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邓阳凯
小学高段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中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四川/邓阳凯
在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背景下的学生自主预习,内容多,难度大。如果恰当运用“四结合、一评价”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高段;主题单元整合教学;自主预习;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①。“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和“自主预习”是体现这一理念最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主题单元整合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量阅读,而学生的自主预习效果又直接决定主题单元整合教学的成败。
在单元整合教学背景下的自主预习,学生因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预习囫囵吞枣,敷衍了事;同时教师检查不到位,并缺乏一定的激励评价措施,造成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不高,习惯较差。
(一)课内预习与课外预习分离 学生预习主要是以课外预习为主,而学生的课外预习缺乏有效监督,只是被动地完成预习任务,敷衍了事。
(二)学生预习任务“一刀切” 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往往是“一刀切”,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部分学生很难完成好预习任务。
(三)预习检测评价形式单一 大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预习检测手段和评价机制,整体预习效果的好坏,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握。
通过在自己班级的实践研究,我提出“小学语文高段主题单元整合教学中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性”的“四结合、一评价”的观点。
(一)课内预习与课外预习相结合 我把学生的预习任务放到课堂上,出示预习目标,提出预习要求,适当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而学生则自主预习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查阅工具书和资料书解决阅读障碍……做好预习记录,完成预习题单。
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基本形成一定的自主预习能力,养成一定的预习习惯。这时,就可以逐渐把预习任务放到课外或家中进行。
(二)个人预习与小组预习相结合 个人预习和小组合作预习相结合,其一是让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的交流学习,达到组内取长补短的作用;其二是把预习任务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根据小组学生的不同情况,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最后通过小组交流,把各人的学习收获和困惑在组内进行整合。
(三)一般性预习任务与特殊性预习任务相结合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②因此,我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采取一般性预习任务与特殊性预习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第一部分为一般性预习任务,作为全班统一要求;第二部分为特殊性预习任务,是在完成一般性预习任务后,附加的一些难度较大的预习任务,主要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四)学生自测预习效果与教师抽测预习效果相结合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检查预习。我在平时主要采用了学生自测与教师抽测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1.学生自测
学生自测主要包括学生自我检测、小组组内互测、小组交叉检测三种形式。
学生自我检测是指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以后,独立完成预习题单,检测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可要求家长参与监督和辅导)。
小组组内互测是指学习小组组内成员的互相检测,同时针对各人的不足之处进行相互弥补。
小组交叉检测是指教师任意指定两个学习小组相互检查预习情况,不同小组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碰撞。
2.教师抽测
教师抽测是指教师在课前或课中抽取部分学生检测其预习效果。通过教师的抽测,能较好地把握全班整体预习效果,为课堂“以学定教”做好准备,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建立以激励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 以激励为主的多元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了三种评价方式。首先是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对预习的情况做自我检测的基础上,评价自己的预习效果(以等级呈现)。其次是小组评价,通过小组组内和小组之间的检测,评出每个学生的等级。最后是教师的评价,根据教师对学生的抽测情况,给予表扬和指导。结合这三种评价情况,把学生每次的预习情况纳入班级学月考评中去。这样不断激励,定期考核,学生渐渐学会自主预习,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的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不断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性,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注 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
[1]周桂珍.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Z].2011.
[3]赫伯特·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
[4]让·皮亚杰.儿童的语言和思想[M].北京: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5]魏书生.好学生 好学法[M].桂林:广西漓江出版社,2005.
[6]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自由学习[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
[7]池春燕,等.自我指导学习——挑战卓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8]李志宏,刘晓明,都宝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之我见田[J].语文天地,2011(11).
[9]李玉峰.加强预习指导 提高预习效率.小学语文教学[J].2007(05).
[10]许丽萍.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J].吉林教育,2008(32).
[11]史琳.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艺术[J].时代教育,2007(22).
[12]杨东.课堂教学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13]陈晓波,等.对“主题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J].人民教育,2005(15,16).
[14]李冲锋.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J].教育科学研究,2006(8).
[15]顾小晨,张促光,李保国.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田[J].小学教学参考,2020(22).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