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君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华丰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开启学生复述中的言语智慧
严晓君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华丰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通过复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的表达智慧、言语智慧,提高语言素材的积累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学中,笔者尝试从说动情、演生动、活运用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言语智慧;表达能力;语用迁移
课文复述是小学语文教学着力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优秀的复述,对于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于他们积累陈述性知识、获得扎实的个体记忆、迁移文本作者表达的智慧、言语的智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文后就出现了诸如“讲讲这个故事”“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复述课文”等不同要求的复述练习。初步统计,此类课文共计27篇,约占整个苏教版文本总篇数的10%。检索互联网,可以发现文本复述的方法有数十种。在这些方法中,笔者认为唯有唤起学生情感参与的意义复述,才是适合语文学习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尽量在复述时说得动情,演得生动,用得灵活,以此提高他们记忆积累和意义积累,培养学生积极的语用能力。
一般说来,在课文复述环节,教师往往通过关键词的暗示、课文表达顺序的梳理来帮助学生再忆课文,将记忆中课文的琐碎信息加以串联整合,以期达到正确回忆、形成记忆的目的。这样的复述,无疑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单调重复,并不利于学生的语言意义积累和表达能力迁移。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原文复述是一种最简单的复述方式,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在展开复述中也在自己的头脑中编织相关的画面,那么,这样的复述才能有意思、有意味、有意义,才能直抵人的心灵。甚至,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依据文本的脉络、文本的情节给文本配上图画。学生画图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消化和表达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要求,学生自然就不会再在课文文字的表面不动声色地浅表滑行,而是主动融入自己的思考,积极创造性地复述了。
如在复述《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故事时,学生往往会根据老师的板书,说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行四人路过一座峰峦重叠的险峻高山时,感觉腹中饿了,就让孙悟空去找点吃的。孙悟空刚离开,白骨精就发现了他们。它先后变成村姑及村姑的妈妈、爸爸,妄图抢走唐僧,但一次次都被孙悟空识破了诡计,最后丢了性命”。这样根据板书的概括叙述,完全没有了原文的情趣,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机智勇敢荡然无存,白骨精的狡诈、贪婪也无从说起。因此,当笔者提出说得有感情、有自己的理解时,学生的复述就有了质的变化,他们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说出“白骨精发现又白又胖的唐僧后,满心欢喜,它早就听说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了,今天送上门来,岂能放过!它略一思索,决定变成美女,借口送饭接近唐僧,然后伺机抓着就走,即使抓不走,趁机咬一口也好!”“白骨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它发现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不同,猪八戒好吃好色,唐僧怜悯有加,洞察不力,所以决定再从唐僧那里入手,再次变成一位让人一看就心生怜悯的老婆婆,而且是来找女儿的……”这样融入自己的认知,合理补充,意义讲述,让课文复述变得别有情趣。
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借助自己的文本理解,运用生动活泼的表演道具,设计表演动作与造型,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语言、语调、语气,人物的神态、人物的心理等)活灵活现地再现、创造出来,一定会达到“言意共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课文中精彩的对话、生动的情节、鲜明的性格等都能得到毕现。学生既做导演、编剧,又当演员,这样必然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品尝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内化语言,学会表达。当然,这样的演一演,需要学生做足前期工作,我们不能随着课文学习的结束就即兴表演,那样只能让学生望而却步甚至应付了事,缺少过程体验的打磨。
如在学习了《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后,笔者让学生在三天内思考如何将这番“相遇、相识、相知、祝福”表现出来,到时分小组演一演,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最活灵活现、恰如其分。好胜是孩子的天性。在接受了任务之后,学习小组迅速展开活动,在分工合作中如火如荼地搞起来。在开始展示时,笔者欣喜地看到他们不光声情并茂地复述着课文里的原话,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帮作者设计着饶有趣味的问话:“您看这天游峰,它是天下第一险峰哎!那像银丝一般飘飘悠悠的石梯,您走在上面就不害怕?”“您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份工作的?一开始就这么轻松地扫上去,再扫下来吗?”……这样巧妙地将课文原先的叙述转化成采访式提问,一问一答中让老人乐观开朗、豁达自信的品质跃然纸上。
课文是我们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写作的优秀案例。发掘出作者匠心独运的描写方式、表达手法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在仿写、迁移、创造性表述中实现表达的内化、提升。因此,灵活运用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语文这门课程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某个读写链接点入手,引导学生尝试创造性复述,以期实现表达能力的实践和提高。只有像这样结合语文教材文本的积极运用,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积极语用”。
如教学《明天我们毕业》(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这篇充满抒情意味的课文时,我们可以合理变通,根据我们这里的“晨诵、午读、暮省”以及上下午跑操、社团活动的实际,先让学生复述原文,再尝试改写。这样,课文的语言就被学生主动运用,并添上自己的个性化色彩,学生由此诞生出一个个精彩的微型语段。如“中午30分钟的阅读,是校园里最静悄悄的风景。大家手捧心仪的书刊,全神贯注地阅读,如饥似渴地摘录,不断拓展着自己的视野,丰富着自己的语言仓库。”……除了这些借助典型场景叙事,笔者还根据课文开篇提到的朝夕相处的同学,让大家或按典型场景,或用排比列举表达,来补写上同学之间交往的一点一滴。学生既模仿又创造地复述,极大地盘活了课本语言,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活学活用。“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学生在运用中复述,将文本的复述变成自我的小练笔活动,能够熔学生的文本感悟与习作创写于一炉,能够让学生触摸到文本言语的厚度,感受到文本情感的温度,体验到文本思想的深度,进而有助于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语用坐标。
文本复述活动是发展学生综合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在复述中,学生的多重感官如口、脑、眼等并用,多重学习方式如听、说、思等谐行,因此复述是一种具身性的认知活动。复述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语言、情节、思想和情感的吸纳、外化表达的过程。在复述中,不仅学生的言语能力获得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发展学生的文本思维、文本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多费一点心思,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赋予学生复述的自主权。如此,我们相信,学生的复述将会日益走向精彩,他们的内化迁移、学以致用的能力也将在这有所依仗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切实提升!
[1]张润花.复述课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J].山西教育,2003(09).
[2]王义平.复述课文,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J].课外语文,2015(20).
严晓君,1985年出生,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