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阳
2016年接近尾声之时,娱乐圈和资本圈一同出现了一则吸引眼球的新闻,这则新闻的缔造者是为人所熟知的“小燕子”赵薇。
赵薇在业内素有“娱乐圈女版巴菲特”之称,近年来,因投资多家上市公司而成为财经新闻人物,最著名的投资标的是阿里影业和唐德影视。2016年月26日晚间,万家文化发布公告称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龙薇传媒)于2016年12月23日与万家文化第一大股东万家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30.6亿元接盘万家集团1.85亿股,转让价格为停牌当日股票收盘价的9折。此次交易完成后,万家文化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龙薇传媒,股权占比为29.135%。
据龙薇传媒的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知名女星赵薇为其控股股东。这就意味着上述交易完成后,赵薇将在A股拥有第一家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平台。明星涉足资本市场在A股已经屡见不鲜,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则尚无前例。赵薇的这次“大手笔”可谓赚足了眼球。
“无所不能”的格格
赵薇旗下龙薇传媒控股上市公司万家文化一波三折,背后资金又被认为指向“明天系”。1月13日,明天控股有限公司发声明称,未参与龙薇传媒事宜。借款给龙薇传媒15亿元的西藏银必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并非明天控股下属和关系公司,“明天系”控制人肖建华与赵薇没有业务合作。
而在此前,坊间质疑此笔交易和阿里系有关。上交所还发布问询函,赵薇一并否认收购和“阿里系”企业或个人有关联。龙薇传媒设立时的注册资金仅200万元,还没有实缴到位,未来拟根据项目实际投资进度逐步实缴并增资。一个没有实缴到位的200万元公司主刀30亿元的项目,主刀人只出6000万元,如何做到的?
据悉,30.6亿元收购资金中,龙薇传媒向赵薇借款6000万元、向第三方银必信借款15亿元、向金融机构抵押股票借款近15亿元,抵押给金融机构的股票是万家文化股票。
这就是坊间传闻的6000万撬动30个亿、50倍杠杆。长城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尹中余表示,此次龙薇传媒使用的50倍杠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般的并购重组中自有资金的比例在20%-30%,借款比例在70%-80%比较合理”。
市场有担心是必然,如果股票出现连续大跌或者崩盘,紧绷的资金链很容易就断裂。2015年股灾就发生过很多爆仓、崩盘的事情。
不过,龙薇传媒也披露了,截至2016年11月30日,赵薇及其配偶黄有龙的相关资产总价值约56.63亿元,2016年投资收回的现金流约12.56亿港币。也就是说,此前赵薇夫妇的投资收益是不错的,总资产也很殷实。
根据公开信息,向银必信的借款仅仅依靠赵薇个人信用,不涉及资产管理计划。2016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同年7月1日起施行,文件指出“影视企业与著名导演、演员等签署的经纪服务合同,该类合同权益属于可辨认无形资产”。
相对于跨界、脱实向虚的资本游戏,赵薇收购万家文化也算是行业内的事。这样的收购,是否应该成为去杠杆的对象?我们不得而知。毕竟,杠杆虽高,但金额有限,何况赵薇一家不差钱。
“不甘寂寞”的娱乐圈
以前说起明星的投资,还一直停留在开餐厅、成立影视公司、创立服饰品牌、开网店等“当老板”模式。但如今明星们纷纷开始投资,早已从老板升级为投资人,开启了艺人跨界的新时代。
赵薇被视为娱乐圈中投资的大赢家,但并不是所有的明星进军资本圈都能够顺风顺水。有消息称,与赵薇一样在文化传媒行业中进行投资的明星并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数没能获得像赵薇那样的成绩。
其实,早在影视公司一起扎堆上市创业板时,就有一大波明星股东因此获利颇丰。例如,2009年上市的华谊兄弟,冯小刚持股288万股,张纪中持股216万股,黄晓明持股180万股,李冰冰和任泉都持股36万股,很多明星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因此受益的艺人们,也逐渐将注意力向投资领域转移。
在2014年7月,任泉、黄晓明、李冰冰正式推出StarVC,三人一共拿出8000万元,成为的首期基金,用来投资有创意、能改变大众生活方式、创造生活美的企业。后来章子怡和黄渤也加入,成为新合伙人。
被暴风科技拟收购股份的稻草熊影业,是影视明星吴奇隆于2014年6月成立的,从事电视剧投资制作发行及影视作品衍生产业。吴奇隆本人出让了公司60%的股权给暴风科技,交易金额为10.8亿。而吴奇隆的妻子刘诗诗拥有20%股权,成本为200万元,按照公告中稻草熊影业15.27亿元的估值,刘诗诗的投资升值150万倍。不过这笔收购最后被证监会给否决了。
2016年,明星VC潮爆发。佟大为夫妇在年初宣布成立悦佑投资;3月17日任泉宣布息影,专注于投资事业;4月份,孙红雷、刘涛、陈坤等10余位明星入股乐视体育;12月27日,赵薇自筹30.59亿元买下万家文化等案例层出不穷。(资料显示她与丈夫黄有龙参控股企业近20家,股市身家超92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新增明星投资人超过30人,明星投资人入股的创业公司超50家。
对于选择成为投资人的原因,佟大为的说法或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演员属于青春饭。花无百日红,为了家人和自己,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所以才开始涉足这个行业。”
随着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影视娱乐行业的看好,越来越多的明星名字频频出现在招股书和交易文件上。纵观如今A股、新三板、港股的文化传媒类公司就会发现,明星、名导、名编剧们,早已超过70人,持股市值粗略估计也超过百亿元。
“不可复制”的案例
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VC本就难做,行业的超前性决定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眼界、知识、学历等的高要求,跨界的明星,真的能胜任吗?据了解,明星投资人没有成熟、规范的“套路”,导致多起公司并购、借壳上市失败的现象。
北大文化研究院教授陈少峰曾表示,大多数明星并不擅长投资,赵薇的成功其实是因为有多方借力的结果。“赵薇有很多商界朋友,有更深入了解商业和结合资源的机会,何况她的投资与其说是个人的投资,还不如说是家庭的投资。”他认为,赵薇的案例是特例,不可复制。
事实上,很多明星的投资经营并没有成功,或者最后不了了之,有的还会引起大众的反感。如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王菲演唱会就被一些网友吐槽“谁还会买她的账”。澄泓财经分析师邱福男表示,靠片酬、商演是明星赚钱的传统模式,传统消费粉丝的方式比较受局限。事实上目前比较“流行”的模式,一种是靠圈子文化,以赵薇为代表;一种是明星VC,通过VC投资企业嫁接名人的名气。
明星投资需要由比较正规的投资公司来负责打理,但是这存在一些问题,好的理财顾问打入明星圈子不容易,同时明星对于投资的理解也相对比较弱。陈少峰称:“最好的方式还是建立投资公司,像巴菲特股份制的投资公司那样。”他认为,娱乐圈内明星的转型,在电影公司的投资上风险很大,毕竟这需要投资人有很好的经营经验,而成立工作室的方式确实有成功的案例,比如范冰冰的工作室。但是这些知识资源型的经营,不属于投资型、制作型的投资,明星资源占有一定的股权收益,但特例也不可复制。
“明星身份对投资有帮助,但同时也有限制。肯定是我们身上的附加值更多一些,跟企业合作他们会更看重这些。所以我们也要睁大眼睛。”某明星投资人如是说道。
相较于专业投资人,明星做创投的投资经验相对缺乏,个人投资能力、时间精力分配、人脉资源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是否具备成为投资人的资格一直饱受争议。
隔行如隔山,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获得名利双收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创投圈。为避免明星投资认可度高开低走,如何平衡演艺事业与风投工作成为他们不得不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