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俊兰(玉溪市文化馆)
易门县地处云南省滇中西部,玉溪西北。县中心城区,东南距玉溪市机关驻地146千米,东北距省会昆明94千米。民间文化受昆明、玉溪影响较深,特别是滇剧、花灯艺术的影响较深,于是易门成为百姓口中的“滇戏窝子”。易门县每年都要举办“二月二”戏会,这是易门人的盛大节日,数百年来“雷打不动”(除受历史原因导致的戏会停止)。“二月二”戏会必唱“大戏”,“大戏”就是百姓心中的滇戏。节日期间,地方政府都会邀请省、市滇剧团来演出,慰民心,求丰年。由此可见易门人对滇剧艺术的厚爱。
探寻易门滇剧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滇剧在易门人民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滇剧,是兼唱丝弦腔、襄阳腔、胡琴腔以及杂调小曲的多声腔剧种。丝弦腔源于秦腔,襄阳腔源于汉剧,胡琴腔即二簧。3种声腔于清代中叶传入云南后,吸收当地民间曲调和语音,约于道光年间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
滇剧传入易门较早,影响较大,流传甚广,戏班较多。清朝初年,易门就有滇剧演唱活动。清朝末年,易门就有专门演出滇剧的戏班出现,且有完整的戏箱(服装、饰物、道具)。清宣统元年(1909),易门县第一个滇剧戏班——万寿社成立,已能唱大型滇戏《西唐演义》 《三困锁阳城》 《寒江关》等。民国年间,社会风气日渐恶化,赌博之风盛行,百姓怨声四起,政府禁止无力,民国元年(1912年),政府让县城滇戏玩友组织起滇剧班社“扶风社”,大唱滇戏,借以匡扶社会风气。民国5年(1916年)的“护国运动”中,“扶风社”曾编演过声讨袁世凯的大型滇剧《袁世凯的迷梦》。“扶风社”的成立,使易门的滇戏活动又呈现出一个兴旺的景象。在“扶风社”里,老一辈玩友技艺炉火纯青、宝刀未老挑大梁,也有后起之秀王仲衡、艾小棠、王和斋、李如林等先后加入到社里,老带新,新老艺人结合,滇戏演出十分活跃,剧目时常更新,能演、常演的大本头剧目已达40多个。演出活动,不仅吸引了城乡及周边不少群众争先前来观看,还将一些赌徒也吸引到滇戏演出处观看。滇戏演出活动为社会风气好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滇戏,成为当时群众最喜欢看的戏种,人们在戏中陶冶情操、娱乐休闲时间,同时也在戏中辨别真善美。可以说,是滇戏这个地方戏种为当时的社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随着老一辈滇戏玩友的相继过世,到最后一名老玩友史直臣过世后,挑武行的人绝迹,一般武打戏因缺少行当很少甚至或根本已不唱了,加之戏装日渐破旧不堪,且无经济实力添置,易门的滇戏日渐衰落。民国18年(1929年),由后起的玩友王善达出面,请滇剧艺人陈炳中到易门教习武戏把子功,潘正昌、李如林随陈学习武戏把子,借陈到易门时机,滇剧戏班“国乐专修馆”成立,专门教授、训练滇戏文武部分。易门滇戏玩友经“国乐专修馆”的培训,技艺得到较大提高,几乎人人能打(指滇戏打击乐,俗称武场)能唱;滇戏武场打头学会100多个,曲牌30多支,学会滇戏大型剧目《七星剑》 《八件衣》 《孝女坊》 《四下河南》 《宝莲灯》 《盗二宝》《春秋配》 《仙鹤岭》 《降唐代剑》及全本《杨家将》等30多出;折子戏、滇剧小戏更多。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为欢送由易门、昆阳、峨山等13个县的新兵组成的云南60军一个补充团(集结易门)开赴抗日前线,“扶风社”滇戏玩友演出了3天滇戏为抗日健儿送行。演出剧目有《五台下发》 《临江会》 《打鼓骂曹》 《会缘桥》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滇剧戏班“华丰逸乐社”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易门也有过滇剧演唱活动。如易门县工商联合会主任戴学孔先生,因其热爱滇戏(本人是玩友),曾于1995年邀约易门滇戏玩友排演了大本戏《逼上梁山》。1952年,戴学孔先生调县文化馆任馆长,在他的倡导下,又排演了《白蛇传》全本。在各方面领导及人士的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准备,在运动场舞台上演,演出轰动了整个城区坝子。易门县文工团曾演出过大型滇剧《升官图》和滇剧小戏《渡口》等。1979年9月,龙泉镇业余滇剧队成立,演出过大型滇剧《胭脂》等。随后,滇剧老艺人相继过世,易门的滇剧艺术后继乏人,又由于受当时大气候的影响,易门本地的滇剧演出日渐减少,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滇剧受到摧残,传统剧演出绝迹,许多优秀演员也迫于压力停止了演出,易门兴旺了多年的“二月二”戏会也停止了活动,原来记录保存的传统剧目和资料多数被毁。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频繁活动在民间的这群老艺人也慢慢地淡出了他们曾经热爱的舞台。滇剧在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未能较好的教习和传承。
改革开放后,易门的滇剧演唱活动开始恢复,易门县老年大学开办了滇剧班,龙泉、六街等地相继有了滇剧演唱活动。王玉珍、徐泽均、陶增义、孙小红等滇剧名家多次到易门授艺,一批中青年滇剧爱好者开始学习演唱滇剧。1994年起,“二月二”会戏重新恢复,为使其活动更加名副其实,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会戏”活动,定名为“二月二”戏会。在保持以唱戏为主要活动的同时,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如今,“二月二”戏会已成为以戏会友、以戏搭桥、以戏经商、以戏扬名的大型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且风雨无阻,云集四方商贾、八方宾客。易门县文工团、玉溪市花灯剧院、滇剧院、云南省滇剧院、彩云之南艺术团等都曾到易门大龙泉“二月二”戏会演出过。易门上演过的主要滇剧传统剧目有:《渔人利》 《八郎回营》《斩三妖》 《三打王英》 《沙陀国》 《霸王别姬》 《清风亭》 《白门楼》 《贺后骂殿》《二进宫》 《战洪州》 《三气周瑜》 《小进宫》 《围渔口》 《夜过巴州》 《木马驿》《长亭见别》 《八阵图》 《火烧连营》 《仙鹤配》 《三鬼配》 《东楼配》 《断桥会》《上门问婿》 《五台会兄》 《捉放曹》 《三击掌》等。
2003年到2011年8年期间易门县老年大学应广大学员的要求,聘请云南省滇剧院的孙晓红、许则金、杨文科老师到易门老年大学授课,从滇剧的历史、流入、唱腔、手眼身法步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滇剧班学员约20余人,滇剧又一次在易门兴起。由这批滇剧爱好者自排自演的滇剧剧目《宫飞燕》 《黛玉葬花》 《游西湖》小折子戏《雷神洞》先后多次在易门龙泉文化广场、易门会厅及周边地区演出,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也受到了易门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于2014年12月5日,玉溪市滇剧院到易门县文化馆挂牌“传承滇剧生产培训基地”,随后成立易门滇剧演艺家协会,会长由当地民营企业家陈汝聪担任,会员60余人,并成为了易门县文化馆的馆属文艺队。拥有一批较有舞台经验的演员,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演员如:李琼华、陈汝生、李卫民等,这些人利用业余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在易门县文化馆的扶持帮助下,为观众们塑造了一个个惟妙惟俏的人物形象,为易门的滇剧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易门县的滇剧发展历史,呈现出一个规律:即以流入、兴盛、衰落、复兴为主要历程,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这也是地方剧种的共性。目前,易门县滇剧传承步履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滇剧唱腔难把握。花灯艺术为主的地方剧种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滇剧由于演唱技巧较高,属高雅艺术,又不易掌握,发展相对滞后。二是爱好者少。近年来,易门县虽然对这些剧种有所重视,但它毕竟是传统艺术,爱好者均属老年人,中青年人爱好者较少,且缺少应有的传承人,滇剧的演员青黄不接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滇剧的发展。三是新媒体的冲击。随着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吸引了大量观众。现在爱看电影、电视者众,喜爱舞台艺术者少,更何况是滇剧。四是缺少排练场地。2015年易门县文化馆经县委、政府协调搬离了原办公场所,新办公地点场地拥挤,没有排练场地,致使文化馆的馆属文艺队滇剧演艺家协会失去了排练场所,排练难于正常开展。五是资金短缺。滇剧文艺队的乐器、道具、服装等都是业余爱好者自己集资购买,但时间长了,破损、老化的道具、服装等已不能使用,仅靠爱好者出资购买,难以为继。六是市场推动难。滇剧自出现之日起,虽然一直有人喜欢这个地方剧种,但相对于花灯来说,滇剧要求甚高,更城市化,对剧本的要求也高,排练难度大。一些非常有名的剧目,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编排,但编排好后被束之高阁,如1999年玉溪滇剧院编演的大型滇剧《赵京娘与赵匡胤》在北京演出引起轰动,主演冯咏梅更是获得了我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但此剧自上京回来就没有下文,有主观原因(剧目与观众有一定距离),更关键的是如何开辟滇剧演出的市场问题。
针对易门县滇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大众化、事业化、产业化“三化并举”的民族民间文化发展要求,我们要重点从“五抓”入手。
一是抓抢救。兴建易门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习馆,组织开展滇剧传习活动,抢救濒临消亡的滇剧传统文化,让濒危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二是抓创作。组织专业人员对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滇剧等代表剧目加以收集、整理,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民众的新期待创作出更多喜闻乐见的优秀滇剧。结合群众需求,加入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从群众的角度来编写剧本,改变传统的冗长的演绎手法,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使滇剧被观众和市场接受。如玉溪滇剧院到易门演出的《水莽草》从婆媳关系的角度,反映了小家和谐、大家才会安定的主题,把婆媳关系这样的老题材写出了新意和深意,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寓意深刻,使观众既过了戏瘾,又受到了教育,充分发挥了戏剧的教化作用。
三是抓人才。加大滇剧人才培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点人才培养与重点剧目创作相结合的原则,依靠专业文艺团体和一些较好的文艺队,编演一批成型的优秀剧目。定期、不定期举行演出,并在走向市场方面做些思考和研究。
四是投入。设立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专项经费,注重传承保护。把花灯、滇剧等传统艺术纳入政府规划,在艺术人才培养、传承人扶持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资源,争取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发挥其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是抓品牌。努力打造“旦东文化”品牌,弘扬易门县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使其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服务。
与全国类似地方剧种的表演基本相同,滇剧由于使用地方方言,又与各地风土人情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行当分工基本齐全,生、旦、净、丑,道白接近生活,有地方韵味,做工讲究手眼身法步,富有生活气息,许多特殊的表演技巧,具有较强表演效果。滇剧作为云南省内一种流传较广的地方剧种,作为“滇戏窝子”和“花灯之乡”的易门人,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重视“五抓”,在县委、县政府省、市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关心下,以滇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易门县“二月二”戏会为发展契机,以地方文化部门为依托,易门滇剧必将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绽放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易门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八辑[M].易门县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1998,2002.
[2]易门县旅游志[M].易门县地方志丛书,2004.
[3]易门县民族民间特色音乐调查报告[J].易门县文化局,2009.
[4]钱伟.全国地方戏普查云南易门县滇剧普查报告[J].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