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明珠学校 肖 芹
重视阅读写作结合 提升学生写作质量
浙江省舟山市明珠学校 肖 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教学方式并不科学。本文就重视读写结合,如何提升小学生写作质量与写作水平进行探讨。
读写结合;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语文写作教学中重视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够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与写作技巧,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及学生应当如何阅读成为当前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点考虑对象。
在当前小学语文的学习与教学中最令学生与教师头疼的便是作文。小学生深受生活阅历不足﹑素材积累欠缺等问题影响,对于作文写作面临着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的尴尬处境,更不要说有什么写作兴趣。教师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改变这种窘境,只能继续以传统的方式继续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写作的恶性循环。此外,在小学阅读教学,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落后,导致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固定性思维,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想象力。
1.阅读对于写作具有促进作用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提升,他们对于语言知识﹑素材积累以及对于文字的把控能力都会随之而增加。通过阅读可以弥补学生在生活阅历上的不足,让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有东西可以写,写出的文章才有内容﹑有意义。
2.写作可以增加的范围
学生为了让自己的写作内容更丰富,需要更多的素材积累与文学储备,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提供了动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提醒学生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优秀习惯。
3.写作可以深化阅读
学生如果想要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到阅读中获得的素材,就需要将平时的阅读积累进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就使得学生对于阅读中的知识进行更深刻思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比如说,学生打算在作文中引入鲁迅先生的名言“其实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那么学生首先应当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才可以做到真正的运用自如。
1.教师设计教学要充分发挥课本作用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语言发展特色。课本教材是众多专家与优秀教师共同的智慧结晶,其科学性与合理性都非常优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课本教材的作用,让其中的潜在资源得以被开发利用,让学生在总结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教材中课本的选择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价值观,可以丰富学生在写作中的内容缺乏感情的缺点。教师还需要教会学生把握语文教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与情感描写。
2.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详细解读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中,应当明确学生在阅读学习不仅需要把握文章的情感与思想内容,还需要对中的写作技巧做到学以致用。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作到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立意的妙处。对于课本内容的充分解读,可以让学生从实例中学到对于文章整体的对局与把控,以及文中过渡﹑衔接的应用。
3.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资料。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教学活动,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读懂书的前提下,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或者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者书本。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一件有趣﹑光荣的事情,从而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在阅读完成后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让读写充分结合,达到学生在实际写作工程中可以落笔成文的最终目的。
4.教师在教学中将阅读延展到课外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新改的推行,现今的教育应当注重对于学生良好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培养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接触,课外阅读具有趣味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等优点。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热情,在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中,让读书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永久的兴趣与习惯。教师应当对延展内容与延展方式有一定的把控,在内容载体应当以传统书本为主,适当穿插一下有趣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在内容方面,应当结合教学材料定向性地进行拓展,以防止学生接触一些过于深奥的书籍或者一些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的有害书籍。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书写读书体会的习惯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会随着他们阅读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都是具有独立思维的鲜活个体,当他们完成一次课外阅读后,会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这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大胆表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见﹑所想和所悟,并能够将这些内容书写出来。比如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童话故事都能够占据小学生的心,主人公曲折的命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情。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讨论阅读内容,就其中的情节或者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氛围的构建,又能够使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学习彼此的观点和看法,由此促进自身阅读思维的开拓,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写作素材的累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完成后,适时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由此促使学生更加真切发现阅读的魅力,体验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总而言之,阅读与写作应当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完成对于语文文字素养和素材资料的积累,而写作成为学生去主动阅读﹑学习阅读的动力。而我们作为老师,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思路与作者所设置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自我的过程,完成对于写作的提升。
[1]吴中清.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J].学周刊,2014(28).
[2]苏丽芝.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J].中华少年,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