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_李 丹 编辑_西 早 供图_视觉中国 设计_胡 婷
来华留学面面观
记者_李 丹 编辑_西 早 供图_视觉中国 设计_胡 婷
近几年,我国在来华留学领域取得的成绩颇为显著。不过,问题与成绩并存。我国的来华留学事业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留学生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2016年5月19日,陕西省西安市,教育部第二届“流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陕西海选赛暨西北工业大学第三届“国际文化节”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各国留学生展示才艺,嗨翻现场。
2016年12月,我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闭幕式上透露,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人员生源国,2015年出国留学人员总人数达52.37万人。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国际学术流动目的地,2015年共有近40万名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到中国留学。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和世界上的英美等留学大国仍有差距,但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之间的留学逆差已经在逐步缩小。
一直以来,来华留学生培养都是服务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自1950年12月,清华大学接收首批外国留学生算起,新中国的来华留学发展史,已经走过了66个年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来华留学生特别是自费留学生逐年增多,其国别和类别也更加丰富。
目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14人,到2015年的近40万名学生,我国在来华留学领域取得的成绩颇为显著。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来华留学事业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留学生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来华留学生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的重点院校,留学生中学历生比例低,生源渠道单一,学生主攻专业多集中于中文等文学专业上。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还很 长。
提及近年来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李冰先生用了一个词—稳步发展“根据教育部的《留学中国计划》到2020年,来华留学的数量要达到50万人。这就从政府层面为来华留学做了一个有序的发展规划。有了这个留学计划以后,各地各省市基本上也出台了自己的留学计划,各个大学也都有了自己的整个规划。有了这个根基以后,这几年来华留学事业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李冰告诉《留学》记者。
1950年12月,在教育部安排下,清华大学接收来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三个东欧国家的首批国外留学生14人,揭开了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序幕。1951年,清华大学又接收19名,增加了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两个国家的学生,在校留学生达到33名,所在班级定名为“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该专修班的成立,也标志着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开端。
1952年,因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整体转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从第二年开始,接收本科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当时拿到中国政府发放的奖学金前来中国读书的,多为越南学生。此后,中国的来华留学生工作稳步发展,自1982年起,中国的高校开始自主接收自费留学生,范围也从最初的短期汉语班、进修班拓展到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和层次。
纵观我国的来华留学事业,2014年是个重要的分水岭。2014年12月,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新形势下,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将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工作并重,亟需开放来华留学,成为真正的留学大国。来华留学,自此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
经过66年的发展,如今,据教育部官网2015年4月14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397,635名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分别为240,154、66,746、49,792、34,934、6,009名。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吸引来华留学生人数省(市)前三位。
回顾来华留学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正在稳步增长,生源结构也在不断优化。66年来,中国吸引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范围也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友好国家向全世界各个国家辐射。同时,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院校开设专业、教学管理亦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也从汉语进修班扩展到涵盖本、硕、博所有阶段。
据《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2015年,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比2014年的377,054人增加20,581人,增幅为5.46%。接收留学生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比2014年的775个增加36个,达到了811个。2015年在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为184,799人,比2014年的164,394人增加20,405人,同比增长12.41%,继续保持2008年以来高于来华生总人数增速的态势。学历生人数占在华生总数的比例为46.47%,其中研究生占在华生总数的比例为13.47%,两项比例均较2014年有所上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53,572人,比2014年增加11.63%,其中,硕士研究生39,205人,博士研究生14,367人。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国际学生流动中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开始全面、广泛、深入地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下的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要素的流动,也推动了包括国际学生在内的人才双向交流和流动。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2015年在世界各国就读的中国学生数量超过126万,当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近50万。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各国青年对来华留学价值的认识不断更新,期待不断上升,加之中国政府积极、开放的来华留学政策,以及《留学中国计划》的全面实施,来华留学发展迅速,已进入规模与质量并重、速度与效益并举的良性发展轨 道。
来华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国近二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人文跟教育上的交流。因为必须有了人文的交流机制,国家、经济、所有东西才会被别人所认可。”李冰 向《留学》记者表示。
除此之外,世界范围内汉语的推广、孔子学院的落成,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配合宣传,中国上至政府,下到各个大学,都很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工作。“来华留学生教育现在各个大学都是遍地开花,而且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以经济杠杆来衡量的。来的外国留学生多了,交流多了,学校的国际化指标就会提高,最终会给大学的学科发展和国际化事业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李冰告诉《留学》记者。
来华留学生:热贝卡(哈萨克斯坦)、西田聪(日本)、查尔斯(卢旺 达)。
与此同时,2015年中国政府奖学金规模持续扩大,助力来华留学。统计显示,2015年有来自182个国家的40,600人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华学习,占来华生总数的10.21%,比2014年的36,943人增加3,657人,增幅为9.9%。奖学金生层次相比去年继续提高,学历生比例为89.38%,比2014年增加1.38%;研究生比例为68.01%,比2014年增加5.01%。中国政府奖学金对来华留学的引领作用持续显现,青海、宁夏、贵州、云南、江西、四川和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和边境省区的留学生规模显著扩大,奖学金对周边国家生源的拉动作用明显。
对此,现于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的研一日本留学生西田聪感触深刻。2012年,因为想给家里减轻负担,西田聪申请到了奖学金,顺利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年,本想申请同声传译专业的他,因为奖学金的问题,最终选择了北京汉语言大学的国际汉语教育专业。
留学生生源国覆盖范围稳定,亚非拉一直是中国来华留学的主力军,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沿线国家下一步无疑将成为来华留学的发力点。“‘一带一路’沿线这64个国家就一直是我们招生的重点。另外从欧洲和美国来的学生也不少,但是他们多数来中国不是为了取得学历或者是学位的,而是来拿学分的。依托大学之间的交流,其他国家的学生到中国来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拿到相应的学分,再回他的学校去。算是一个短期的学分交换生。”李冰告诉《留学》记 者。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我国共吸引“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近18.3万名学生在华学习,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近2.5万人。2015年留学生生源国家和地区数与2014年的203个相比基本持平。前10位生源国格局稳中有变,依次为韩国、美国、泰国、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和法国。前10位生源国中,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4国生源数均有所增长,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同比增长均超过10%。来自亚洲和非洲的生源较2014年分别有6.5%和19.47%的增幅。
洪健城在表演泰国的箜 剧。
根据已经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明显增加。生源排名前15名的来源国中,泰国、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均位于“一带一路”沿 线。
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了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国家还设立了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在未来5年里,每年提供3000个名额,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为沿线各国专项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各省(市)、高校也设立专项奖学金,并扩大沿线国家招生规模。无疑,“一带一路”有望成为来华留学新的增长点。
选择来中国读书的留学生,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吸引。来自哈萨克斯坦,现在中央民族大学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热贝卡告诉《留学》记者,“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刚来的时候可能只是被中国的文化吸引。但来到中国之后发现吸引我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中国就是这样,在这儿生活的时间越长越觉得很有意思,不想离开。”提及一年之后面临毕业、离开中国,这位已在中国居住了三年之久、“和中国的关系已经很密切”的哈萨克斯坦小姑娘坦言“心情会变得很不好”。在她看来,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就像它的历史一样丰富、悠久。
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热贝卡在哈萨克斯坦的孔子学院学习了一年汉语,并于2013年前往新疆财经大学继续就修了一年语言,在2014年顺利入读中央民族大学。由于较好的语言积累加上活泼热清的性格,热贝卡初到中国,并未感到明显的不适 应。
相比之下,同样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而选择来中国读书的泰国留学生洪健城,因为来华准备的时间相对较短,度过了一个相对较长的适应期。2016年洪健城刚结束在北京大学读汉语言文学的本科课程,成为该校国际汉语教育的一名研一学生。“我当年知道北京大学在泰国有招生计划消息的时候,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刚到学校,会感觉很不适应。”提起当时的经历,洪健城告诉《留学》记者,为此,他甚至在宿舍偷偷流过眼泪。然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洪健城坦言,“克服了这个障碍之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感觉都不再是事儿了。”
《留学中国计划》
2010年10月,我国教育部出台《留学中国计划》,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全年在华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的战略目标。有教育人士认为,这开启了我国从教育资源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征 程。
语言一直是外国留学生来中国读书的一大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国内的大学设置了一年的预科课程,招收学生会先对其进行汉语培训,语言过关之后再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培养。“近几年教育部也是一直在抓预科教育,在全国也设了很多的预科基地院校,解决生源的汉语培训问题。现在整个预科大纲已经非常清晰,无论北语的教材,还是北大博雅汉语的模式,教材和教法的统一上都做得挺好。”李冰告诉《留学》记 者。
同样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开始学习汉语,并最终来到中国读书的,还有西田聪。据这个热情洋溢的日本小伙子回忆,自己的妈妈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因此还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讲他送到了大连的一所小学学习了一个学期。为此,西田聪经常会自嘲自己的中国话带有胶东口音,甚至还差点因此与相声大师丁广泉爱徒的身份失之交 臂。
来华留学生群体是中国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存在。而教育的国际化,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成为新常态。这种资源的流动如今也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包括教育要素自发地在国际间流动,教育资源自发地寻求优化配置,世界各国间的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竞争更加激烈,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
从各国的教育国际化实践来看,教育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最早始于各国高等教育之间,并由此波及中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教育领域的“人力资源”流动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流动,“物质资源”流动就是教学资源的流动,比如课程、教材、课件等。
通过教育国际化进行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很多,比如,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访学游学与国际会议、合作研究与联合培养、结成友好学校等,这些途径为教育国际化搭建了平台,为国际教育要素的流动提供了载 体。
在国家的重视和中国各大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下,来华留学整体形成规模,但发展依然是不平衡的,结构仍然有待于优化,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名额有待增加、质量有待提高,来源地和就读专业有待多元化。
2015年,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40,600人,占来华学生总数约为10.21%;亚洲学生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4.21%;名列前10位的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占总数的63%,法国、德国、英国学生人数偏少;学历生增长迅速,但比例只占来华生总人数的46.47%;来华留学生就读专业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文学、药学、经济学等中国的特色专业中,而与世界接轨的理工农专业学生比例偏低。各高校留学生培养程度不一,非重点院校规模及结构明显低于重点院校,中西部院校普遍低于东部院校,行业院校普遍低于综合性院校。因此,教育国际化如何实现,来华留学生工作如何切实同步兼顾“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各方面,以确保《留学中国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变得日益紧迫。
单纯地增加国际学生数量并不意味着教育国际化,高校国际化的重要特征更体现在学生未来的国际化发展能力上。许多雇主在寻找新员工时会期望在应聘者身上发现国际化因素,包括外语能力、国际观、国际化的文化知识、对国际化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在他们看来,这些能力甚至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不可否认,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可以让学生更早地获得良好的工作技能以及沟通能力,是他们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高校继续调整其对国际化的认识,调整现有的高校国际化程度评判标准,从教育经验和学生技能方面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用更广阔的视角、更综合的见解来完善现有的措施,便成为教育国际化中一个绕不开的话 题。
为了提高自身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水平,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做了诸多尝试。李冰介绍,“北外主推首先是中文相关专业,此外随着学校的转型,很多复合型的学科也会扩大国际生的招收比例,像国际商学院。北外的国际商学院2003年成立,2008年的时候,学院的外国留学生还是个位数字,但是2008年学校对课程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改造,使其跟国际上的社科院大规模接轨,增加双语授课方式。到了2012年、2013年的时候,整个商学院的留学生人数达到了四百人左右。”
同样进行了课程改革的,还有北外的一些优势学科。向来有“外交官的摇篮”之称的北外国际关系学院,首先成为了优势学科改革的试验田。“北外每年都培养很多外交人才。国际关系学院在这两年进行了一个比较大的改革,对外国留学生的课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现在学院的学历留学生超过了一百人,从之前为零的情况到现在有一百多名学生,这些都发生在留学北外计划出台以后,对课程的改造吸引了一部分国外的学历学生过来读本科和硕士。”
对于英语授课模式,李冰赞不绝口。“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要很高,才可以跟中国的学生一起来上课,这很难,需要学生花费最少两年的时间去学习汉语。汉语流利之后才能进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上。英文授课的推广,解决了大量学历学生来中国留学的难题。北外现在利用英文授课、中英文授课穿插结合的方式,加之新课程比如区域研究、国际上热点问题相关课程、中国本土特有课程的推广,这些都对来华留学生学历层次的提高以及规模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李冰告诉《留学》记者。