右,未来大格局很可能会出现蜗牛、阿里、京东以及一兩家渠道虚拟运营商成为行业领军者,有更强的创新思维、有更多特色的互联网企业才会更有优势。
用户规模是虚拟运营商未来发展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基于用户规模,走出一条差异化、小众化、定制化的运营道路,打造增值服务获利能力,才是虚商生存之本,也是政府启动转售试点的本意。比如巴士在线旗下的中麦通信针对青少年市场发力,远特通信、263则主攻国际市场等。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虚商要拿到渴望已久的牌照,必须从组织机构、业绩考核、渠道管理等多方面切实加大对实名制的审核、控管力度,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实现100%实名制。可以说,实名制已经成为虚商是否能够获得牌照,谁能最快获得牌照并获得更多码号资源最为重要的条件。
同时,实名制问题的政策红线也将进一步加剧虚商市场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