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子/供稿
胆小熊和皮弟到了泉城—济南。这儿水量充沛,泉群众多,可谓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济南的荷花也是小有名气,时至9月,两人总算是赶上了赏荷的尾巴。
胆小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不错不错。
皮 弟:文艺青年,你又开始吟诗了?敢情你火急火燎地拉我来济南是为了赏荷啊!
胆小熊:哈哈,知道你惦记什么呢!走吧,带你去吃济南的传统名吃——油旋。
皮 弟:咳咳,谁说要吃东西了?不过油旋这名字挺玄乎的,什么来头啊?
胆小熊:相传这油旋本是南京美食,清朝时山东齐河县徐氏兄弟在南京闯荡时将其学来,并且结合了北方人的饮食特点,改甜为咸,这才流传开来。
皮 弟:我就喜欢这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食!
烤油旋的炉子与寻常的不同,是用方砖盘堆起来的圆形炉子,里面烧上火,先把尚未成形的油旋放在鏊(ào)子上烙,然后两面淋油放进炉子内壁上烤。烤完后,要用手伸进炉火中把烫手的油旋快速拿出,手臂还要小心不能碰到炽热的炉壁。
胆小熊:烤油旋可是一门技术活,只有经验老道的师傅才能做好。
皮 弟:我猜你要是把手伸进去,一定会被烙成烤熊掌!
胆小熊:我才不敢伸进去呢!烙烤油旋很有难度,但其实和面才是最重要的,据说不同季节的掺水量都不一样。
皮 弟:什么?季节不同,掺水量还不同啊?那真是难为他们了!
胆小熊:没错,因为和面要做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也就是面的软硬、黏湿程度要恰到好处,手上和盆里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多余的面。
皮 弟:天呐,和个面还这么讲究!
师傅烤油旋时,擀面杖不时地敲击案板,发出有节奏的打点声,这是从老一辈油旋艺人那里传下来的习惯。因为油旋作坊在屋里,油旋师傅靠打点代替吆喝,食客们听到清脆悦耳的打点声,就知道油旋快出炉了。
皮 弟:费了那么大劲儿,就出来这么个热乎乎、圆扁扁的东西。
胆小熊:这小小的油旋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制作工艺却了不得。薄薄的小饼是由60余层薄如蝉翼的面皮叠压而成的,所以你能一层层地剥着吃哦!
皮 弟:唔!这油旋外皮酥脆,油润金黄;内壁柔嫩,葱香透鼻。照你说的一层层剥着吃,果然别有一番风味啊!
胆小熊:老板,我的油旋要加鸡蛋,多烤一会儿哦!
皮 弟:太狡猾啦!老板我也要加鸡蛋,加两个!
小贴士
油旋一定要趁热吃,且不能隔夜,否则不仅失了风味,还会变得坚硬难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