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辉
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的“围墙”,突破空间的限制,像今天的医生一样,实现多点教学。
“天大地大,东西上下,任我行。”2016年11月,江苏名师史金霞从苏州星海实验中学辞职,放弃了稳定的事业编制,开始专心做一名网红教师。在此之前,她曾在公立学校任教23年。
“史金霞们”的出走,再次引发舆论对于网红教师的关注。
早在2016年4月,某在线教育平台网红教师时薪1.8万元的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就曾引发各方议论。支持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吴霓认为,对网红教师群体的出现,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用过分担心。
吴霓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网红教师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只要这些人不做危害社会的事情,就应该被接纳。”
他更关心的是,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优质的教师资源能不能实现自由流动,“简单来说,就是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的‘围墙,突破空间的限制,像今天的医生一样,实现多点教学。”
并行互补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人们提起在线教育,往往是指民间的网络教学行为。但事实上,从2003年的远程教育,到现在的“三通两平台”,公立教育系统也在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它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吴霓:事实上,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开端还要更早一些。改革开放之初,在国家的倡导推动下,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卫星电视、广播等传媒技术,进行远程教学。这应该算是教育信息化的雏形和先声。
正式拉开教育信息化的序幕是在2000年。当年10月,教育部主持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2003年,国家提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五年规划,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向农村地区传输优质教育资源。
2012年,教育部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口径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并确定了基于“三通两平台”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
可以说,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就一直十分重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后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正在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通过教育信息化,可以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瞭望东方周刊》: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
吴霓: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走过了数十个年头。今天,我们的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之外不断发展出电视、多媒体、网络、移动终端等教学工具。
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之前,学校进行教学,教学资源主要是来自于纸质的教材、教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可以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教育資源,极大地方便了社会成员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的运用还逐步弥合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鸿沟。以往我们要为偏远地区输送教育资源,提升其教育质量,只能是把教师从大山深处请出来,进行教育培训。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技术,一切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资讯,都能够快速地到达偏远地区。
当然,无论是教育信息化还是在线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问题。互联网教育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很难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建立直接联系,也就难以评估其质量。
同时,教育信息化和在线教育都是人机对话,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素质教育的问题怎么解决、师生的情感需求怎么满足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教育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这逐步弥合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鸿沟
总之,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教育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班级教学,如果为了在线而在线,那就完全背离了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初衷。
《瞭望东方周刊》:教育信息化通行于国家公立教育系统,在线教育拼杀于市场,二者并行而存。未来会是什么发展趋势?
吴霓:在线教育更多的是偏向于民间市场,是一种私立的商业行为。目前来看,它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培训,弥补了公立学校大班教学的不足。可以说,在线教育的生存空间就在公立教育系统之外。
同时,公立教育系统也有自己的在线教育,它是为了实现公办教育的目标,促进和改善教学资源的组合。
并行互补会是教育信息化和在线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线教育可以为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一些产品和服务,但它更重要的发展空间应该是面向市场,独立为社会提供学习服务。
没有能力就红不起来
《瞭望东方周刊》: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网红教师。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吴霓:对于网红教师的现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必恐慌。
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总有一些新的事物出现。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对于教师群体中出现的网红现象,应该接纳。
进一步来看,网红教师的出现,满足了学习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需要,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值得赞赏,促进了个性化学习的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一些年收入过百万元的网红教师,你认为他们值得拥有那么高的收入吗?
吴霓:确实有一些在线教师能够通过网络教学获得比较高的劳动报酬,比如媒体广泛报道的一个网红教师一节课的收入就达到了1.8万元。
一个教师想要在网络上立足,一定是付出了很多劳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不然他也没有办法在网络上“红”起来。一个不懂得表达、不会讲解,只会死读书的人,是没有办法得到网络学习者的认可的。从这一点上来说,网红教师是有能力的,应该被肯定。
同时,能够成为网红教师的人,一般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能够被社会所接纳和需要。从这一点来说,即便是获得了较高的报酬,也是劳动所得,是知识价值的体现。
2016年11月,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利用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介,推动精品教材和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授课教师按照市场机制取得报酬。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已经出现了公立学校优秀教师出走的事件。您认为未来是否会出现在线教育与公立学校争抢优秀教师资源的局面?
吴霓:我认为不太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对此不必过于担忧。
网络教学对教师在语言表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达到。也就是说,最终能够通过网络教学生存下来的老师毕竟是少数,所以不必过于恐慌。
事实上,目前对于大部分在线教师来说,其通过网络教学获得的收入还是要低于其从事传统教学的收入,难以靠网络教学谋生。
一名教师,多个讲台
《瞭望东方周刊》:随着数量的急剧扩张,在线教师队伍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目前,国家对于在线教师有哪些规范?
吴霓:对于在学校系统任教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都有统一的资质要求。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只要其是在从事学历教育,就必须按照要求,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任教。
2013年,教育部还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
但是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或平台应该属于校外培训辅导机构,对于在这些机构中任职的教师,国家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也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有教师资格。
《瞭望東方周刊》:未来如果要对此进行规范,你认为会从哪些方面着手?
吴霓:目前来看,政策方向还不清晰。但我个人认为,有两方面的相关规范可以参考。
如果是网上学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有国家认可的结业证书等,那就可以参照对民办学校任职教师的管理规定,对在线教师进行规范管理。但目前市场上似乎没有这类在线教育机构,更多的是属于校外辅导和培训机构的在线教育平台。
对校外辅导培训机构,目前相关的规范文件只有教育部关于禁止中小学校有偿补课,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在校外兼职、进行校外“有偿教学”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未涉及“网上有偿授课”。
2016年网红教师事件发生后,有地方的教育部门表态称,“线上辅导”应该属于“在校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兼职从事学科类教学、文化补习并从中获取报酬”一类,应被禁止。
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出台统一的规定,具体会如何规范,目前还不能确定。但我想,在职的中小学公办教师,只要不影响其在学校的本职工作,应该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其拥有个人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个人讲课视频等,并获取合理的报酬。当然如果是在校外在线教育机构兼职,则是明确违反了相关规定,应该被制止。
《瞭望东方周刊》:你对于未来的在线教师有哪些想象?
吴霓:在线教师应该属于民办教师或者称独立教师,目前他们与公办教师之间的界限还比较明显,身份上还有一定的差别。
但我认为,教师身份差别的淡化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公办、民办的界限会消失,线上线下的差别会减小,只要你持有某一学科的教师资格,就能够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学场合,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教学。
就像今天我们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一样,未来的教师应该也可以多点教学。届时,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传统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只是不同的教学地点、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已,没有差别。
当然,在目前政府对于公办教师的管理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理想的教师流动模式还很难在公办教育系统中推行。
但我们仍可以期待,《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允许高校教师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将来的中小学教师应该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