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的群团组织开展新媒体工作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2017-02-13 17:09蒋群�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团组织工作学生

蒋群+�オ�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应用对高校的青年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青年学生的关注热点逐渐从电视转到电脑再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这一趋势变化给高校党的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的运用和建设过程中,课题组发现新媒体对青年学生的学习精力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2015年度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学生移动新媒体使用行为研究报告》发现,大学生拥有的以及经常使用的上网设备以笔记本和手机为主(94.5%学生使用笔记本上网,85.6%使用手机上网);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年学生对网络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研究生每天使用电脑和手机上网时间总计达到8.0小时以上;青年学生进行的网络活动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网络搜索、即时通讯、在线观看或下载视频、社交网站;从学校校园网络流量的监测数据来看,每天的9:30、11:30、15:00、16:30、20:30等几个时间点的网络流量往往出现极大值,说明学生容易在课程和晚自习的后半段出现困倦、注意力下降的现象,部分学生通过无线wifi或手机热点上网来消磨时间。

一、 近年来高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综合近年来的现有研究文献,课题组发现,可以把中国高校出现的新媒体简单分成六个阶段,一是1995年以水木清华BBS为代表的电子公告板,二是1999年在中国出现的腾讯QQ,三是2002年出现的博客和QQ空间的日志,四是2004年出现的手机报,五是2009年出现的微博和2010年出现的微信,六是2014年出现的app。如果按照这种代际的递进,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每个代际大概3.8年。这里指的是下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应该会在2017年前后,一定还会有更新的、更受学生喜欢的新媒体技术再次出现。

二、高校新媒体与网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院系组织覆盖率与重视不够。部分院系群团组织没有及时创建新媒体平台,或者平台使用、有效互动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奖励。

2.内容发布缺乏吸引力与规范。大多数高校新媒体平台的文章的创新性不高、图片多而影响观看、图文发送太频繁、内容或标题甚至靠低俗之风吸引眼球和点击率。

3.新媒体及网宣工作人才匮乏。无论是学校群团组织还是院系群团组织,都十分缺乏新媒体及网宣工作人才。

4.缺少对青年学生新媒体使用规律的把握。当代青年学生都是90后、95后大学生,对于高校的群团组织来说,这些青年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和使用规律更加难以把握。

三、高校开展新媒体及网宣工作的主要困难与障碍

1.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成员积极性不够,还有会出现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迷茫。开展新媒体以及网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网络文明志愿者,给予这个群体一定的重视是必要的,应该给他们一种组织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家的感觉。所以,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是相当有必要的,加强大家的凝聚力,我们这个组织的效率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2.生活与工作融合:在网宣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微信,微博等渠道进行扩散,但是大部分网络文明志愿者基本都是工作和个人的账号重叠,而网宣工作又需要扩散大量的信息,朋友中可能会有各种意见,这也导致了积极性不高。

3.奖惩机制难落实:在开展新媒体工作中,由于网络志愿者这个群体还是太年轻了,很多东西都还在实践中,这难免会出现不少难关,需要结合更多的奖励与惩罚机制要推动工作。

3.人员积极性不高:成员之间大多都互相不认识,网上联系也不少,但是都是在网上进行交流,作为非专职的团学学生干部,需要加强线下的联络交流。让大家意识新媒体工作的重要性。

4.微信普及率不大: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普及率不高,关注校院团组织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不高,缺乏校院领导的重视、有效的引导与线下活动的宣传。

5.工作流量限制大:网宣队伍与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在平时的工作中,对流量的需求是很大的,一个主要骨干每个月在流量上的花费不低于30元,流量的限制制约着网宣队伍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开展。

四、加强高校新媒体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使用纳入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评体系,并提高相应考评分值。在群团组织新媒体平台搭建、运营使用设置专项考评分数,并在其他专项工作考评中增加“新媒体平台运营情况(如活动发布、活动报名、活动参与、活动评论、活动总结、过程展示等)”的量化指标,设置相应的比例分值。

2.定期开展培训交流:在新媒体运用中效果突出的高校群团组织可以发起举办高校新媒体论坛活动,及时分享新媒体运营与技巧经验,推动各高校群团组织的新媒体发展。

3.规范平台内容发布:高校群团组织的新媒体平台运营者要努力保持内容的积极健康、时效实用、真实可靠、新意有趣。

4.规范新媒体的团队:高校群团组织应积极创建新媒体与网宣工作团队,有效引导团学组织融合新媒体开展活动,固定时间推荐竞选,落实工作奖惩机制,开展内部交流培训。

5.明确骨干成员职责:高校群体组织的新媒体工作队伍要有实际作为,并将工作内容细分,具体到每一位骨干成员该干什么,做到职责清晰,责任明确。

6.拓展线下引导活动:高校群团组织应利用新媒体广泛开展线下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媒体工作,以及新媒体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增加专项资金投入:高校要为群团组织的新媒体工作团队拨出专项资金,解决办公设备、流量补贴、评优奖励、工作场地等现实问题。

总而言之,各高校必须进一步把互联网+育人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和核心的工作领域,大力推进高校群团组织的新媒体工作,积极动员全校基层党的群团组织的完善信息互通互动机制,完善党的群团组织线上线下工作联动机制,创新党的群团组织建设新方式、新方法和新路径。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猜你喜欢
团组织工作学生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