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会成本”看两代人的消费习惯

2017-02-14 12:47闫韵至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7期

闫韵至

摘 要:老一辈和当前一辈存在消费习惯差异,老一辈喜欢货比三家,花费时间与精力力求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商品。年轻一辈则喜欢统一标价,喜欢到超市或者商场或者就近购买。表面上看上去或许老一辈的办法更显精明。社会中也确实有不少声音在批评当今的年轻人失去了节约的美德,只图方便而不懂省钱。本位从“机会成本”出发考虑两代人为了做出“货比三家”的决定所需要放弃的事物,从中我们会发现他们的选择都是合理的。

关键词:机会成本;消费习惯;权衡取舍

一、“机会成本”的定义与实例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非常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很多经济学研究所需要的基础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个术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相当多的体现。下面我们就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机会成本”来源于我们著名的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条与第二条:

1.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面临权衡与取舍

这条原理看起来非常直观,和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就必然面临着权衡与取舍。任意事物都有其好坏双方面的考虑,这也正是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不同的实例来展示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条原理。

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由于其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当他用一部分时间学习某一科目,如语文的时候,他就不能再用同一时间去学习另一科目,如数学。换言之,高中生面临着不同的科目学习之间的权衡与取舍。

从家庭的角度出发,由于一个家庭的财政收入来源是有限的,因此在资金配置方面就面临着权衡与取舍。例如当一个家庭用某一部分资金买了某一商品,如食物的时候,便不能再用同一部分资金购买另一商品,如衣服。因此家庭面临着不同的支出之间的权衡与取舍。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经济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叫做“黄油与大炮”。由于一个政府所拥有的财政收入来源也是有限的,所以他的资源配置也必然面临取舍。在这里“黄油”代表的是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国家可以用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民生的生活改善中。而“大炮”指的是国家的国防实例,也就是说可以投入资金到购买武器,加强国防科研等事业中。同样的,当一个政府用某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民生的时候,便不能再用同一部分资金购买另武器。因此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支出之间的权衡与取舍。

对于国家层面的权衡与取舍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那就是公平与效率。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的主流是税收。为了实现公平,我们国家有各种政策,例如低保政策,直接从税收中拨款给贫穷的人民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财政来源的税收却会打击正常的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工作者可能会因为税收而不愿意过多工作以避免缴纳过高的所得税,使得这部分本来可以实现的生产效益无法落实,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因此国家也面临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与取舍。

2.某一件事物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必需放弃的东西

正如第二条原理所说,为了得到某一件事物,我们所必需放弃的东西也是我应该考虑的范围,这部分成本在经济学上便叫做“机会成本”。例如在我们上面所列举的一系列实例中,对于学生一个小时的语文学习的机会成本是一个小时的数学学习,对于家庭来说食物的机会成本是衣服。对于国家来说改善民生的机会成本是国防件事,促进社会公平的机会成本是生产效率低下。

下面我们再列举两个实例以帮助我们理解第二条原理。

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讲,由于大学不是必须教育,因此可以直接选择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在做出决定继续念大学的时候,这个成本除了我们直接可见的学费,生活费,车旅费等费用的同时,还应包括我们的机会成本。例如高中生可以直接外出打工赚取工资,如果选择念大学就意味着放弃这笔工资,这应该纳入机会成本的考虑范围。

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例是老虎伍兹应不应该自己锄草坪。老虎伍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高尔夫球员之一。据传他锄草坪的效率非常高,甚至超出许多专业工人。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应不应该自己锄草坪呢?锄草坪需要花费时间,例如需要2小时,而利用这两小时他可以参加多个其它的活动,例如参加球赛,参加广告代言活动或者其它商业活动。而后者中的任何一种的收益都可以视为其锄草一小时的机会成本。

二、从“机会成本”看两代人的消费习惯

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应不应该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花费时间“货比三家”,从而实现最为经济节约的选择。应该如何考虑这个事情本身所拥有的机会成本呢?实际上这一点与上文中提到的老虎伍兹的实例是相似的。

“货比三家”就其本身是一个比较过程,也就是消费者需要花费时间去仔细的研究与对比同一商品在市场上不同地方的售价,然后以最低的价格将其购入。那么其造成机会成本的直接原因也是因为它对时间的需求。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从时薪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货比三家”的机会成本。

首先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大部分老年人是已经退休的,他们所领取的是固定的养老金或退休金,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时薪几乎可以看作为零。也就是说他们拥有大量的时间资源可以支配。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这个“货比三家”最终带来的好处,也就是节省的花费到底有多少,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值得的。

其次我们来考虑年轻人,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大多都有繁忙的工作,因此时间资源非常有限,时薪也不可能是按零计算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象,“货比三家”最终能够带来的花费上面的节约实际上不一定能够挽回他为了去做“货币三家”这件事情所放弃的时薪。因此这样做反而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再将老虎伍兹的实例更加详细的说明:

作为当代最天才的高尔夫球手之一,老虎·伍兹(Tiger woods)其一生大量的时间都在高尔夫草坪上度过。作为很多高尔夫球员的标杆与奋进的方向,他在大多数高尔夫球手怀揣梦想上路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了。而同时由于体力强健,四肢协调,他在锄草坪上也有极高的效率。在这里我们引入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的描述:“极有可能的是,他在其它活动中也出类拔萃。例如,我们可以设想,伍兹可以比其它任何一个人都更快地修剪自家的草坪。但是仅仅由于他能迅速地修剪草坪,就意味着他应该这样做吗?”

我们回顾“机会成本”的概念,为了得到某一件事物,我们所必需放弃的东西也是我应该考虑的范围,这部分成本在经济学上便叫做“机会成本”。或许与他的邻居相比,老虎伍兹能用两小时就完成其需要四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但这意味着他就应该自己去做吗?老虎伍兹是美国著名的帅哥,粉丝无数,在同样的两小时内,他可以拍一部电视商业广告片,或者出席某个商业代言活动,并赚到一万美金。与他相比,住隔壁的邻居能用4个小时修剪完伍兹家的草坪,在这同样的4个小时中,他可以给旅行社当翻译,并赚到一百美金。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老虎伍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一万美金,而其邻居的成本是一百美金。我们可以想象他应该去做商业活动,然后可以付比一百美金稍高的佣金请他的邻居帮忙锄草坪,例如150美金。这样双方都在过程中获益。

从这个例子回到我们所讨论的两代人消费习惯本身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多的倾向于一些方便的服务。比如请钟点工阿姨打扫房间卫生,将衣服送出去干洗,直接在外面吃而不在家里做饭等等。如果单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而忽略很多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决定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代人所拥有的时间资源多少不同,其时间的价值也不同,做这些事情的机会成本自然也不同。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做饭,但是从“机会出本”出发考虑,各自却都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黄珍文.机会成本:决策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成本概念[J].当代经济,2002(05).

[2]曾浪鸥.机会成本: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5,20(4):71-73.

[3]张薇.新“货比三家”——精明买家养成记[J].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13(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