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曹 静
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江西/曹 静
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阶段性,对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在小学教育阶段就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但同时也要注重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差异性。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也产生了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欲望。因此,小学数学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探究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策略。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也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启蒙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相应的基础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素质的人,这种诉求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要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挖掘和丰富自身潜力,勇于面对一切困难挫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使教师和学生深刻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学校要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在教师队伍中间形成和确立培养中高年级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针对部分教师忽视乃至漠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象,学校要加强思想教育,确立正确方向。教师则要在日常教学中使小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具体的实践感受自主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课程“圆柱与圆锥”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自主学习的任务,主要包括“探究圆柱和圆锥的关系”、“两者面积和体积的求解方法有什么异同”和“尝试推演出圆柱和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其对自我学习产生的积极意义。
教师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后,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和意识,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纵观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现状,“一言堂”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包办一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被动学习的潜意识,而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不断被压制。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首先,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对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其次,向学生介绍自学成才的名人故事,利用生动的案例感染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教师要在学生中间开展自主学习榜样的评比活动,在班级中形成一股自主学习的风潮。
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根据教师的意愿进行,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师生之间基本零互动,这种现象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产生的抑制作用。为此,教师要进一步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创新具体教学形式,展现多样性、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图形的变换”时,要求学生掌握图形“轴对称”、“旋转”的基本知识。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先通过充满趣味性的导入案例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如询问学生:“同学们可以从生活中举几个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物体吗?”此时,学生纷纷开始抢答,课堂互动氛围十分融洽。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但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这就要求教师保持足够的耐心,细心引导。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多边形的面积”时,部分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总是忘记“乘以1/2”,将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法则相混淆,而在计算梯形面积时也容易忽略“上底”,直接套用“下底乘高”求解面积。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教师要寻求柔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错误。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基于小学生未来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一种长远考虑,是小学教育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本文对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究,围绕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的基本实际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当然,本文提出的相关策略还不能完全覆盖各方面需求,还需要教师继续加强研究,全面提升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1]李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7(26):146-147.
[2]田路.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现状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27):45-51.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