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海祥
摘要:农商银行是我国一种为当地农民、乡村发展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它与其它银行有着这相同之处,但在其业务上,有着一定的区别。在管理方面上,需要精细化化的管理模式,才更有序的经营下去,但是如何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银行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以农商银行为背景,对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农商银行 精细化管理 研究分析
近几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行业,其竞争形势可谓严峻,加之,随之社会多样化的发展,银行早已不只是存储业务,将其业务范围扩大至各行业之中,因此,在这样快节奏的市场发展中,农商银行想要获得一定的优势,实行精细化管理是必然的要求。
一、农商银行精细化管理,导入差异化方法的要求
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业内的控制,以稳定行业发展,农商银行运营经济业务和管理制度的方式,利用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进行精确的安排、科学的管理、高标准的业务水平、严谨的考核制度,在每一个环节上注重“细”化,进而使农商银行,在业务质量上,低成本、高回报的经营模式,在行业竞争中,稳步发展。
我国的农商银行在经营上,依然受传统模式影响,存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在精细化管理中,导入差异化方法,成为农商银行发展的必然环节,在经营管理上,可以从内、外两部分入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
(一)内部问题分析
1、缺少全面认识
在农商银行中,一些管理者认为:内控制度,实质上是建立制度和规范方法,而精细化管理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完善,但其实不然,这样的思想意识是错误的,主要错误点在于,精细化管理模式,未能从农商银行的各个部门考量,精细化管理,主要作用是在银行运营过程中,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注重的是制度的落实。
2、思想意识错误
一些人会认为,在农商银行中实行精细化管理,主要是与银行的领导层相关,但其实,精细化管理模式,所统筹的是银行所有的业务往来和职工工作,例如:農村福利政策、职工工作模式等。
3、重经营、轻管理
在农商银行管理中,一些领导层,一味的重视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对管理模式,未有科学合理的研究,所追求的方式是错误的,那么自然经营、效益,想要提高,具有一定的困难,没有对风向、减值等带来影响,进行估算,缺少精细化分析和管理,使管理模式过于形式化,没有将管理落到实处。
(二)外部原因分析
1、客户的信任度降低
在农商银行中,一些储户对银行的信任度,逐渐降低,据资料调查显示:70%的用户,对这种商业银行,所推出的产品,不会理会,储户也已经不只是某一个银行的。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一些银行的产品,将要依靠客户,才能长久的经营下去,所以,银行的资源,更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
一些农商银行没有健全定价机制,因此,在经济预算、经营成本上,不能根据客户的担保、期限等,进行逐笔定价。市场利率,将会出现利率差较大的动荡,继而农商银行转换经营模式,将粗放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这也是利率定价的主要途径。
2、客户对品牌的涉入度
根据对较少部分的客户测试反应,一些黄金客户是金融行业的利润、销售的主要群体,尽管这个群体较少,但他们能够保障银行的销售额、利润的稳定性。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也是对客户的保障和维护客户的主要方法,提高农商银行信誉、资产等,是其利润实现的途径,导入差异化方法,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落到实处,进而在差异化中提高职工的工作信心,增加银行的效益。
二、精细化管理定位
(一)与市场对接
开发目标客户价值,黄金客户是每一个银行所需要的,但是,银行方面的业务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没有客户将业务范围,放在一家银行,同样,没有银行能够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所以,银行方面,对自身进行定位,形成自己的产业特点,充分发挥优势,将有效的资源,放在潜在的黄金客户中,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商银行实现集中管理精细化、内涵模式,成为经营的核心,传统的依靠资本扩张模式,盲目经营,增加职工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模式,新时期下农商银行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形势,进行定位,总结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在行业竞争中,独树一帜。
(三)客户视角
1、积累有价值的客户
积累有价值的客户,是农业银行发展的基本目标,银行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客户差异,将客户的特点、爱好,进行研究,实行精细化管理,根据客户的特点,为客户提供所需,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将客户中心放在本银行中,进而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2、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银行运营的根本的是职工具有较高的业务责任感和创造性,在职工管理上,也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例如: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业绩较高的职工,给予物质和精神表扬,对于未按银行规定程序工作的职工,进行教育,同时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思政教育,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三、结束语
农业银行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制度化条件下,依据量化模型的动态,将管理风险指数、技术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孙思磊,杨筱.资本补充:农商行转型新方略[J].中国农村金融,2016
[2]杨筱.探索农商行资本补充新路径[J].中国农村金融,2016
[3]高志红.农商行资本补充的难点问题与监管策略[J].中国农村金融,2016
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