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初探

2017-02-13 14:30卞莉莉仲毅
考试周刊 2016年10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农业

卞莉莉+仲毅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位置。淮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仅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亟待加强。作者从淮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索出新的道路,以为当地工作提供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 农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一、淮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体现出的不仅是诗意生存的守望,更有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更是当今城镇化进程中“中国记忆”的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

淮安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在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淮安农业文化遗产涉及面广、类型全面、内容丰富。从青莲岗文化遗址到高家堰,从稻田养蟹到盱眙龙虾、从洪泽县的木船制作工艺到金湖秧歌,以及十番锣鼓、博里农民画、淮河服饰等。

淮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政府的推动下已经启动。目前,一些重大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仅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亟待坚强。随着近年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兴起,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中不可避免地步入误区。

从目前的实践运作看,不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极小,而且被纳入进来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为地“改头换面”,弄得“面目全非”。例如:2007年4月,楚州“十番锣鼓”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08年元月,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如今,楚州城内已经没有一支团体能演奏“十番锣鼓”,而曾经演奏的艺人或辗转流离或下海经商,“十番锣鼓”几近绝迹。

二、淮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问题分析

1.长期以来,人们对非遗工作认识不足。到目前为止,某些基层干部根本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上重复申报,轻保护。在申报和保护的关系上,只是把申报结果当做政绩好坏的表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性保护和研究缺乏热情,更有甚者把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工作当做文化部门的事情。对如何做好、怎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头脑中缺乏清醒认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境况缺乏了解。《中国艺术报》社长向云驹在他的《草根遗产的田野思想》一书中提出:“民俗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的东西,正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是祖祖辈辈千百年来生活历史的沉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智慧,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并创造的辉煌历史。”向云驹说:“民俗是生活的文化,是生态的文化,是民众的文化,他貌似寻常,实质稀奇。民间的神话所承载的信息可上溯至远古蛮荒的岁月;民间的手艺是几十代、上百代、上千代人的智慧结晶,大俗大雅,令人叹为观止;民歌如海,其音美妙,绕梁三日,勾人魂魄;民居为家,南北各异,东西不同,争奇斗艳;民风民情伴人生老病死,为人之命脉、根系。”

2.机构不健全,经费紧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内容丰富,涵盖而广,工作量大,需要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虽然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但没有专门的机构编制,人手少致使传承保护和申报工作进度慢。其二是经费紧缺。目前,一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每年的经费没有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经费投入和别的县区相比,明显滞后。其三是专业人员少。在现有工作人员当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像、照相、记谱、文字撰写、影像资料制作人员就更为缺少,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开发保护传承下去。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非遗工作的正常开展。配备专业非遗人才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是做好非遗工作的当务之急。

3.理论研究不足,普查范围不全。由于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申报积极性不高,理论研究、普查范围不全。一方面,保护责任主体在费心费力进行申报后,已成功申报项目的政府扶持保护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拿了牌子却不见好处,导致部分人申报积极性不高,或者不愿申报。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主要以言传身教为主,传承人是决定它们能否传承下去的关键因素,而无传承人、传承人的认定及考评就成为棘手问题。目前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有些虽然有,但数量少,年纪大,身体差,随时都有可能面临人亡艺绝。另外,限制于专业人员和经费的不足,地方政府部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整理和专题理论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从数量上看己申报的项目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还有大部分没有被挖掘被重视,所以对它们就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定。即使是已申报的项目,研究很不足,导致其中还有很多宝贵资料尚待抢救。

三、建设淮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淮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淮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量调查、取证,宣传当地的农业非物质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淮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微博、微信和网页等现代技术手段方法推广传承路径,以便让更多的人自觉地加入传承的队伍,进一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后继有人。

2.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将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抢救挖掘工作,并列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之中。特别是对已挖掘重现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大力扶持,不仅要给予舆论上的支持,更要给以实际的物质支持,为文化部门及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全部完成学习、训练、制作等一系列工作,建立相对固定的团体保护和继承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

3.开辟固定的场所,定期活动或演出,并使之与旅游市场紧密联系,相互联动,互相促进,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4.注重培养新一代制作人和继承者,并以继承者的身份继承淮安当地特有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宝贵的遗产不断传承,使其得到更好的生态传承保护,以便推动淮安当地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提升当地的文化产业,促进淮安软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绵吉.青莲岗文化—长江南北之间的文化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z1):152-159.

[2]周宝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州十番锣鼓价值研究.安徽文学月刊,2012.

[3]卢勇.洪泽湖高家堰大堤的历史与人文价值探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175-176.

[4]王彦蘅.金湖秧歌的产生与发展回顾.四川戏剧,2008(4):43-44.

[5]王彦蘅.金湖秧歌中长歌的语言艺术与演唱特点.艺术百家,2011(6):247-250.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