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出发,让思维启程

2017-02-16 00:10江苏省建湖县开发区小学李成兰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6期
关键词:白骨精事例文本

江苏省建湖县开发区小学 李成兰

从问题出发,让思维启程

江苏省建湖县开发区小学 李成兰

“疑是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的重点,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问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小小疑问的产生凝聚着教师无限的智慧,启发了学生无限的思维。因此要加强对课堂提问的设计,结合学情精心安排,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其主动认知、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发挥其能动性,深入文本,充分挖掘,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设问;思维

当代小学生知识面很广,接触到的信息十分丰富,使得其在阅读教材时很容易就理解了,稍加思考就能掌握文本大意,加之有辅导资料,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解读文本。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字用心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激发其阅读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加深文本体验,在问题的思考探究中深化感悟,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下面,我就结合实例具体探究设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明而生疑——充分挖掘,促进认知突破

小学生好奇心强,缺乏耐心,对于课文理解目标较低,易于满足知晓文本大体内容,对其深层含义及作者意图鲜少探究,导致其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升。对此,就要加强重视,积极改善,结合文本精心设问,引导其进入“言意共生”的情境,在理解的基础上仔细品味,深入挖掘,有效提升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时,我格外“轻松”,学生对这一故事早就耳熟能详,教学还未开始,就有学生会总结了:白骨精阴险狡诈、孙悟空火眼金睛、唐僧糊涂固执等。那么,教学任务是否就完成了呢?当然没有,而且相比于其他课文,这一文本的引导更是艰难,谈何“轻松”?基于学生已经了解文本,故事内容就没有反复讲解的必要了,我就结合写作背景从作者意图切入,以此设问激发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让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次就将白骨精打死不是更能体现孙悟空的本领高强吗?”这一问题把学生难住了,也激发了其探究的兴趣,他们回到文本寻找线索,试图找到“蛛丝马迹”反驳我这一观点。很快就有学生举手,但是大部分学生仍在思考,于是我又等了一会,待其都有了看法,我就展开交流,总结学生回答,大部分人抓住了“劈脸一棒”、“第二次”、“第三次”、“抡起金箍棒”、“当头一棒”等关键词分析,认为一打的描写不足以突出孙悟空的性格,通过三次交手,才能将人物嫉恶如仇、除恶务尽、机智果敢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由此,学生就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并且通过对情节的研究了解了“一波三折”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无疑而问——自主探究,培养语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培养语用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让其在阅读、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文本,充分理解语言内涵,将其完全吸收,转化为可视可感的意义符号,以此促进学习的完整性,实现其对语言文字的创意表达和运用。

如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借助阅读,学生已经借助“蝉—螳螂—黄雀—少年”的关系了解到了“楚国—吴国—其他诸侯国”间的利害,明白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身后隐患”的道理。至此,教学并没有结束,而是新知拓展的起点,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我设计了三个实践模块,借助提问开展,引导其循序渐进、不断深入。设计时,考虑到学生认知的差异,我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拓展,层层递进,让其自主选择:(1)已经下了死命令的吴王,第二天应该如何和大臣们解释,才能不让其觉得是“朝令夕改”?(2)如果你是吴王,为了维持自己“广开言路”的明君形象,你会如何应对这一问题?(3)请你联系生活经验以及口语交际内容,围绕“学会解释”、“正确给出建议”的话题,谈谈对于大臣直谏以及少年委劝的看法。由此,便能在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延伸,先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实现对文本语言的再理解、再运用,然后充分发挥学生阅读主体的作用,借助问题解决加强其文本体验,设身处地地陈述情感,有效提升其表达能力,最后直指语言交际,由单一解释提升到方法总结,深化学生内涵理解,在语言规律的积淀中感受学科魅力。

三、悟乃追问——深入思考,提升思维品质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强调课堂教学旨在借助有限篇目的导读带动学生对一类文章进行理解,帮助其从单个文本的学习走向同类文章的把握,以此激发其阅读欲望,将有限的课堂拓展为无限的书海。这样,学生的阅读就不会随着课堂的终止而停止,他们会在惯性和兴趣的引领下持续学习,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如在教学《学会合作》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说勤奋》、《谈礼貌》、《学与问》、《滴水穿石的启示》等文章,初步掌握了借助典型事例阐述自身观点的写作方法。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改变策略,抛开以往开门见山直接讲解的方法,而是先让其阅读,自主体会文本特点,唤醒其旧知。在此基础上,我提问引导:“文章中作者选取了几个事例?”学生随即回道:“两个。”我连忙追

问:“这两个事例有何异同?是否还有某种因素没有考虑到?”学生被问倒了,没有马上回答,回到文本反复思考。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会对比事例,尝试发现共同点,紧接着“概括”、“议论”,利用文本理据表达自身观点。随着阅读、思考的深入,学生逐渐发现事例“论证角度”、“选择对象”以及“认识深度”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并且掌握了相关的说理方法。由此不仅解决了问题,无形中还培养了其逻辑思维,对于这一类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之,有效设问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高效课堂的建设离不开启发性问题,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时要结合文本精心设置,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不断深入,以此加强体验,实现思维发展。

猜你喜欢
白骨精事例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