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与生活接轨
——浅谈小学习作教学

2017-02-16 10:00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幸福路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7期
关键词:事物习作课文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幸福路小学 赵 苹

让习作与生活接轨
——浅谈小学习作教学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幸福路小学 赵 苹

叶圣陶曾说过:“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沦没在虚空之中,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注出真正的活水来?”由此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如何让习作与生活接轨呢?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充分利用身边资源,解决学生的材料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教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学语文好比攒钱,这个‘钱’要天天攒,天天花,一直到老。”我理解于老师说的“攒钱”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解决学生没事可说、没事可写的问题。

1.鼓励阅读,在阅读中去做好积累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是学生汲取人类思想精华,提高思想认识的有效途径。虽说农村小学的图书室不够健全,但是它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的材料。于是,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一些书目找来让学生读。这样,我定期把学校图书室里的一些图书借到班级里让学生阅读。为了解决图书不足的问题,我发动学生把家里的图书带到班级里来让学生阅读,让家里条件好的学生买一些图书,让大家共同分享。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发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在阅读当中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一学期下来,学生手里就记了满满的一本子了,为以后的习作打下了基础。“谁也说不准哪块云彩会下雨。”

2.培养观察能力,教给习作的方法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训练,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真感受难以寻觅。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在实际教学中,我就教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因此,我尝试在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观察事物要全面、细致。观察全面,才能了解事物的全貌,找出重点;看得细致,才能掌握事物的细节,抓住特点。如要反映校园生活的作文,让学生亲自在校园内,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味觉细细去体会,就会发现校园可写的东西有很多:蓝天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绿茵场上追逐撒欢的同学,绿树成荫的教学楼,盘旋在花树间的鸟儿的鸣叫,校园中的大榕树,清新扑鼻的泥土的芬芳……处处皆是景,物物可入文。这样,学生积累了观察素材后,写起作文就会言之有物,并且有点有面,有详有略。如此训练,会使学生感悟到只有细致全面地观察,笔下的人、事、景、物才会逼真。

其次,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在观察过程中,教师根据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有条理地观察,才能看得有序,写得有序。观察静态事物可按空间顺序,按上下、左右、内外、远近,从整体到局部等顺序进行观察。观察动态事物一般按时间顺序观察,弄清事物的活动、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

最后,观察时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观察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能够丰富观察的感受,充实作文的内容。告诉学生观察时展开合理的想象,要善于发现和寻找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二、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安排学生仿写

模仿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途径,符合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的规律。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学习的心理需要。可以说,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学习语言文字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需要借助模仿这一个阶梯,模仿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讲读课文的同时,有机地结合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进行课文内容仿写。

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名篇佳作,各有所长,许多文章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或者有的文章的某一段值得借鉴。因此,每教完一篇课文,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学生刚学完一篇课文,兴趣未消,对文章的写作特点、层次安排都非常清楚,正是练习的好机会。比如:(1)可以补写课文的内容。如在《爱如茉莉》一文中,“我”骗爸爸吃饺子的部分,文中只用了一句话轻轻带过,我以此为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写出文中这一情节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凡是能补写的我都尽量让学生来写,但有一条要求:补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头中有的东西,不让学生进行无米之炊。(2)可以进行被于永正老师称为“造段的练习”。如在《飞向月球》一课中,要求用“先……再……然后”造句,为了能够使学生容易写,我组织了一些活动,然后让学生用上这几个词写一段话,结果学生写出很好的一段话,再也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了。

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练习

1.创设情景法

情感投入是作文的动力,生活的激情是进行写作的最起码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快乐。比如:在参加完学校运动会之后,就让学生写一篇《比赛中的运动员》的习作;为写好一篇有关比赛的习作,我就组织全班进行一次游戏活动,用游戏来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然后让学生把这次活动记下来;为有困难的学生捐钱捐物,这样一篇题为《送温暖》或者《关爱在集体中》的习作就写出来了。特别是每年的重大节日,我一次都不放过,这些都是生活的素材,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素材当然就有了,场景也会各不相同。学生的活动丰富了,生活有了色彩,文章有了源头活水,便有了情趣,有了亲情,有了关爱。

2.参观游览法

把学生带出去,或春游,或秋游,或参观等等。我经常把学生带到本地的风景区去,如去本乡的公园参观游玩,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四周的景物,如公园的假山、清水河等等。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观景之乐,然后布置学生写一篇题为《游西双湖》的习作,这样的习作非常生动有趣。

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而真情实感的流露正是生活作文的本质。只要我们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有意无意地搭建习作与生活的彩链,就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积累素材少、练习机会少的问题,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创作出出色的习作。在生活中作文,提高了学生的情智,于无声中让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事物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美好的事物
背课文的小偷
另一种事物(组诗)
背课文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