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慧妮(株洲市建宁实验中学1604班)
湘竹泪
文/张慧妮(株洲市建宁实验中学1604班)
湘竹坚毅不屈,临风傲雪,多少个早晨,当昨夜今晨的露珠残留在竹叶上,我总是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别样心理。竹叶上,是露珠,可也是湘竹的泪。
依稀记得那天到家乡很早,似乎还寒风凛凛,可是外婆却不在。风是刺骨的,“刷刷”地打在竹竿上,片片竹叶上覆着薄薄的冰霜,我想,这样日日夜夜的忍耐定是痛苦不堪吧?风过竹而不留影,可竹何畏?等天大亮,我的身子也僵硬不已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外婆。
远远的,她担着担子,背对着朝阳不是很清晰,但身影的瘦小,那般轮廓越发地刚毅,虽蹒跚着看似若不禁风实则步步坚定。我能感觉到一颗心在止不住地抖,急急忙忙地迎上去要接担子,外婆担着担子一个劲地往旁边躲,担子里的几株白菜已经盖满了霜,她自己却汗涔涔的一片,沉重的担子背在肩上,无法想象外婆那样瘦小的身影究竟用了怎样的勇气才一步步地将担子担回来。指尖触及她的皮肤,很粗糙,冰冷冰冷的却是一片汗湿,我心中当下一惊,忙催她进屋去洗个热水澡。
进了屋,外婆并不急着去洗澡,反而一头扎进了厨房,用家乡特有的老方法燃起了火,很快屋里便暖和了起来,外婆窝在厨房边捣鼓刚采摘的新鲜白菜,边和我说:“妮子啊,下次来提前和外婆说一声,我好准备准备,好歹搞几个菜,记得你最喜欢吃竹筒饭了。好像快来不及了……”后来她又低喃了几句,我只觉得心口闷得厉害,险些要哭出来,是啊,竹筒饭,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个了,外婆做的竹筒饭带着家乡的味儿,甜而软却不腻,后来又吃过很多地方的,却没有一处是像外婆做的这般正宗。多久了呢?这些在自己这里已经快成为历史的东西,久不曾见的外婆却记得清清楚楚。
我最终还是吃到了竹筒饭,是外婆在外头新砍的新湘竹,扒拉下来的竹叶堆在一起,冰霜融化成了水珠,一口下去,果然是又甜软又细糯,因为是新竹,糯米的甜软、泥土的幽香、晨风的寒冽和竹节的清凉融于一体,外婆站在一边紧张地看着我:“妮子,你试试?哎,新竹做出来的味道定然不好……”我微笑着打断她说:“没有,很好吃的。”的确很好吃,很特别,虽没有陈竹的柔和,却多了一份我更喜欢的新竹的刚毅,别具风味。
其实外婆哪里知道,它好吃,是因为它有家乡的味道,有外婆的味道。
我从不认为家乡有多宝贵,因为我一直觉得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一水一鱼都是随处可见的,直到今天,当我再一次站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凝视着这里的一景一物,我才知道这片土地对我而言有多么重要,我清楚地知道这里每一棵树的生长情况,每一朵花的绽放时间,每一片表瓦石的条条纹理,每一条鱼的片片鱼鳞,更清晰地记得那象征着家乡的湘竹!我知道了这土地的记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永不磨灭。
儿时绊倒过我数次的石子,现在已经被我牢牢地踩在脚下;儿时攀爬数次仍见不到边缘的古井,现在已经清晰地映出我的容颜;儿时仰望的大树,现在已经成了阻挡我去路的枯枝;儿时沉重的锄头,现在已经成为了手中把玩的玩具……我经过的每一处地方,都有我无穷的记忆,它们像是尘封了许久的古物,略微擦拭修补,就完完全全地露出了高贵的光泽。
我终于明白,外婆为何那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去走一走过去。如今我站在这里,过去的记忆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掀起巨浪似要将我吞没。我想起夏夜外婆抱着我坐在老藤椅上哼着的歌谣,想起金秋九月外婆向着夕阳在麦田里忙碌的身影,想起腊月寒冬外婆给我燃起温暖的炉火。
原来,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片土地名叫家乡,这位老人是我的外婆,我的骨子里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记忆。这里有我的过去,独一无二的过去!我便再去走一走,我属于这里,属于外婆。
走的时候是外婆送的我,夕阳西下,她一个劲地叫司机再等一等,转身进了屋子,再出来时,手上多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还冒着丝丝热气,“你的,妮子,可惜糊了……”我终是忍不住地哭了出来。
昨夜今晨的露珠,仍在竹叶上流转,折射着光芒,我终是属于家乡,属于外婆,永不分离。
那是露珠,可也是湘竹哭了,落下的泪?
(此作品荣获第二届创文大赛中学组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