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斌+庄洁
摘 要:针对小城镇快速建设导致的交通混杂、城市识别性差、城市风貌衰败等问题,试图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探讨改善和解决的方式。就如何实现小城镇宜居环境建设的路径,在开放空间设计、路网模式、街廓控制、街道尺度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并就旧城更新、城市风貌的复兴和延续、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等,进行了一些有助于强化小城镇本土特征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城市设计;开放空间网络;路网模式;街廓控制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raffic chaos, poor urban recognition, declining urban landscape and other problems cause by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the article tried to discuss the way of improvement and s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esign.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d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open space design, mode of road network, block control and street scale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rout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environment in small cities.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did some studies and explorations on old city renewal, revitalization & continu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and protection &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are helpful to strengthen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cities.
Key words:urban design ; open space network ; mode of road network ; bloc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4144(2017)-02-27(6)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小城镇的建设规模也在快速的增长。一方面,我们看到发展带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环境改善等优点;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交通混杂、城市识别性差、城市风貌衰败等。我们尝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找一种渐进式的改善方式来建设尺度适宜的城市环境。
2 南雄城市宜居建设的主要问题
南雄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省韶关市的一个县级市。自古以来南北商旅往来、文化交汇,是一座商业重镇。从南雄市历史发展变迁的示意图中(图1),我们可以看出南雄城镇的发展是一种沿路带状开发、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模式。但这样的发展模式产生了以下的问题:
2.1 交通空间的冲突
南雄城区规模约10平方公里,城市内部街区空间形态比较紧凑,人们的日常出行以步行或非机动车为主。南雄作为市域中心的小城镇,其对外的经济联系使得城区道路承担了周边乡镇远距离出行所必需的机动车交通的需求,随着城区家庭小汽车的普及,日常非机动交通出行与外来的机动交通空间重叠,造成城市内部生活空间受到外部交通的影响。
2.2 城市肌理的失衡
南雄的城镇建设缺乏整体的城市空间设计,带有随意性。城市空间形态和界面时有间断,缺乏整体延续性。由于近十年来政府投入的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城区并没有向外扩张出去。而旧城改造的成本低于城市向外拓展获得城市建设用地的成本,城市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对旧城区内部进行了高强度的改造,造成了老城区长期发展形成的细致、缜密的城市肌理在此过程中逐渐消失。
2.3 城市风貌的破坏
南雄作为广东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目前的旧城区是由最初的斗城经两次扩建而成。旧城改造前缺乏对历史街区整治、旧城风貌保护以及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等系统规划,文物古迹周边的建筑高度和风格没有受到控制,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景观等具有南雄城市特色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城市的活力和文化魅力日趋弱化。
3 总体城市设计手法的应对解决方式
在南雄市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我们试图遵循城市设计的经典理论,建设宜居的城市环境,营造传统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3.1 城市设计理论的主要探索方向
美国城市专家罗杰·特兰西克在他的《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一书中,总结了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探索——将交通流线的动态性作为城市形态的动力的连接理论;通过建立空间秩序来明确城市、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图-底理论;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内涵的场所理论。①
3.1.1 开放空间优先的设计思路
南雄城区的发展方向是以对外交通的联系方向为主。城区中的公共开放空间较少,与滨水岸线的联系也不甚紧密。在城市设计方案中,我们将连接理论作为方案的出发点,使其成为界定和延伸城市公共空间的原则。小城镇的土地价值就在于它的周围是否有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②。追溯至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古村落和古镇的构造形态,其线型肌理也反映出连接理论的内在根源。因此,我们先整合用地范围内的绿地、河流等自然资源,建立起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体系。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不是隐含或被强加的,而是作为有机生长结构中的自然组成部分。
3.1.2 重建城市空间序列
“目的”和“秩序”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追求的,很多城市规划师也从城市整体出发探讨了城市空间的“秩序”。本方案运用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来梳理城市设计方案的空间序列。城区内的三影塔、南门楼、新城市中心、烈士陵园、恐龙自然保护区、凌江、浈江等景观资源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区内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空间,构筑城市景观框架。这些公共空间共同构成了秩序井然、特色鲜明的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网络。
3.1.3 街道水平界面的形成和延续
在南雄城区更新过程中,城市肌理形态由多层高密度向高层低密度转变。高层建筑逐渐成为街区更新开发的主要类型。建筑布局开始变得孤立和缺少联系,传统的街道、亲和的空间尺度也渐渐消失。在由高层建筑和作为其背景的形状各异的城市空间所构成的城市街区形态中,我们很难保持街道和广场的连续界面。在南雄的城市设计方案中,我们希望通过对建筑高度的控制,实现以低平、密集的建筑界面来围合积极的室外空间序列,营造小城镇特有的城市街区风貌。在街道界面的设计中,我们遵照图-底理论,强调水平界面的连续性以及街道肌理的一致性,构筑具有亲和力、尺度适宜的城市空间形态。
4 实现宜居环境建设的路径
4.1 开放空间设计
通常县级城镇建设规模较小,并不需要建设大广场、大绿地、大公园等城市中常见的开放空间形式,其周边的农田、山体、水系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天然资源。因此,在小城镇设计中,不需要照搬城市模式,而應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来构建公共开放空间。但通常容易出现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的隔离,例如:城区内部滨水地带公园与其周边联系的地块完全被主干路分隔,不便于人们的日常使用(图3)。所以,我们采用建立开放空间网络的设计方法,道路连接城市开放空间界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干道从地块中部通过,用地开发强度由高到低从中部向边缘过度。用地边缘与开放空间由支路或步行通道界定,便于人们日常生活更方便的接近自然(图4)。在南雄城市设计方案中,我们对连接理论的理解是——不同城市功能片区之间的连接,体现公共生活的连续性。我们将主要的步行系统与机动车道分为各自独立的、不相重叠的两个系统,它们的叠加构成了空间方案的骨架结构。在确定城市空间序列和主要节点空间时,我们对主要的标志物、眺望点和开放空间进行综合布局,使步行通道和道路格网尽量垂直于滨水空间和大型的公共开放空间,为市民提供无障碍的视线通廊。无论是步行或是驾车,总能够沿着视线通廊观赏到滨水岸线或开阔的绿地景观等(图5)。
4.2 路网模式与街廓控制
体现现代功能主义的“大街廓——稀路网”模式是我国城市普遍采用的路网形式,它的结构属于“规整网格干道+自然生长街巷”的二元体系叠加③。两种体系相互冲突,融合性差。作为树状路网模式中低层级的支路因为小区封闭管理而不能承载城市交通组织功能,而“小街廓—密集方格网络”发展模式,能够很好的提高路网系统的容量和弹性,开发用地的可达性,能更好地融合小城镇的城市风貌。为了保持街道空间长期的完整有序,街廓的尺度控制非常重要。在南雄新城区的街廓划分中,我们采用了“宁小勿大”的原则,保证街道骨架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将来城市发展可以根据开发的需要合并街廓,但尽量避免街廓再分的情况发生。在南雄城市设计方案中,我们采用稳定的、适应性强的“小街廓—密集方格网络”形态,将街廓规模控制在1-4公顷之间。此做法不仅降低了地块开发建设投资的门槛,且能使土地利用更加紧凑,并能提供更多的临街界面,形成均质、细致的城市肌理。小街廓的做法十分适合小城镇小规模开发与渐进式有机生长。
4.2.1 街道尺度设计
小城镇的合理尺度主要体现在城市的街道尺度,即建筑所围合的空间与人的尺度关系。街道的宽度D和建筑物的高度H组合在一起的相互关系形成了街道的空间尺度。日本的卢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的研究中,针对D/H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简要概括为:D/H<1时,会形成有亚洲独特热闹气氛的街区形式;D/H>2时,形成有距离感的街区形式。通常的街区设计采用1
4.2.2 地块功能混合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倡城市的多样性,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在城市空间的布局上,功能混合的空间比单一功能的空间更加丰富和具有活力。功能混合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增加城市的宜人气氛和人们的安全感,还可以获得高效的土地价值。在南雄城市设计方案中,我们强调了地块功能混合使用。通过控制街廓的尺度来强化围合式的建筑布局所形成的沿街底层。沿街商业加强了城市街道空间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南雄自古以来作为商业重镇的传统城市风貌。
4.2.3 区域特征的融入
区域特征不仅指当地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包括了当地更广泛的可以识别的自然景观。将区域特征融入城市空间,我们的目的在于为城市创造独特的、可识别的城市形象。路易斯·芒福德认为:“未来城市的目标就是充分发展地区文化的和个人的多样性与个性。”这体现了城市设计理论中的场所理论,展现出城市空间的人文需求和强调可识别性的场所精神。
4.2.3.1城市风貌的复兴和延续
我国许多城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在长期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历史风貌。在城市设计中应强调地方本土特色,避免城市环境出现雷同。
南雄正南门始建于宋朝皇祐四年(1052年),经历代重修,目前作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具有历史风貌街区的开发过程中,希望能尽可能地保持传统空间肌理尺度和建筑风貌,注重历史特色的保存,并达到建筑与空间之间的融合。成功的城市空间设计不是靠孤立的建筑,而是考虑到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所构成的空间在已有的城市肌理中的融合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在城市设计中加强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用空间设计手法来保持和延续当地独特的历史风貌。本规划将正南门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与地方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文化设施的现状,营造传统的中山街的生活风貌,使南雄城区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促进城市向宜游宜居的方向发展(图6)。
4.2.3.2城市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城市的自然景观也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雄盆地地质特征独特,其中“南雄红层”被列为“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当地发现的恐龙化石以及其它地质遗迹等具有非常珍贵的研究价值。虽然有一处恐龙化石自然保护区毗邻市区,但是至今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城市设计方案考虑利用自然资源,将城市中的公园作为城区与自然保护区之间连接的节点空间,从而将自然保护区作为城市空间虚体引入城市开放空间网络体系(图7)。通过合理的保护开发,在提高城市的绿色空间品质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以及经济的发展。
4.2.4 城市空间中边界的控制
边界的散乱导致散乱的空间。④城市是由密集的街道和广场组成的有细致肌理的空间形态,乡村有着开阔的田地和山坡,他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由于现代主义后期发展起来的半开放式的规划结构所提供的城市和乡村的混合表达、模糊界面的方式,导致了城市和乡村的特色含混不清。控制好各自的边界,才能突出城市和乡村各自的特色。在城市设计方案中,我们应当努力达到这种对比和控制的效果。我们尽量做到城市和乡村的边界分明,城市建设紧凑化,乡村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
4.3 舊城区的城市更新方式
4.3.1 填充法
城市内部或边缘地带常常会出现一些建筑零散、与城市缺乏关联的地带,在《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中,它们被称为城市的失落空间。我们建议通过部分增建来加强街道和广场的围合感,通过强化城市特征及塑造城市肌理来改造城市中的消极空间,创造积极的城市生活氛围。德·阿尔塞的昌迪加尔改造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图8)。柯布西耶设计的昌迪加尔尺度巨大,孤立的行政建筑在空间上与城市分离,形成了空旷的消极空间。德·阿尔塞的改造计划是建议根据空间的密闭、人性尺度和连续次序等原则,将一个荒废的环境进行“再都市化”。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可以在城市的消极衰败的空间中使用这种设计手法,利用增建街区来形成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并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性。
4.3.2 删减法
南雄市老城区自然形成的结构紧凑的城市肌理,在近十年高强度的开发中逐渐丧失。城区现状呈现过度的开发状态,住宅间距过密、容积率过大。对南雄城区的四个典型地段开发强度的抽样调查显示:地块容积率超过2.5的居多,建筑密度都超过35%,一些9层的住宅间距仅为16米,无法满足日照采光的要求(图9)。因此,在南雄市老城区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建议采用删减法来逐渐恢复老城区原有的城市肌理,即,控制老城区的建筑密度,恢复舒适的居住尺度,并适当增加公共绿地。与新区的做法一致,将老城区现有的绿地和城市更新中增加的绿地形成可以连接的网络,并与新区的开放空间网络体系相互关联。在城市中形成可以到达各个公共开放空间及滨水岸线的连续的景观步行系统,这将有助于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宜居环境。
5 结语
城镇建设的成功并非是靠“宽马路”、“大广场”等盲目模仿大城市的好大喜功的做法来实现的。盲目拓宽街道,建设大尺度的城市广场,只会使得传统的城市肌理受到破坏而逐渐消失。我们应该更关注于城镇空间形态和历史风貌,注重连续的开放空间网络、合理的街廓尺度、街道尺度等城市设计要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城镇朝实现宜居的方向前进。
注释:
①引自《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 译,200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②引自《国外乡村设计》,[美]兰德尔·阿伦特著,叶齐茂、倪晓晖译,201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③引自《模式与动因——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变》,梁江、孙晖著,200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④引自《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译,200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罗杰·特兰希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梁江,孙晖.模式与动因——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兰德尔·阿伦特.国外乡村设计[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王士兰,曲长虹.重视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 2004(9).
责任编辑:蒋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