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搅动资本市场

2017-02-15 20:04韩晓宇
银行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保险资金廊坊万能

韩晓宇

2016年,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屡掀波澜、频频举牌上市公司,从万科到南玻,再到中国建筑和格力电器,险资所到之处引发市场震动。对于险资在股市“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以及举牌乱象背后的杠杆收购,监管层措辞严厉,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这意味着险资举牌将面临更为严厉的监管,同时万能险无序发展态势也将宣告结束。

险资疯狂举牌上市公司。2016年A股最引人眼球的戏码之一,莫过于上市公司的举牌大戏,而各路险资争相抢镜,成为举牌大军中最凶猛的一路。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保险资金在A股举牌投资布局了约120家余上市公司。

以恒大系为例,凭借杀入万科股权争斗之举,引发了A股市场对“恒大概念股”的追捧。除此之外,还大手笔扫货廊坊发展,以占廊坊发展总股本15.00%,成为廊坊发展第一大股东。恒大系全年至少进入3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且其短炒路径明显。2016年二季度恒大进驻到23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这也是其全年买进上市公司股票数量最多的时点。但到2016年三季度末,恒大系已从前述20家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消失。与减持同步,恒大系在2016年三季度还成为另外12家上市公司的新晋大股东。

保险资金大举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在A股历史上也较为罕见。在一系列的举牌行为中,包括争夺上市公司控股权、参与市场短期炒作以及使用杠杆进行收购等一系列问题愈发凸显,使得保险资金流动性、期限错配、利益输送等风险显现,引发资本市场剧烈波动。

万能险无序增长存隐患。从年初至今,对于部分险企的投资行为,监管层早已注意并出台了一系列约束文件,为何险资全年仍举牌不断?对于部分险企而言,在万能险无序扩张的背景下,举牌最大的动机,可能是出于资产配置的需求,而万能险在部分保险公司中占比极高,资产负债错配又给公司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近年来,偏重理财功能的万能险等产品热销,部分保险公司通过对短年期时点不收取退保费、高预计利率等设置,实质上将万能险变成了一种短期理财产品,甚至力图借此实现“弯道超车”。按照保监会的统计方法,如果用“保护投资款新增交费”来近似替代万能险的销售额,2016年1月~10月,万能险销售最多的两家公司是安邦人寿和华夏人寿,销售额分别为2068.6亿元和1269.9亿元,华夏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人寿万能险占所有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3%、80.2%和67.4%,恒大人寿该比例为91%,同期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的万能险销售占比仅为25%左右。

“万能险+股权投资”的“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从根本上催生了大规模举牌行为,同时可能会带来流动性、短钱长配、利益输送等风险。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与近年来利率显著下行,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资产的收益率整体下滑至3.0%~4.0%,而万能险的负债成本约在7%~9%,在负债端的高成本压力之下,风险偏好的提升促使险资大规模进入二级市场。

所以,未來万能险的“出路”好坏无疑影响着这些保险公司继续举牌的“弹药”是否充足,而在套路被打破后,接踵而来的就是直接的现金流压力。随着保监会监管政策趋严,多数以万能险为主导的资产驱动型保险公司保费数据不容乐观。2016年9月~11月,大部分非上市保险公司的主力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已从上半年的7%~8%降至5%左右。

险资监管将从严从重。对于大出风头的保险资金,监管风向已经明确,保监会强调,保险资金参与股票投资应以长期投资获取稳定的分红收益和资本增值为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险资在资本市场上应该成为一支稳定力量,成熟的资本市场也必有险资作为稳定基石,并提出要从严从重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猜你喜欢
保险资金廊坊万能
为什么瑞士军刀被称为万能工具
刘老师是一本万能书
更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措施将出台
恒大举牌廊坊发展许家印的如意算盘何在?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万能的网络
万能秸秆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