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有山
蛋雕艺术起源于欧洲6世纪的复活节彩蛋,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尤其是在中国,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俗称“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刻画上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
如今,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融和了绘画与雕刻,以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雕刻手法体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门类。2001年,初次接触蛋雕艺术的于文政,自制蛋雕工具,去超市挑回几个红皮鸡蛋,开始了自己的蛋雕生涯。
蛋雕是一门集美术、书法、雕刻等多项技法于一体的艺术。由于受蛋壳本身形体和材质脆薄的限制,蛋雕的设计与创作与别的雕刻绝然不同。要求作者要有扎实的美术和雕刻功底,自始至终要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特别是在作品的关键处,稍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几天来的精心之作也随之化为乌有。用刀尖去做蛋雕的过程就如同走钢丝一样,每一步都如覆薄冰,心惊胆战。
于文政迷恋上蛋雕后,以蛋为纸、以刀为笔,埋首求索于蛋雕艺术之路。这期间,他不知道雕碎了多少鸡蛋,也刻破了无数次手,爱人和孩子现在一提起鸡蛋就反胃,在雕蛋的8年时间里,他们一家人到底吃了多少鸡蛋,恐怕连于文政自己也数不清了。从浮雕到镂空雕,从鸡蛋、鸭蛋、鹅蛋到鸵鸟蛋,于文政在不同蛋壳上,用不同表现技法反复琢磨,认真钻研,最终,他选择了质地坚硬且易保存的鸵鸟蛋为蛋雕的主要创作载体。
于文政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了他的第一枚鸵鸟蛋浮雕作品《乘龙观音》。这件作品的诞生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又相继购买了一些鸵鸟蛋刻制了《西方三圣》、《醉八仙》、《罗汉图》等。
2009年3月,香港举办国际复活节,举办方通过网络层层筛选,最终唯一一个名额落到了于文政头上,他将成为代表中国的蛋雕艺术家在这次国际艺术节上向中外嘉宾现场展示了蛋雕艺术。
书画易得,一蛋难求,于文政的蛋雕作品成为了艺术品收藏的热门货。他的蛋雕作品《蟹篓》、《连年有余》入编“中国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家卷”。《蟹篓》、《舞动的北京》入编《中国当代名人》。《连年有余》、《十八罗汉》、《马上封侯》等28件作品被海外多家藏馆收藏。
2011年3月,山东省文化厅为其颁发《山东省优秀文化人才》荣誉证书。由于蛋雕作品独树一帜,于文政的“荣成渔家蛋雕技艺”被列为威海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威海蛋雕传承人称号。
蛋雕让于文政在艺术领域里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他注定是个在艺术上不安分的人,他觉得蛋雕虽然有意思,但是形状是死的,无论怎么设计都跳不出这个圈子,有时候很多突发的灵感在蛋雕上难以实施,有些创意不得不因为材料本身的影响而做大的调整和改动,而偏离了初衷,正当他为此感到苦恼的时候,爱人在野地里捡来的一个破葫芦为他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向。从此,他走向葫芦烙画艺术,他喜欢挑战新的艺术领域,通过自己的想法和钻研,埋头苦干,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彻底颠覆传承多年的葫芦烙画艺术,让这一民间艺术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破葫芦,在于文政眼中都是宝贝,他发现葫芦本身斑驳的纹理非常像深秋时节的荷塘残叶,这让他想起了宋代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他将词中所描绘的荷花、大雁等景物与葫芦自身所存在的瑕疵,巧妙结合、化腐为奇,诗词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境应运而生。一个普通的葫芦经过于文政的雕琢,成为了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
在烙绘的过程中,他也融入了浮雕、镂空雕等手法,让每一件葫芦作品富有新意。用他的话说,实际操作的手上功夫已经很熟练,就是在创意过程中比较耗费时间,有的时候经常在设计的中途又有了新的想法而全部放弃重新来做,因此,他创作的葫芦艺术品非常少,一年下来,也仅仅创作了十几件,但是每一件作品诞生后,都让业界同行赞叹不已,尤其是他最为满意的一件葫芦烙画作品,竟然是别人丢弃在仓库里长坏了的葫芦,经过了2年多的反复思考,最终在他的手里成为一件精品。
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举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扶持计划活动,全国4000多位不同门类的艺术家参加了海选,最终96人入选,于文政代表山东艺术人才前往活动现场,他创作的这件“福鼠纳百财”作品在活动中得到业界专家的认可并获奖,这也是唯一一件葫芦烙画作品,他本人被授予了全国青年优秀设计师荣誉称号,同时他的名字入选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从2011年至今,他创作的葫芦艺术品先后在香港、台湾、韩国以及新加坡等地多次展出,并代表威海多次参加国内的非物质文化节,深受藏家追捧,他的葫芦艺术品成为了新一代葫芦工艺的传承者。
在蛋雕、葫芦烙画等领域里取得成功后,于文政又向着另一个传统雕刻领域——玉雕发出进攻,他再次从零做起,通过自己的摸索与实践,最终又在玉雕领域里获得成功。
由于玉料及其珍贵,因此,于文政对待每一块玉料,都会深思熟虑,反复考量,从璞料到雕琢成型的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于文政认为,所有雕刻在玉乘龙观音石上的图案都只是一种外在的人工装饰,而一件玉雕作品真正的灵魂则在玉石本身。只有雕刻的图案足够彰显玉石的天然魅力,使之与玉石浑然天成,那么才称得上是件成功的作品。若一味追求技术的高难度,而把复杂的图案雕刻在本就十分完美的玉石上,无疑是舍本逐末,画蛇添足,非但不会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反而会因为图案过于繁琐,而折损玉石本身的魅力,工匠与大师的最大区别概末如此。
从艺以来,他一直崇尚古人的天人合一的艺术观点,他喜欢用最简洁的图案,最大限度地展现玉石的自然风采。因此在玉雕设计上,他延续了宫廷玉器的大器风格,并巧妙运用各个历史时期的图纹花样,融入其他姊妹艺术,在意境上追求文人的闲情逸致和诗情画意,雕工加上玉石本身的特性给人以浑然天成之美,由于创作精巧,雕工细致,因而他的玉雕作品很少,也正是因为稀少而成为国内外藏家的抢手货,很多藏家邀约的作品甚至排在了5年之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篆刻路上游走多年的于文政终于苦尽甘来,2013年10月8日,中国邮政总局为其出版发行《和谐中华——中华文化名家于文政雕刻艺术成就邮票卡纪念珍藏册》。2014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艺术中国万里行——艺术名家走进胶东”摄制组专程拍摄于文政的雕刻艺术,他的玉雕、蛋雕、葫芦作品先后被收编各大美术专刊杂志法发表。
于文政接触到了玉石以后,面对那些集日月之精华的天作尤物,他会感到无比的轻松与愉悦,一切都来得那么单纯和自然。一块玉石,一个灵感,一双巧手,就能创造美丽。这个过程也许看似简单,但每块玉石的生成都要历经上万年,每个灵感的触发都需要自由驰骋的思想,而练就一双巧手更是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经过二十余年的艺术探索,于文政已把自己从一粒朴素无华的玉料,变成为了雕刻界一块夺目的美玉,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依然坚定执着追求,向着心中的艺术目标继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