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之佳(长沙市明德中学)
山海之间看香港
文/杨之佳(长沙市明德中学)
一个午后,那本《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终于被我从书房的隐蔽角落翻出来了。
我已忘记为何鬼使神差地买了它。因为这是一本论文集。在我眼中,论文集都是大学教授们的玩意儿,高深莫测、玄乎其玄,一点都不给人亲切之感。
我去过香港几次,对她很好奇,这也许是我买下它的原因。以或许是因为其中有《以影犯禁——战后香港电影的政治审查》之类的长文。
印象里,香港令人惊奇的,实在不是繁华夺目的城市,而是伟岸连绵的山峰。正如书里写到的那样,香港居然有那么多山,郁郁葱葱,像是独立开来的世界。一个是青翠而茂盛的自然,群山庞然的身躯,带着原始而古老的气息;一边却是高楼林立、街市繁华,涌动着现代物质的潮流。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香港人笃信风水学,他们认为要有山、要有水、才能形成一条风水脉,所谓的“依山傍水”,确实也是地势所逼。
香港最高的山在新界,离大陆很近。百余年的殖民历史让香港人在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大陆又是香港贸易的重要市场,有着相同的民族情怀,这就有一种背靠大陆的感觉。
或许也正是大山环绕,香港到处都是逼仄的街道,这种似乎时刻将被吞噬的壮志,成就了香港人兢兢业业的勤奋精神,成就了香港“东方明珠”的称号。记得《语文读本》里有一篇余光中先生的《沙田山居》,里面引用过几句诗,写出了这种心境: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山是庄重的伟岸,海是辽阔的汹涌。背靠着“五千载与八万万”的广阔久远的文化,面对着海涛汹涌、日新月异的现代世界,方能孕育出香港独特的气韵,孕育出维多利亚港的繁华与夺目。
《香港》不仅深入剖析香港地理文化的特殊性,也从一些具体而微的角度,分析了一百多年来香港的历史精神。因为香港“面朝大海”,所以从这里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也在情理之中,香港人思想开阔,很会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不管什么都会想好下一步怎么做。香港导游也很踏实,我去香港,遇到的几位导游会踏踏实实地计划好每一步的时间,甚至精确到分钟,虽然只接触了几天,他们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后来陆续接触了香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眼里经常闪着稳重、睿智的目光。我想,也许是从小面向大海、与国际接轨,让他们更开放、更现代、更有远见。
书中的百年历史,转眼就过去了。回望久远的岁月,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山和海开始,然后每个城市有了它的街道、人群,于是它有了生命,它开始换发有些咄咄逼人的光芒,在青山与碧海之间,形成了一座城市特有的笃实与大气。山海并非是外在的风景,她也是人们背后的文化之基、心灵之源。
合上这本书,我突然想到:每一处的海,都是我的海。我坚信他们会在某一处汇合,并悄无声息。当然,也包括了眼前这本暗青色的《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