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7-02-15 03:31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李祖秀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园作文孩子

□文/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祖秀

探析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文/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祖秀

写话是习作教学的启蒙阶段,对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促进学生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意义重大。《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第一学段写话教学三条目标:“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从学写话“情感、兴趣、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课标对写话教学的目标定位是适切的,体现了“凸显兴趣,乐于写话;降低要求,易于写话;积极实践,鼓励运用”的价值取向。低年级孩子虽然认识一些字,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具备相当的口头表达能力,但真正落实到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写出几句内容相对完整的话,对于他们而言是比较难的。由于学生的思维跳跃性大,识字量有限,往往语序混乱,表述不清,错别字较多。分析低年级孩子的认知基础,遵循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凸显兴趣,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写话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敢写、我能写”,学生乐于写话,主动写话,把写话当作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同时,要让学生“易于写话”,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就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学会积累、学会观察。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积累写话素材,放飞想象,大胆地说,自由地写,允许学生想什么就写什么,记流水帐也好,写口水话也罢,都没有关系。教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学生的写话,以免拔苗助长。低年级写话教学应该给学生尽可能提供自由的空间,少一些硬性的要求,多一些鼓励和激发。教师要保护孩子的创造力,要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把句子写通,把思路写活。这样,学生就能自由表达,写出精彩的、个性化的、带有自我情感体验、想象奇妙的语言。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写话兴趣,拓展学生写话素材和空间,创新写话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抓住各种观察契机,获取写话素材

在写话教学中,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学生认识生活,获取写作素材的常用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慧,从观察天上和地上的实在东西而来,同时,观察越多,得到的知识越牢固。

(一)即兴观察

清 梅清 龙潭听瀑

人们常说:“画家是大自然的情人。”那初升的太阳,绚丽的晚霞,灿烂的天空,皎洁的明月,雨后的绿树,云雾笼罩的山峦,奔流不息的江河,广漠无边的原野……既似一幅幅泼墨写意,又似一幅幅深沉的油画,总之,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青山绿水都是儿童观察的极美的对象。尤其是大自然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更是带领儿童即兴观察的好时机。春雨蒙蒙地下,我会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欣赏雨中的美景,体会“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孩子们,你们看,春雨像什么?”“像银丝,像牛毛,像白线……”。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争先恐后地回答。雨停了,我又会引导同学们欣赏雨后的校园,感受雨后的新鲜空气。“老师,你看树变得多绿呀!”“老师,我觉得雨后的空气多么新鲜呀!”“老师,我用手轻轻碰了一下海棠的叶子,叶尖在流泪呢!”这可是孩子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的呀!观察之后,还愁同学们写不出情真意切的佳作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从未放过任何一个即兴观察的机会,单单是校园的景色,就写过《风中的校园》、《雾中的校园》、《雨中的校园》、《校园的一角》等习作。大多数学生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语言生动,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次,学生第三节课上体育课,我正在教室里批改作业,突然,刮起了大风,孩子们解散回来了,边跑边喊:“老师,好大的风呀!”“老师,好大的风呀!”我连忙站起来说:那好啊!我们赶快在窗户或阳台上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变化呀!于是,我就现场指导,操场的变化,天空的变化,学生的变化,老师的变化、操场上的树有什么变化等。体育课变成了一节写话课,不到十分钟,一段段生动具体的小练笔就完成了。刘佳这样写道:风是一个调皮的娃娃,今天,他来到我们的校园,他让校园里的树儿跳起了舞,他让校园里的花儿、草儿点头微笑,好像在报告春天的信息。他还让国旗哗啦啦、哗啦啦地唱起了动听的歌。连教室里的流动红旗也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我们也来到操场上去追调皮的风娃娃,追呀!追呀!我们总也抓不住他,他一溜烟就跑了,我们拿他真没办法,不过,有了他,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快乐,更有趣呢!另一个学生朱星润这样写的:今天上午,我们正在上体育课,上着上着,突然,天空变得黑沉沉的,一会儿就刮起了大狂风,呼呼地向我们迅速奔来,一瞬间把操场上的泥土吹得尘土飞扬,把校园吹得乌烟瘴气。操场上的同学也被吹得东摇西摆,一些解散了的同学兴致大发,疯狂的踢尘土和沙子等,似乎是在校园火上浇油,让尘沙更大,正走在操场中间的老师,用衣服把头遮住,只剩下两颗黑珍珠似的眼睛,一步一步地,摇摇晃晃的、慢慢地向后退,又粗又壮的黄角树被风吹得动来动去,嫩嫩的叶子沙沙作响,旁边的垃圾桶也被风吹得在地上打滚,像一个兴致勃勃的孩子在跳舞。

这两段话均是观察风中的校园后所写,但风格各异。假如老师不善于捕捉机会,学生没有实际观察,我想是很难写出这样有特色、生动的习作的。除了大自然的景色,学校、班上开展的各项活动、比赛等也是学生习作的好素材。

(二)有意观察

在写话教学中,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也要创造一些观察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这就是有意观察。

1.运用多媒体再现观察对象

比如,重庆的孩子很少见雪景,一些风景名胜也不可能有机会亲自去参观,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我就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为写话教学奠定基础。

2.创设观察情境

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我经常利用语文课、班会、队会有意识地开展了许多活动,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这样做,学生兴趣特别浓厚,写作热情高涨,写出来的文章真实、生动、独具特色。如:妇女节母亲节活动《妈妈,我想对您说》、每周《评选“小明星”》、游戏《张冠李戴》《盲人画鼻子》等。这些活动,学生亲身体会,玩得高兴,写起话来也觉得滔滔不绝。

3.开辟观察园地

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动植物,我建议学生把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养的虫鱼鸟兽等观赏性的动植物,带到学校一周,让学生分成小组领养一种动植物,又让带物品的同学当老师,教其他同学种植、喂养的方法,让他们课间观察其变化,做好观察记录,以备写话练习。

如我班的孩子在窗台上就喂过小乌龟、小金鱼、小蝌蚪等小动物(我班教室在门厅楼上,右侧是个封闭的大露台,那是我班的百花园和动物园),一个孩子观察小金鱼后,这样写到:小金鱼的眼睛圆鼓鼓的,像两个桔子一样,它的头上有许多泡泡,像一朵鸡冠花一样,尾巴像两把扇子。小金鱼可聪明了,我的小手刚摸到玻璃的时候,小金鱼就游走了。小金鱼游动的时候,尾巴甩来甩去的,像穿着燕尾服在跳拉丁舞一样,我每天早上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金鱼喂食,喂食的时候只用敲三下玻璃,小金鱼就活蹦乱跳地游过来吃食,小金鱼吃食的时候,嘴巴圆圆地嘟着,争先恐后地抢吃食物。如果不是亲自喂养,孩子们是难以写出如此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的语言的。这个园子的花鸟草虫,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优美、激昂的文字,学生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作文。

总之,通过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学生的素材积累多了,自然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二、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丰富写话内容

根据部颁计划,小学阶段学校开设了语、数、思品等十几门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能巧妙地挖掘课程资源,注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往往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所教班级2012级1班是以美术为特色的实验班,每周美术课上四节,孩子们可喜欢画画了,单幅的、连环画的、画漫画的,想象大胆奇特,情节构思新颖。我就利用孩子的大胆想象画画,让孩子说说画画时是怎么想的,画的是什么故事等。如《美术》课孩子画了《小蚂蚁运粮食》组图,一个孩子这样写道:小蚂蚁饿了,到处找吃的,它爬呀爬呀,终于在草丛里找到了一块面包屑,它可高兴了。急忙舔了舔,哇,好香呀!不行,哥哥姐姐们也饿了,我不能一个人吃,我得搬回去跟

大家一起吃,可是我搬不动呀,怎么办呢?小蚂蚁想了想,急急忙忙地就上路了,它回到家,用触角碰了碰哥哥姐姐,告诉他们找到粮食了,就在前面路边的草丛里。然后带上哥哥姐姐,一起搬运粮食。他们团结协作,一人咬着一边,唱着歌,把粮食运回了家。多么完整地故事呀,四幅图画:找粮食、触角碰粮食、告诉家人、齐搬粮食,画得清清楚楚,故事说得完完整整,还走进小蚂蚁的心,想像合情合理,真是写话的好素材。又如《综合实践》课上有《制作不倒翁》这一课,一学完这一课,我马上让学生提笔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写下来。由于学生刚亲手实践,再加上课本上对制作步骤、方法进行了书面介绍,学生写起来兴味盎然,觉得特别轻松,写作效果也很好。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今天,老师教我们做不倒翁,它很奇怪,你去碰他,它不倒,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上轻下重,下面是半圆形。你知道它是怎样做成的吗?先把一张纸剪成半圆形,再用胶水把纸粘在白色的半球形上,最后用水彩笔给他画上眼睛,这个不倒翁就做好了。”在这段话中,小作者就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有顺序地把制作不倒翁的过程写清楚了。其中,“碰、剪、沾、画”这些动词是课本上本来就有的,学生通过写话的实践过程,灵活地运用了这些书面语言,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不能较准确的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的问题。除美术课、综合实践课以外,《劳动》、《品德与生活》、《体育》等学科也为写话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当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但关注自己的语文学科,还要关注其他学科。

三、立足课内,融通课外与家庭

小学课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学生习作的楷模。为此,在上阅读课时,我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去鉴赏品味,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并让每个同学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将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在本子上,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另外,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如学习了课文《小雨沙沙》、《秋娃娃》、《风是一位画家》、《小雨点》等小诗,学生都能非常容易地进行仿写,这不正体现了张志公先生的“读进去,写出来”的教学原则吗?作文就是由仿到创的过程. 我们从学生学习语文过程来看,仿写是作文的基本方法,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点儿也不能脱离模仿,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联句成段,怎样构段成篇,怎样写景状物,怎样叙事记人,初学作文的学生在这些问题前往往手足无措,教师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揣摩领会,他们会恍然大悟:“哦,我会写了!”

另外,我还大力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积累写话素材。每学年,我班要购买或接受捐赠三千元的图书、光碟等。对于低年级的孩子,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读,读什么的问题,然后就是解决该怎样读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保证阅读质量归纳为“五三一”工程,即以课堂为根基——兴趣为先导——活动为载体——家庭为保证——发展为目的的“五为”原则,开展“主题阅读——拓展阅读——评点式阅读”的三读形式,建立“早上晨读——中午阅读——晚上亲子共读”的阅读模式,逐步开展阅读活动。通过阅读,孩子积累了规范的、优美的语言,让写作难题——内容空洞成为了轻松的“有米之炊”,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想象写话,拓展写话教学形式

二年级时,学生识字能力增强,积累的语言更加丰富,让学生进行创造型的想象作文——童话作文,既培养了学生重现表象的能力,又能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性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对他们的想象力进行培养与保护。比如,我在教学《春雨沙沙》这一课时后,钟冠宁就写了《春的声音》:

春天,

有着温暖的声音,

听,柳树的枝条变绿了,桃花笑红了脸;

春天,

有着热闹的声音,

听,青蛙打起了鼓,小鸟唱起了歌;

春天,

有着快乐的声音,

听,同学们出去郊游放风筝时欢快的声音。

春天,

有着迷人的声音!

孩子们的想象力往往会使我们大吃一惊。又比如出示一幅图《猴子头上长包了》,学生就会思考:猴子为什么长包?长包后会怎么想?有的……有的……可以说想象特别丰富,充分地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变通性,同时,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培养了作文选词、造句、句子连贯的基本功,还有《青蛙搬家》《采蘑菇》新编、续写等,尤其是看图写话,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因为想象空间特别大,学生想起来无拘无束,写出来的作文也非常生动。这些训练逐步发展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和重现表象的技能,极大地拓展了写话的内容和形式。

五、编辑成书,获得不竭的写作动力

任何一位孩子,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每次写作,我都会选出优秀的习作,让孩子设计页面(配上合适的图画、照片等)抄写或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侧墙的光荣榜上。这一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写话的兴趣,上光荣榜成为了孩子写作的不竭动力。每次写话,总有孩子跑来问我:“老师,我的作文能上光荣榜吗?”这足以证明,作文能上光荣榜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同时优秀作文张贴上墙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逐步在班上形成“比一比、看一看、学一学”的良好氛围。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写出了许多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到了每学期期末,我们班还要求孩子把一学期的习作拿出来进行修改,然后抄写或打印出来,跟家长一起设计封面、页面,请家长写序,做成精美的作文书展览和珍藏。这个活动,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也为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成长纪念,每学期能制作出高质量的作文书,成为了学生写作的不竭动力和追求。

当然,提高写话教学的有效途径还有很多,如记录电视新闻、听广播、上网、做家务以及周末亲子社会实践活动等。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找到更多、更实在的方法,让每个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扎扎实实地搞好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

猜你喜欢
校园作文孩子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