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呈
“要过日子,更要放飞灵魂,读书,与后者有关。”这是央视读书公益广告中的一句话。
1972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决定的“国际图书年”。
这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个重要文献《图书宪章》,第一条即是:“每个人都有阅读的权利。社会有责任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阅读的利益。”
200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现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11个部门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在全国推出全民阅读活动。
2016年,春风化雨中,全民阅读已伴随我们走过十年书香之路。
载体:去哪读书
2008年,高诗阳17岁,在重庆一中读高一。
这年初,他仿佛一夜顿悟了什么,放下平时喜好的游戏和动漫,染上了藏书的癖好。
高诗阳很挑剔,不想任由平庸无聊的书籍填满自己的书架,也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口中的经典。所以,当他相中一本书后,总要先去图书馆翻阅一下,自己鉴定一番,再决定要不要买。
这种奇特的癖好,反而成了他大量阅读的动力。
不过,少年有个烦恼,图书馆的书籍陈旧,想要看朋友推荐的新书,很难。
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现代书店。书架上虽然摆满了新书,但书籍上面的塑料包装纸却像防护服阻挡病菌一样,轻易地挡开了少年渴望知识的手。
甚至好些透明包装纸上还印着这样一句:“撕毁包装,后果自负。”
可远观不可“亵玩”,未免败兴。
到旁边另一家老书店看书,翻看久了还要随时提防店员从哪个角落走来,因为他们口中往往带着建议买走的“善意提醒”。这种偷偷摸摸做贼一样的感觉,也让少年不胜其烦。
后来,三峡广场出现了一家以希腊神话人物命名的书店——“西西弗书店”。
3月29日,周六,正是书店开业的第一天,高诗阳早早起床出门,迫不及待地跟随人群走进书店。
推开门,只见书籍在小展台上堆成螺旋形,有人坐在椅子上看书,有人直接坐在地上翻书,周围行走着的寻书人也都不约而同地放轻了脚步,即使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唯恐惊扰了别人。
门口墙上的几行字更让高诗阳瞬间感动:“背包太沉,存吧;站着太累,坐吧;买了太贵,抄吧;您有意见,提吧。”
这是沙坪坝区第一家入驻的特色书店,却不是最后一家。
如今,在众多公共图书馆之外,重庆市民的读书去处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要查访更专业的书籍或古籍文献,可以去高校图书馆坐坐。
要享有更安逸舒适的读书环境,不妨去特色书店瞧瞧。
有书可读,且能读得自在,何乐而不“读”?
主体:谁能读书
2016年9月底,四岁的杨芷佳跟着妈妈来到重庆图书馆。
从进门起,她的头就一直低垂着,紧紧地拉着妈妈的衣角,亦步亦趋。
图书馆的志愿者迎出来,杨芷佳听到声音,颤抖着直往妈妈怀里躲。
不仔细看,可能谁都不会意识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有视障。
这天,杨芷佳来参加的“红绿熊心阅读”活动,是重庆图书馆专为未成年视障读者启动的公益助残项目。
志愿者耐心地用重庆图书馆自制的盲童绘本引导小芷佳,陪她阅读,和她聊天,设计游戏帮助她通过摸、听、闻延伸阅读。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一百多年前,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故事。
七岁那年,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手指在阅读中拥抱自己没法看到和听到的广阔世界。她一生所读之书不比很多正常人少,并写出了鼓舞几代人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在希腊神话中,西西弗被诸神惩罚,不断将巨石滚上山顶,等巨石滚落,又重新将巨石推上山坡。尽管徒劳而无望,但西西弗仍然迈着沉重而坚定的脚步,走向没有尽头的痛苦。
高于自己的命运,他的意志比那巨石更坚硬。
反抗命运,杨芷佳将会同海伦·凯勒一样,拥有这一生最强大的武器——阅读。
2013年12月23日上午9点,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各村社的120只喇叭同时响起。
又到了“广播书屋”的读书时间。
一位老伯打进热线:“你好,我想点播梨树种植技术的书得行不?”
书竟然可以用耳朵阅读!没错,这是镇里几个大学生“村官”的主意。
原来,农家书屋的项目早就进了镇,但镇里能看书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去了,留在家里想读书的老人与小孩,要么视力不好,要么识字不多,因此,农家书屋里的书都蒙上了一层灰尘。
于是,镇里的几个大学生“村官”将“村村响”和农家书屋结合起来,便有了“广播书屋”。
“广播书屋”每周一、三、五上午9点至9点30分,下午4点至4点30分,在村民下地干活或户外活动的时候,通过喇叭定时向村民播报。这样,村民甚至可以一边干活一边“阅读”。
谁能读书,不应受客观条件限制。这才是全民阅读。
形式:怎样读书
打开“掌上重图”手机APP,输入账号登录重庆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下载电子书。
38岁的王英早已习惯用这样的方式“畅游书海”。
“从去年初到现在,我已经看了20多本电子书了。”王英说。
技术革新需要少数人“脑洞”大开,但技术革新带来的生活模式变化却需要每个人去适应。
阅读模式的变革亦是如此。
“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总体产业收入已超过4400亿元。2016年,预计国内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01亿元,移动端收入占比约90%。”
这是2016年4月公布的《2016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中的一组数据。
如果对数据没有概念,没关系,其实很好理解。每天上下班时,注意看看公交地铁上坐在我们旁边的人,是不是得了手机“长”在手上的病。
相对于传统阅读方式,数字阅读的门槛低多了。
数字阅读,可以是APP上的付费电子书,可以是新闻平台的一则短新闻,甚至是微信、微博上的以视频为主的小制作。
数字阅读的劣势明显,碎片化时间只能成就浅阅读,做不到永久收藏,也不能及时在书上做笔记,但它让阅读变得简便却是不能否认的。它能满足不同时间、地点的各种阅读需要,一个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以装进几百本大部头书籍。
毕竟,便利化才是人类生活方式发展的永恒方向。
2016年12月,一则中国网络文学走红海外的新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近几年中国文化输出的成绩并不理想,无论在电影、音乐还是学院派文学领域。但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草根文学的网络文学竟然成功突围,多少带给人们一点惊喜。
这也正是厚植数字阅读土壤孕育出来的香甜果实。
倡议:全民阅读
2016年12月23日傍晚,陈东如往常一样,带着上班的疲惫走进轻轨二号线的车厢。
陈东玩着手机,突然觉得今天车厢里出奇的安静。抬起头,他发现好些坐着的乘客在看书!
看见车厢尽头那边似乎有个座位,他走了过去,空座上的一本《菊与刀》吸引了他的注意。
“请问这是有人占座么?”他忍不住问旁边的乘客。
“没有,这是‘丢书大作战啊,你看书皮上的黄色标签。”旁边乘客压低了声音对他说。
“英国那个丢书活动到重庆啦?”他看着书上“丢书大作战·全民阅读书香轨道”的黄色图标,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一件事。
2016年11月初,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篇名为《赫敏在地铁里丢了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的文章刷屏。
“丢书热”至此向全球蔓延。
这个活动的规则是,读者若在地铁拾到活动参与者有意留下的书,可把书带走阅读,读完后放回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或商场、公园等公共休闲区,让它继续在这座城市里漂流。
但事实上,如今很多人已经无书可丢,因为他们跟阅读分离已久。或许,这正是推行全民阅读的意义所在。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阅读不是打针吃药,也不是想起来才抱一抱的佛脚。
人生匆匆数十年,读书不为别人,只为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得更精彩。
只是,公共阅读的氛围,不能只靠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营造,还需要人人都参与进来。
全民阅读,书香生活。让阅读引领生活新风尚,我们还在追行……
相关资料链接
2016年,重庆公共图书馆(站)到馆(站)人数达1400余万人次,借阅图书1200余万册次。全市建成480个数字农家书屋,完成8318个农家书屋续配任务,续配图书55万余册。新华书店、西西弗书店等规模实体书店持续增多,社区图书馆、读书人家、市民书吧等民办公助的基层阅读网点扩大。
全市各区县、各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共策划开展全民阅读活动400余项。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名家进校园”和少年儿童爱心图书接力活动等品牌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
全市43个数字图书馆加大数字资源采购比例,数字资源总量达118TB;580个数字农家书屋持续发挥作用,惠及农村学生十余万人次。
全市公共图书馆专业人员达874人,文化站专干3300人,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发展到91支31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