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甘为春蚕吐丝尽,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三尺战场已度过十多年的她,悉心摸索教书育人的规律,用爱润泽着每个学生的心田。正如她在日记中写的:“教师虽然平凡、艰辛,但却光荣、伟大。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我愿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去照亮别人;有人把教师比作人梯,我愿做人梯的第一阶,让孩子们从我这里攀登,去摘星攀月;有人把教师比作渡船,我愿荡起双浆,把一批批人才送往理想的彼岸。”这诗一般的语言正是她工作的写照。她,就是阳泉市上白泉小学教师——杨志红。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她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她,就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到学生身上。曾记得一位学生因病准备退学,她耐心地劝慰这位同学坚持上学,并在经济上给予资助。有一次,班里的学生不小心碰伤了头部,她急忙陪学生到医院包扎、打针、输液,直到学生的父母到来,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医院……同学们与她无话不谈,成了知心朋友,生活上有困难、思想上有忧愁、学习中有疑难,她就是她们倾诉的对象。她的心和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紧紧地贴到了一起。
她经常和同事们说:“孩子需要信任,需要理解,更需要呵护。”在工作中,她用爱温暖孩子们的心,鼓励孩子们积极上进。一天下午,班上一名同学的学费不翼而飞,经过排查分析,目标确定到了一名男同学身上,是否来一次“审讯”,其他教师议论纷纷。她没有那样做,而是单独与这位被人歧视的孩子谈心,用手摸了摸他的头,和蔼可亲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帮同学找回钱的。”没过多久,钱包找回来了,但钱却没了。她控制着自己,没有冲动,更没有发火,而是更加温和地说:“你能找到钱包,说明你很聪明,你能否学着电视里的神探,用你聪明的大脑帮同学把钱找到?”孩子睁大眼睛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她,发现她没有半点责怪之意,才点了点头。就这样被丢的钱找回来了。
她用自己真挚的爱,唤醒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学生小斌,上课总爱做小动作,不听讲,也不完成作业,家长对孩子又十分溺爱,总不愿意别人说自己孩子的不是。杨老师第一次迈进王晓斌的家门,气氛就格外紧张,孩子用敌意的目光望着她,仇恨老师来“告状”,家长用冷漠的目光望着这位“不速之客”,她没有介意尴尬的气氛,而是微微一笑说:“晓斌最近可懂事了!能和同学和睦相处,劳动起来不怕脏、不怕累。”几句话让家长的冷漠变成了热情,孩子的情绪也变得友善起来。“晓斌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吗?老师帮你一块做好吗?”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以后可要按时完成作业呀!”孩子感激老师没有在家长面前告状,使劲地点了点头。在课堂上她尽力发现小斌的闪光点,借助他热爱劳动这一优点,让他担任劳动委员。这样,孩子感到老师信任他,学习热情随之高涨起来,作业再没有拖延过。第二次家访,家长和孩子像见了亲人一样高兴。她把王晓斌这一段时间的进步向家长作了汇报,家长高兴得合不拢嘴。“孩子以后应该……”小斌使劲地点着头。尊重孩子,因势利导是爱的具体表现。小斌在老师的帮助下彻底变了,学习有了动力,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期末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向家长和老师作了汇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她为了使自己的课真正讲到学生心里,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一是打业务底子,她首先要求自己孜孜不倦地读书与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读叶圣陶、张志公等老教育家的书,从中吸取深邃的教育教学思想;读钱梦龙、魏书生等影响了当代教育教学方面的书,领悟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她广泛学习和研究全国各地优秀的教学成果,也读了大量的社会书籍,触摸当代教学改革的时代脉搏。与此同时,她还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多年来,她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在脑海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教起学生来得心应手。二是一丝不苟、认真备课。为了在讲课中不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局面,她要求自己不照搬照抄教学参考资料,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无人”。她在课后详写教后心得,对自己的课慎思明辨,敦促自己不断改进。为此她一直以学生爱学乐学、学中有获作为长期追求的境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深知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少的是浪漫,多的是艰辛。
为了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她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态度、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上,勇于改革,开拓创新。教态上她重视情感效应,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巨大力量,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和谐共进,形成了活力蓬勃的课堂气氛。
用学生的话说:“她的课生动、有趣,我们都爱听。”家长说:“把孩子交给她,一百个放心。”近年来,她所带的班级成绩稳步提高。尽管如此,她对自己的教学并不满足,她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职责,就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用最短的时间创最高的效率、育最佳人才,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她狠下决心在教学改革方面迈出了新步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以“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猎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去摸、爬、滚、打,使知识在训练中落实,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思想教育自然地渗透在训练过程之中,还把多种形式的练习扩展到课外,提高孩子们的多种应用能力,把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里带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境中,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涨,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繁忙,反而觉得愉快兴奋,余兴未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学生能够品学兼优。多年来,她不断完善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置身于再学习的海洋之中,潜心研究,提高自己,并且走出去听课,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此外,经过两年的苦读,本科课程也基本学完。目前在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中,她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被评为区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除此之外,她撰写的课改论文多次获奖。
倾一腔心血,托举起辉煌的太阳;撒一片爱心,播种出金色的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后,她决心再接再厉,为提高教学质量奋力拼搏,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一朵朵可爱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