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润
30多年前,本文作者作为新华社记者,有幸与胡耀邦同志有过多次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他那激情率真、平易近人的气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和难忘记忆。
我给你个讲话提纲
1978年12月,胡耀邦同志在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同时,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主管党的思想文化领域。其间,在中国记协举办的一次新春茶话会上,他作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旨在鼓励新闻工作者多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多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多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文章、好报道,并显示出进一步放开言论的意向。讲话后,我问耀邦同志:“您的讲话怎样报道?”他说:“都可以报道。”我原打算写条简单消息就行了,对耀邦同志的讲话没有作完全记录。这时,我有点胆怯地说:“耀邦同志,您的讲话我没有完全地记录下来呀!”他没有不悦,更没批评我,而是温和地说:“没关系,我给你个讲话提纲,你再回忆一下。”他顺手从兜里掏出32开大小的一张纸给我,上面写有五点,我按照他的讲话提纲,边写边回忆,很快把消息写完,经他审阅后播发。遗憾的是我没有把这份提纲保存下来。
发,不发可惜
1981年,在胡耀邦同志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前夕,有关部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次青年大会上,胡耀邦同志作了精彩的讲话。会前,他的秘书告诉各新闻单位对今天的会一律不报道。我觉得耀邦同志在讲话中送给年轻人的一副对联非常好,很有激励作用。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引用的这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散会后,我追着耀邦同志说:“耀邦同志,你送给大家的那副对联非常好。别的不说,我就围绕这副对联写条消息。”“算了,不报了。”耀邦同志说。我继续追着他说:“应该报,不报可惜了!”在我一再恳求下,他说:“那好,你写出来送给我看看。”回到社里,我很快写了一条近千字的消息,随后给他的秘书打通电话。“不是说好了么,不作报道。”他的秘书不太高兴地说。我说:“耀邦同志说让我写出来送给他看看,不信您问问耀邦同志。”在我一再强调下,他说:“那您送来吧!”之后,我便来到耀邦同志的住处。这时,耀邦同志正和家人一起看电视,见我进去便说:“到里屋我的办公室吧。”房间很小,在一张办公桌前,我等他看稿。审阅后,他在稿签上批示:“发,不发可惜。”
经查阅,才得知这副对联的来龙去脉:1958年9月,时任中央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河南考察工作,并到南阳武侯祠参观。当他看到大拜殿两侧的南阳知府顾嘉蘅撰写的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后,沉思片刻,遂口赋一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一天之后,胡耀邦同志在向南阳市机关干部作国内形势报告时,又口赋了这副新联,昭示了他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为民情怀。
写新闻报道,形式也要多种多样
1981年12月18~27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会议规模很大,有250多名代表参加,集中讨论了如何进一步繁荣电影创作、提高电影质量问题。27日下午,胡耀邦、习仲勋、胡乔木等领导在中南海接见了会议的全体代表。胡耀邦同志即兴讲话,没有讲稿。我吸取以往的教训,几乎一句不落地记录了他的讲话。当提到电影《知音》(谢铁骊导演,王心刚饰蔡锷,张瑜饰小凤仙)时,他说:“蔡锷在旧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了推翻袁世凯的斗争,确实立了大功,小凤仙也算得上是一位有眼力有胆识的妇女。”他特别引用了小凤仙给蔡锷的挽联。我怕记得不准确,在他讲话后,我请他再给我说一遍,他放慢语速告诉我上联是:“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下联是:“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耀邦同志在讲话中说,这里说到蔡锷的抱负和斗争,也说到小凤仙自己以及她同蔡锷的关系,是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文采的。据说这副挽联是别的文人假托小凤仙之名写的,但是不错。不知道《知音》编剧和导演是否看过这副挽联?如果《知音》就用这副挽联做主题,甚至依此写个主题歌,岂不很好?可见,还需要加强历史和文化的修养。如果我们的作品,既有正确的主题和动人的情节,又有丰富而优美的语言,那就一定可以有力地教育和感染人民。
耀邦同志的讲话比较长,我对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习仲勋同志说:“今天的稿子可能要长些。”他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说:“如果社领导问我稿子为什么这么长,我可说是您说的。”他说:“是我说的。”我没有把这次会写成一般消息,而是整理成4000多字的耀邦同志的署名文章,题为“坚持两分法,更上一层楼”。此文送耀邦同志审核通过后,在各大报都以一版头条位置刊登。
事后,我听新华社外事记者告诉我:“耀邦同志在我们面前表扬你,说你打破新闻框框,没有写耀邦同志说,耀邦同志指出,耀邦同志强调………而是把他的讲话整理成4000多字的文章播发,效果很好。”耀邦同志说:“写新闻报道,形式也要多种多样,从实际出发,灵活多变。”
(摘自《博览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