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情境” 对接生活
——从《11-20各数的认识》说开去

2017-02-15 02:20江苏陶月娟
小学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石子数数计数

⦿江苏/陶月娟

拒绝“情境” 对接生活
——从《11-20各数的认识》说开去

⦿江苏/陶月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学生认数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为后面的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老师大多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相同“情境”大不同

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着力营造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听取了同一位老师的公开课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创设了同样的情境:看过《爸爸去哪儿了》吗?节目组来到了数字王国。屏幕出现相关的内容,接着出现村长,村长的问题与数学有关,认真学习才能得到任务卡。《爸爸去哪儿了》第二季正在热播,2015年的学生立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大声说出主题图上人物的名字,对村长的任务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主题图的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其自觉进入数学学习的过程中。2016年的学生表现出完全不知道的状况,木木的看图片,根本不理解老师出示主题图的意图,更不可能与数学学习内容挂起钩来。同样的情境,同样是面对一年级学生,同一个老师甚至完全相同的课件,由于对学生生活和经验的估计不足,效果大相径庭。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和对周围事物以及生活经验的敏感性,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以学生对数学的真实理解为起点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相同“情境”的大不同效果,正是老师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情境的认识和理解,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为“情境”而“情境”,失去了“情境”为教学服务的实际效果。

二、对接“生活”显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对11-20各数的生活经验,很多孩子很早就能一个一个地数数到20,有一定的对数的顺序的认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经验处理教材。“情境”的创设更应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面对自己有感觉的情境,自觉地亲近数学亲近知识,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兴趣,培养数感。

老师用到了同一个故事情境“古人计数”:远古时代的人去打猎,多余的猎物用石子计数,一只羊就摆1颗小石子,两只羊就摆2颗小石子……后来,他把10颗小石子换成了一颗大石头……一颗大石头代表几颗小石子呢?初步感受“以十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理解它们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个一个地数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新的计数单位“十”、体会“满十进一”是本节课学习的关键。“古人计数”的故事让学生简单明了理解了一一对应数数,感受数的顺序,感觉亲切,自觉思考,在阅读和交流中感受到可以用一个大石头表示10,初步体会以1当10,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十进制。古人用小石子和大石头表示对应的数,学生能用小棒来表示数,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无缝对接,引发思考,启动思维,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三、拒绝“情境”对接生活

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好的“情境”是磁石,抓住学生的心,拒绝为“情境”而“情境”!教师应充分研究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结点,努力营造对接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情境,努力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创造”和“再加工”,把数学学习材料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专注自觉投入学习活动中。

把抽象的数用形象的手段表示出来,是小学生认知学习的需要。老师创设了情境:小朋友数数有好帮手,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10根捆成一捆。操作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数数,体会数的顺序,10根捆成一捆,知道10根就是1捆,1捆就是10根。列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也是10个10个在一起的,一捆铅笔是10支,10个羽毛球装一筒,10块橡皮装一盒,10个卷筒纸装一袋……列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感受生活中有了10更加方便了,初步体会“十进制”。课堂真的应该返璞归真,还课堂朴素的面目。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研究学生生活的本真,注重尊重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依据当下学生的情况创设情境处理教材,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接生活,亲近生活,拒绝表面热闹的“情境”,保留知识本身的丰富内容,留下对数学的理性思考,让生活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活动更精致,效益更集约。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猜你喜欢
小石子数数计数
古人计数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数歌
为什么鸡要吃小石子?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小石子
结绳计数
爱数数的兔十一
小石子做先天性心脏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