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进
摘 要: 提出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的结构框架,其中包括资源协同、技术协同、流程协同以及战略协同四种协调服务。根据以上框架,构建了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模型,包括支持层、虚拟层和实体层,并且说明了三层应提供的服务内容,结合实例对该服务模式进行说明。此模式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完整一致性的服务,营造出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信息共享空间; 图书馆空间; 服务模式; 协调服务
中图分类号: TN911.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1?0156?03
Abstract: The framework of the library space and service mode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ing is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s the resource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process collaboration and strategy collab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ramework, the library space service model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ing was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es the support layer, virtual layer and physical layer. The service contents provided by three layers were explained. The service mode is introduced with an instance. The mode provides a complete service for users, and creates a harmonious study atmosphere.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mons; library space; service mode; coordination service
0 引 言
基于信息共享的圖书馆空间的实现展现出了网络创新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更加方便。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转变使得目前图书馆的到馆人数显著下降。这种形式的转变使人们产生了紧迫感,从而更加关注图书馆的未来和发展。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北美地区[1],它使得高校图书馆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该模式整合了多种资源和服务,创建了一个跨部门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原有优势,重塑了图书馆的实体形象,为图书馆提供了“转型”和“复活”的机会[2]。国内的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一些国内的图书馆还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或者正在计划开展这项服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等[3]。因此,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的研究,对指导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又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图书馆两次服务的变更始终没有离开实实在在的服务场所与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则很好地解释了抽象意义上的服务场所与空间,它的出现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开辟出了新的领域[4]。因此,本文致力于积极构建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其服务模式,希望以此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并且可以促进未来图书馆服务的新发展。
1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概念思想与理
论模型
1.1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共享空间的概念思想
作为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的思想源泉,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基本内涵与理念是:内涵丰富、以人为本、民主自由、集体智慧、开放获取、空间共用、资源共享、设施先进、共享参与、交流合作[5],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及社会的资本与价值。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出现,在为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还为实现共享服务提供了场所和实践经验。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与基于服务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概念主要源于以下几种思想:一是信息公平思想。无论是在分配物质资源,精神资源,还是信息资源时,不可避免地都涉及到一个公正、公平的问题;二是知识公共思想。知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精华,是文明的积淀,知识的公共性是知识的基本属性,这是由人类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决定的,知识的公共性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实现知识公共是信息共享的基本目标[6];三是信息服务共享思想。信息服务空间是一个整合实体资源、服务和空间的协作式学习环境和综合性服务设施;四是信息开放获取思想。开放获取信息的目的就是促进信息自由获取、共有以及共享,鼓励人们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思考和实践。
1.2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理论模型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环境,它可以为个人、群体或组织提供从事信息活动的场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图书馆物理空间、图书馆虚拟空间、信息资源空间、图书馆文化空间、用户信息环境等[7]。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共享的服务空间作为基础,而完善的图书馆共享服务空间的构建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理论模型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三层结构模型,包括:支持层、虚拟层和实体层。其中支持层是通过服务和系统运行、发展的核心层。虚拟层是用户学习知识、交流资源、共享心得、实现创新的虚拟空间。实体层则是用户学习、互动、协作和配合的实体空间。虚拟层是联系支持层和实体层的桥梁。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的分析如表1所示。
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因需而变”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模型。从本质上说,用户空间是用户获取并且利用信息资源的个性化信息空间,它是一种嵌入式的用户信息环境,是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的中心。信息资源空间是指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内所有可供用户利用的网络与图书馆实体构成的信息资源体系。图书馆实体空间是用户进行研究、学习、交流的物理场所,它的主要组成为硬件设施、服务设施、图书馆建筑等。图书馆虚拟空间同样是用户研究、学习、交流的场所,但它是一种虚拟环境,是整合和连接实体空间中各类资源链的桥梁。它的主要组成为虚拟资源和虚拟网络等。图书馆文化空间是支持图书馆服务共享的组织文化环境,它的主要组成为图书馆职业精神和图书馆组织文化等。
2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构建
2.1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的框架
在虚拟环境下,关注研发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将现有的各种技术共同运用在虚拟环境下。信息共享空间汇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技术资源等,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各种資源有效结合,从而发挥更好的作用。IC资源协同框架如图2所示。IC流程是知识协同的整个过程,涵盖了IC中知识的生成、识别、获取和利用等。IC协同流程模型如图3所示。与此同时,在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过程中,与图书馆IC的战略规划相结合,通过系统性建设。因此,实现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向协同服务的转变也非常重要。IC协同服务战略如图4所示。因此,本文提出了图书馆IC协同服务模式的概念框架,主要由以上四个核心要素组成。每个要素中包含若干个子系统,IC服务模式框架如图5所示。
2.2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
图书馆想要在未来的信息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快速地融入到整个信息服务系统中。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模式的提出正是图书馆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的积极回应。其结构框架包括支持层、实体层和虚拟层。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如图6所示。
3 案例研究
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cience Knowledge Environment,SKE)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开发的,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它是支持科研人员对产生和所需要的信息知识资源进行共享、合作、管理和组织的综合性服务平台[8]。作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聚集了大批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以及研究所。它的科研模式逐渐转变为跨学科、跨部门、跨组织的服务模式。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自主或协作发布知识资源,传播、发现和管理知识的服务,实现了在虚拟的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和信息集成。
如图7所示,科研过程是一个从了解科学研究的趋势并且产生科学研究思路、设计项目和组织资源、设计实验并进行测试、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发布交流并且保存科学研究成果的连续知识流[9]。针对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构建,设计了院所合作的服务模式和机制,根据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组织服务和资源。针对涉及到的各种科研资源进行标引和分类,构建多维的、立体的资源系统,其中主要包括科研信息的归纳、永久储存、信息检索以及实时发布等。根据科学研究的生命周期来安排服务和资源,并且提供基于科学研究流程的服务体系。
4 结 语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概念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提供资源、获取技术、培养电子素养以及专家协助来吸引用户。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可以不断地寻求机会将网络学习环境、物理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支持同用户需求相结合,提供给用户一个具有完整一致性的服务,为用户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也充分地展示了当今科技时代校园文化信息中心的核心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王立文.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探讨及启示[C]//华北地区高校图协21届学术年会(北京市)论文集. 呼伦贝尔: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07:59?64.
[2] 胡力.近年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进展评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9?15.
[3] 孙玉伟.信息行为领域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2(2):108?116.
[4] 朱小梅.打造用户学习中心: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83?86.
[5] 胡力.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图书馆协同服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6] 郭海明.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1?4.
[7] 彭一中,余峰.试论图书馆作为文化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32(4):19?21.
[8] 孙波.泛在知识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9] 王芙容.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1(2):72?75.
[10] 杨子臣,刘广闻,张范,等.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实体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0(4):33?35.
[11] 郭海明.信息共享空间下的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